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桂颖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天津市胸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心室
  • 1篇血浆
  • 1篇右心
  • 1篇右心室
  • 1篇杂种犬
  • 1篇诊治
  • 1篇诊治状况
  • 1篇死亡率
  • 1篇起搏
  • 1篇住院
  • 1篇住院患者
  • 1篇阻塞性
  • 1篇阻塞性肺疾病
  • 1篇慢性
  • 1篇慢性阻塞性
  • 1篇慢性阻塞性肺...
  • 1篇慢性阻塞性肺...
  • 1篇慢性阻塞性肺...
  • 1篇快速起搏
  • 1篇急性加重

机构

  • 3篇天津市胸科医...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解放军总医院...

作者

  • 3篇陈桂颖
  • 2篇单兆亮
  • 2篇张瑜
  • 2篇孟鹤
  • 1篇任珉
  • 1篇刘婷
  • 1篇梁卓
  • 1篇马永江
  • 1篇李月川
  • 1篇马晖
  • 1篇张永祥
  • 1篇吴丹
  • 1篇于洋

传媒

  • 1篇中国慢性病预...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解放军医学院...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比格犬与杂种犬右心室快速起搏至房颤模型比较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比较比格犬和杂种犬制作的右心室快速起搏至房颤模型,选择出表达更加稳定的房颤动物模型。方法雌性杂种犬与比格犬各8只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将8只杂种犬分为2组,每组4只,记为杂种犬对照组与杂种犬实验组;将8只比格犬分为2组,每组4只,记为比格犬对照组与比格犬实验组。各实验组在X线透视下,经颈外静脉将1条心室起搏电极植入右心室心尖。连接心室起搏电极与起搏器,起搏器埋于右侧颈部皮下。以240次/min快速起搏心室,送回动物房饲养。2周后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和电生理指标,处死,快速取出心脏,测定心脏重量等相关指标。结果比格犬在心率,心脏系数,左心室内压这几个指标中与杂种犬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比格犬对照组与杂种犬对照组心房不应期无明显差别;杂种犬实验组右心室快速起搏后心房不应期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比格犬实验组右心室快速起搏后心房不应期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比格犬对照组与杂种犬对照组比较,房颤诱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比格犬较杂种犬在右心室快速起搏至房颤模型中表达稳定,效果明显,有一定优势。
陈心培张瑜梁卓陈桂颖孟鹤单兆亮
关键词:比格犬杂种犬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初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住院患者诊治状况临床研究
2021年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流行初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住院患者的诊治现状,为疫情期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诊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日-4月20日天津市胸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第一出院诊断为AECOPD的190例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20年1月20日-4月20日COVID-19流行初期收治的第一出院诊断为AECOPD的92例患者为COVID-19流行初期组。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症状加重至就诊时间,入院初次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D-二聚体(D-dimer)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机械通气治疗情况、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住院期间全因死亡率等指标。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和χ2检验。结果 COVID-19流行初期住院患者人数(92例)较疫情前(190例)同期明显减少。COVID-19流行初期组合并糖尿病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症状加重至就诊时间,初次CRP、PCT、DDimer和FIB水平,全因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OVID-19流行初期组住院天数、总住院费用、机械通气治疗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VID-19流行初期AECOPD住院患者人数减少,危重症患者比例增高,但死亡率未增高。应在遵循COVID-19防控原则的基础上,通过信息化手段做好病情监测,减少住院患者危重症的发生率。
马晖任珉于洋田丽霞张永祥刘婷陈桂颖李月川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死亡率
肝素对血浆和组织microRNA的PCR扩增效率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研究肝素对血浆和组织microRNA(miRNA)提取及PCR扩增效率的影响。方法:将杂种犬9只,雌雄不分,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5)和实验组(n=4),实验组静脉注射肝素十分钟后取静脉血(用不含肝素的真空采血管采集)及左心室组织,对照组注射相对应量的生理盐水后步骤同实验组,应用miRNA试剂盒分别提取实验组和对照组血浆和组织的miRNA,逆转录成cDNA后进行实时定量PCR分析。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浆miRNA Ct值明显增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织miRNA Ct值无明显变化。结论:静脉注射肝素短时间内对血浆miRNA的PCR扩增效率造成明显影响,对组织miRNA提取及PCR扩增效率无明显影响。
陈心培张瑜马永江吴丹陈桂颖孟鹤单兆亮
关键词:肝素MICRORNAPCR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