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胆囊
  • 3篇胆囊部分切除
  • 3篇胆囊部分切除...
  • 3篇切除
  • 3篇切除术
  • 3篇结石
  • 3篇腹腔
  • 3篇腹腔镜
  • 3篇部分切除
  • 3篇部分切除术
  • 2篇胆囊形态
  • 2篇胆囊炎
  • 2篇结石性
  • 2篇结石性胆囊炎
  • 2篇腹腔镜胆囊
  • 2篇腹腔镜胆囊部...
  • 2篇保胆
  • 1篇胆道
  • 1篇胆道镜
  • 1篇胆囊结石

机构

  • 5篇大连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梁法生
  • 5篇兰云霞
  • 5篇梁杰
  • 2篇高晓军
  • 2篇韩爱萍
  • 2篇丁洁
  • 1篇吕文才
  • 1篇张博

传媒

  • 2篇中华腔镜外科...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年份

  • 3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腹腔镜胆囊部分切除术保胆治疗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附21例报告)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囊部分切除术保胆治疗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1月-2015年6月对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友谊医院21例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患者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囊部分切除术。21例均伴有胆囊形态的变化,病变部位皆位于胆囊的远端,慢性炎症明显,胆囊病变形态:向右折叠18例,占85.7%;胆囊底部腺肌症3例,占14.3%。病变占胆囊比例:≤1/3者11例,占52.4%;≤1/2者3例,占14.1%;≤2/3者7例,占33.3%。适应证:①胆囊病变位于远端,慢性炎症明显,且≤2/3;②拟保留胆囊部分胆囊功能正常,无明显炎症,胆囊壁≤3 mm;③胆囊收缩试验≥30%;术前将胆囊慢性炎症部分和正常胆囊拟保留部分分别做胆囊收缩试验;④术中胆道镜检查胆囊管通畅,胆囊壁弹性好,无明显慢性炎症。切除有病变的胆囊后,胆道镜检查保留端胆囊无异常,4~0可吸收线连续两层缝合胆囊。结果21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10±18)min,排气时间分别是(21.4±2.8)h;术后6 h进水,30 h进食;术后7 d痊愈出院。患者随访(6~66)个月,术前临床症状消失,饮食正常。术后(6~12)个月胆囊代偿性扩张,体积达(56.67±23.2)cm3,较术前(48.26±21.58)cm3增大(P=-9.38,P〈0.05);术后胆囊收缩试验(50.19±4.27)%较术前(45.67±6.87)%显著提高(=-5.22,P〈0.05)。结论腹腔镜结合胆道镜胆囊部分切除术保胆治疗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对保护胆囊及胆囊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在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有望成为手术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一种新术式。
梁法生兰云霞梁杰高晓军吕文才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部分切除术保胆胆囊形态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
腹腔镜胆囊部分切除术在保胆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下胆囊部分切除术在保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08年4月至2013年9月对63例胆囊畸形的患者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囊部分切除术。将胆囊畸形分为胆囊萎缩和折叠畸形两种,病变部位皆位于胆囊的远端,慢性炎症明显。其中胆囊萎缩21例,呈葫芦状;占胆囊1/4者11例,1/3者10例。折叠畸形42例,畸形与体部成角≥90度,或虽畸形与体部成角≤90度,但折叠处及其远端慢性炎症明显;占胆囊1/4者7例,其中向左折叠畸形3例,向右折叠畸形4例;1/3者15例,均向右折叠畸形;1/2者15例,向左折叠畸形1例,向右折叠畸形14例;2/3者5例,向左折叠畸形1例,向右折叠畸形4例。保留的胆囊功能正常:胆囊管通畅,胆囊壁≤3 mm,无明显炎症,胆囊收缩试验≥30%。本组合并胆囊结石57例,占90.5%,30例是黑色胆色素及以胆色素为主的混合性结石,占52.6%。27例是胆固醇及以胆固醇为主的混合性结石,占47.4%。切除有病变的胆囊后,胆道镜检查取净结石,4-0可吸收线连续两层缝合胆囊。结果63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90-180(134.7±24.1)min;排气时间分别是18-30(25.3±3.7) h;胆漏3例,每日5-30 ml,术后4、6、10 d 拔除引流管,术后7-11 d痊愈出院。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65个月,患者术前临床症状消失,无胆囊切除术后腹痛、脂肪泻等并发症的临床表现,无结石复发;术后6-12月胆囊代偿性扩张,最小达4 cm ×2.5 cm ×2.5 cm,术后胆囊收缩试验57%±12%,较术前42%±12%明显提高(t =17.12; P<0.001)。结论完全腹腔镜结合胆道镜胆囊部分切除术保胆治疗胆囊疾病,对保护胆囊及胆囊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一种新的保胆术式。
梁法生梁杰兰云霞韩爱萍赵昌志沈慧琳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部分切除术保胆
胆道镜联合应用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中的作用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胆道镜联合应用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总结2009年1月至2013年4月,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61例的临床经验,胆总管直径≥8mm,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用纤维胆道镜联合胆道直镜行胆总管取石,先用纤维胆道镜探查胆总管、肝总管及左右肝管,吸引器接输血器管反复冲洗胆总管,大部分结石可以被冲出,再用胆道镜检查,用取石网篮取出残余结石,若遇结石嵌顿或大的结石难以用纤胆镜取出时改用胆道直镜碎石、取石。结果61例患者成功行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用胆道直镜碎石取石29例,占47.5%;其中17例结石在胆总管下端嵌顿,12例因结石大难以取出。少量胆漏5例,引流量每天10~50m1,术后3~12d拔除腹腔引流管;手术时间90~180(134±22)min。术后住院7~14(8.4±1.5)d,所有患者均治愈。61例中有58例获随访,随访时间4~52个月,无残余结石。结论胆道直镜可以弥补纤维胆道镜的不足,胆道镜的联合应用可以尽可能取净结石,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梁法生兰云霞梁杰沈慧琳韩爱萍赵昌志
关键词:胆道镜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
胆囊形态折叠与胆囊结石的关系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胆囊形态折叠与形成胆囊结石的关系.方法:随机将2013-01/2014-12大连市友谊医院肝胆外科169例因胆囊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的病例进行了分析(结石组),观察胆囊形态的变化,有无胆囊折叠,并与同期健康体检无胆囊结石人群200名(对照组随机)对比.胆囊折叠诊断标准:(1)对照组术前胆囊超声检查评估,可见胆囊内有分隔;结石组术前超声、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结合术中腹腔镜检查:胆囊折叠部分纵轴与胆囊纵轴交角≥60°;(2)病变处除外胆囊腺肌症(结合术后病理).根据病变占胆囊的体积分折叠1/4,1/3,1/2,2/3.并对其结石类型进行了分析.结果:在结石组发现有胆囊折叠54例,占32%,与对照组(14例,7%)相比有统计学意义(χ^2=37.94,P〈0.05).折叠占胆囊1/4者6例,1/3者18例,1/2者13例,2/3者17例.向左折叠2例,余为向右折叠.结石类型:折叠病例中胆色素及胆色素为主的结石32例(n=54,占59.3%),而非折叠胆囊结石患者胆色素及胆色素为主的结石46例(n=115,占40.0%),相比有统计学意义(χ^2=5.49,P〈0.05).结论:胆囊形态折叠在胆囊结石患者中占较高的比例,是形成胆囊结石的重要因素之一,并且胆色素结石比例高于胆固醇结石.
梁法生张博兰云霞梁杰丁洁
关键词:胆囊结石结石成因
胆囊部分切除术治疗胆囊形态异常合并泥沙样结石性胆囊炎的效果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囊部分切除术治疗胆囊形态异常合并泥沙样结石性胆囊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4年1月于大连市友谊医院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囊部分切除术治疗的胆囊形态异常合并泥沙样结石性胆囊炎患者18例。所有患者均伴有胆囊形态的异常,表现为胆囊折叠或胆囊腺肌症;病变部位皆位于胆囊的远端。术前将胆囊病变部分和正常胆囊拟保留部分分别做胆囊收缩试验。术中胆道镜检查胆囊管通畅,胆囊壁弹性好,无明显慢性炎症。切除有病变的胆囊后,4-0可吸收线连续两层缝合胆囊。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平均(98.0±9.0)min,排气时间平均(22.8±2.5)h。术后6 h下床活动并进水,24 h后进食;术后5~7 d痊愈出院,无胆漏等并发症发生。随访6~80个月,患者术前临床症状消失,无结石复发。术后6~12个月胆囊代偿性扩张,体积平均(30.29±4.23)cm3,较术前(21.72±4.34)cm3明显增大(t=-13.00,P〈0.001);术后胆囊收缩平均(56.9±10.9)%,较术前(48.5±12.7)%显著提高(t=-6.11,P〈0.001)。结论腹腔镜结合胆道镜行胆囊部分切除术治疗胆囊形态异常合并泥沙样结石性胆囊炎,对保护胆囊及胆囊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有望成为手术保胆治疗的一种新术式。
梁法生兰云霞梁杰丁洁高晓军
关键词:胆囊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