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1911篇“ MICRORNA“的相关文章
- 微RNA——Science杂志2002年十大科技突破第一名被引量:14
- 2003年
- 两年来 ,在许多真核生物中发现了一类内源性的长度约为 2 2个核苷酸长度的小分子RNA———microRNA ,研究发现其在生物体的发育时序调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MicroRNA与在RNAi中发现的siRNA具有很大的相关性 ,可能对基因功能研究、人类疾病防治及生物进化探索有重要意义。
- 江舸金由辛
- 关键词:微RNAMIRNASIRNA
- 反刍动物初乳microRNA组成和功能研究进展
- 2025年
- 反刍动物初乳中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其中microRNA是一类非编码RNA,可在转录后水平调节基因的表达,对于母体乳腺以及幼龄反刍动物肠道发育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近年来,反刍动物初乳microRNA组成和功能的研究开始受到关注,本文综述了反刍动物初乳中microRNA的来源、组成及其影响因素、功能,以及目前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的研究方向,为生产高品质初乳,提高母仔一体化培育水平提供理论支撑。
- 孙同玉马涛
- 关键词:反刍动物初乳MICRORNA
- microRNA调控血吸虫生长发育的研究进展
- 2025年
- microRNA(miRNA)是一类大小约22 nt的内源性非编码RNA,其通过与靶基因mRNA序列3′端非翻译区(3′untranslated region,3′UTR)互补结合,促使mRNA降解或抑制翻译,进而调节众多的生理和病理过程。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miRNA在血吸虫生长发育以及与宿主间相互作用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着重阐述不同来源miRNA调控血吸虫生长发育的研究进展,为血吸虫生物学与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 孙成松王毓洁
- 关键词:血吸虫MICRORNA生长发育
- MicroRNA-214调控骨关节炎软骨和软骨下骨代谢的机制
- 2025年
- 背景:microRNA-214(miR-214)在骨质疏松中的作用国内外已有相关报道,而miR-214与骨关节炎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退变之间的相互关系尚不清楚。目的:探讨miR-214与小鼠膝骨关节炎软骨及软骨下骨退变之间存在的关系。方法:取3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组:①实验一:分为假手术组和内侧半月板失稳组(n=3),分别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和荧光定量PCR检测miR-214基因的表达变化;②实验二:分为假手术组、内侧半月板失稳组、内侧半月板失稳+空载腺病毒组(空载组)、内侧半月板失稳+miR-214拮抗剂过表达腺病毒组(拮抗剂组)(n=6),术后4周各组分别取软骨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番红O固绿、甲苯胺蓝染色分析;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检测关节软骨中相关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结论:①实验一中,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内侧半月板失稳组可见软骨退变;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所有样本均有miR-214表达,而内侧半月板失稳组软骨样本中miR-214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②实验二中,苏木精-伊红染色、番红O固绿染色、甲苯胺蓝染色结果显示,拮抗剂组软骨退变程度低于内侧半月板失稳组;腺病毒验证PCR检测结果显示,空载组软骨中miR-214表达水平高于拮抗剂组(P<0.05);③实验二中,X射线片显示,内侧半月板失稳组和空载组呈典型骨关节炎影像学变化,拮抗剂组关节退行性病变程度相对较轻;Mirco-CT检测结果显示,拮抗剂组在注入miR-214拮抗剂后,骨小梁结构模型指数变小,各项数据整体好于内侧半月板失稳组及空载组;④实验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内侧半月板失稳组、空载组软骨标本中软骨相关因子Ⅱ型胶原α1、性别决定区Y框转录因子9、Runt相关转录因子2、骨桥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低于假手术组及拮抗剂组(P<0.05);而金属基质蛋白酶13的相对表达水平在内侧半月板�
- 天生王玺王永成刘亚宁阳鸿全
- 关键词:骨关节炎关节软骨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软骨下骨
- microRNA在模拟空间辐射环境诱导星形胶质细胞促增殖旁效应中的作用研究
- 2025年
- 星形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最常见的细胞类型,也是辐射敏感的细胞类型之一。辐射不仅会影响星形胶质细胞自身的生长,还会通过细胞旁效应影响周围的神经细胞,进而诱导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本研究利用^(60)Co产生的γ射线和_(12)C^(6+)产生的重离子射线,分别以耐受剂量(2 Gy的γ射线和0.2 Gy的重离子射线)和半致死剂量(10 Gy的γ射线和2 Gy的重离子射线)辐照人脑星形胶质母细胞瘤细胞(U-87细胞),比较两种射线对细胞存活率和旁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γ射线和重离子射线在两种剂量下对细胞存活率和旁细胞增殖的影响有显著差异,其中γ射线诱导星形胶质细胞促增殖的旁效应,而重离子射线诱导抑制增殖的旁效应。进一步使用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辐照前后细胞外培养基中外泌体内microRNA的表达差异情况,发现3种与细胞增殖相关的microRNA,分别是miR-24-1-5p、miR-100-5p和miR-7704,它们能够通过不同的机制共同调节旁细胞的增殖。此外,还检测了γ射线和重离子射线对这3种microRNA在细胞内外分布的影响,发现γ射线和重离子射线在不同剂量下对3种microRNA的表达影响不同。本研究发现的这3种microRNA可能是辐射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促增殖旁效应的一个重要靶点,能够为揭示辐射诱导的神经致炎性细胞损伤旁效应的分子作用机制提供新的线索和思路。
- 秦昱汉张子寅严立本郜雅楠王爱璐尔天漪刘梦瑾李诺敏王巧娟隋丽马宏
- 关键词:星形胶质细胞外泌体MICRORNA
- 草地贪夜蛾Sf9细胞外泌体microRNA调控AcMNPV增殖的研究
- 2025年
- 【目的】探究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 Sf9细胞外泌体microRNA(miRNA)对苜蓿银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Autographa californica multiple nucleopolyhedrovirus,AcMNPV)增殖的影响。【方法】通过不连续蔗糖质量分数梯度超速离心纯化外泌体,随后利用透射电镜观察和纳米颗粒跟踪分析技术对纯化产物进行颗粒直径分析。运用sRNA高通量测序技术筛选AcMNPV感染Sf9细胞后外泌体差异表达的miRNA并预测其潜在靶基因对应的生物学通路。通过转染模拟物(mimic)和病毒感染等细胞试验以及qPCR验证外泌体miRNA的差异表达,并检测差异表达miRNA——sfr-miR-1a-3p对AcMNPV增殖的影响。【结果】成功纯化Sf9细胞外泌体,且AcMNPV感染有效刺激Sf9细胞外泌体的分泌量增加。AcMNPV感染Sf9细胞72 h后,经与Rfam数据库比对,筛选出11个差异表达的外泌体miRNAs,其中,8个miRNAs的转录水平与测序结果趋势一致。通过预测miRNAs靶基因和KEGG富集分析,发现潜在的靶基因主要富集在cAMP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癌症通路、人乳头瘤病毒信号通路等,这表明差异表达外泌体miRNA可能参与昆虫天然免疫反应。过表达sfrmiR-1a-3p能显著提高AcMNPV病毒vp39基因的表达。【结论】本研究通过sRNA测序筛选了AcMNPV感染后Sf9细胞外泌体的差异表达miRNA,证明了AcMNPV通过促进外泌体分泌,协助被感染细胞传递miRNA−sfr-miR-1a-3p来影响周围未感染细胞,以促进自身增殖。以上结果为昆虫外泌体传递miRNA以调控病毒增殖的机制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 田伟彬张以农任菲菲严寄铭孙京臣
- 关键词:SF9细胞外泌体
- 携载microRNA-140外泌体/海藻酸钠/胶原水凝胶修复关节软骨损伤
- 2025年
- 背景:研究已证实,上调microRNA-140表达可部分抑制膝关节软骨组织与细胞的骨关节炎样改变,延缓骨关节炎进程,提示microRNA-140参与了骨关节炎的发病机制。目的:采用海藻酸钠/胶原水凝胶负载过表达microRNA-140的外泌体,进一步分析microRNA-140参与骨关节炎的相关机制。方法:利用慢病毒感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使其过表达microRNA-140,随后分离提取外泌体,得到过表达microRNA-140的外泌体。制备负载外泌体的海藻酸钠/胶原水凝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正常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骨关节炎组、未转染外泌体组、转染外泌体组均通过膝关节腔内注射碘乙酸钠的方式建立骨关节炎模型,造模2周后,骨关节炎组膝关节腔内注射PBS,未转染外泌体组、转染外泌体组膝关节腔内分别注射负载未过表达microRNA-140与过表达microRNA-140外泌体的海藻酸钠/胶原水凝胶。造模后第6周,检测大鼠机械刺激缩足反应阈值、滑膜液炎症因子浓度、软骨相关基因表达、膝关节软骨组织的组织学变化与焦亡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骨关节炎组机械刺激缩足反应阈值、Ⅱ型胶原及SOX9 mRNA表达、Ⅱ型胶原免疫荧光强度均减少(P<0.05),滑膜液中促炎症因子水平增加(P<0.05),基质金属蛋白酶13、血小板反应蛋白解整合素金属肽酶5(ADAMTS5)mRNA表达增加(P<0.05),NLRP3、ASC、GSDMD p30、caspase-1 p20、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18蛋白表达均增加(P<0.05),GSDMD、cleaved caspase-1免疫荧光强度增强(P<0.05),软骨组织损伤严重。②与骨关节炎组比较,两外泌体组机械刺激缩足反应阈值、Ⅱ型胶原及SOX9 mRNA表达、Ⅱ型胶原免疫荧光强度均增加(P<0.05),滑膜液中促炎症因子水平减少(P<0.05),基质金属蛋白酶13 mRNA表达减少(P<0.05),NLRP3、ASC、GSDMD p30、caspase-1 p20、白细胞介素1β、白细
- 陈明伟余雯莉夏苏杭陈宾陈文忠李锋侦周宇司文腾
- 关键词:软骨损伤外泌体
- MicroRNA-129-5p靶向调控TCF4抑制后纵韧带细胞的成骨分化
- 2025年
- 目的探讨miR-129-5p靶向转录因子4(transcription factor 4,TCF4)对后纵韧带细胞(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 cells,PLLCs)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七医院接受手术治疗后纵韧带骨化(OPLL)患者和颈椎外伤患者各10例,分为OPLL组和PLL组,术中获取后纵韧带,应用贴壁培养的方法对两组的后纵韧带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利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miR-129-5p和TCF4对后纵韧带细胞成骨相关指标(RUNX2、ALP、OPN)表达情况的影响;碱性磷酸酶染色(ALP)和茜素红染色(ARS)检测miR-129-5p和TCF4对后纵韧带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和钙沉积的影响;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miR-129-5p和TCF4之间的结合关系;miR-129-5p mimic和OE-TCF4共转染研究两者对后纵韧带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结果miR-129-5p mimic和OE-TCF4能够促进后纵韧带细胞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碱性磷酸酶活性及钙结节沉积,miR-129-5p和TCF4两者之间存在靶向结合关系,且miR-129-5p能够靶向抑制TCF4表达,进而抑制后纵韧带细胞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碱性磷酸酶活性及钙结节沉积。结论miR-129-5p靶向抑制TCF4表达,进而抑制PLLCs的成骨分化。
- 张浩唐晓丹吕晶孙浩徐辰
- 关键词:MICRORNA成骨分化
- 血浆纤维蛋白原联合microRNA-29a预测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积水患者预后的价值被引量:1
- 2025年
- 目的分析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联合microRNA-29a(miR-29a)预测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积水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2024年3月天津市泰达医院87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的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积水患者的病历资料。术后3个月,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58例)与预后不良组(29例)。对比两组的临床资料、FIB水平、miR-29a基因相对表达量,采用多因素一般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积水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FIB、miR-29及二者联合对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积水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87例患者中,预后不良发生率为33.33%(29/87),预后良好率为66.67%(58/87)。预后不良组脑积水严重程度、环池消失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预后不良组FIB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预后不良组miR-29a基因相对表达量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因素一般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脑积水严重程度[OR=4.289(95%CI:1.885,9.756)]、环池消失[OR=4.559(95%CI:2.004,10.370)]、NIHSS评分[OR=3.927(95%CI:1.727,8.934)]、FIB水平[OR=3.561(95%CI:1.565,8.100)]、miR-29a基因相对表达量[OR=0.365(95%CI:0.160,0.830)]为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积水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FIB、miR-29a及二者联合预测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积水患者预后不良的敏感性分别为79.31%(95%CI:0.597,0.913)、86.21%(95%CI:0.674,0.955)和89.66%(95%CI:0.715,0.973);特异性分别为84.48%(95%CI:0.721,0.922)、82.76%(95%CI:0.701,0.910)和93.10%(95%CI:0.825,0.978);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9(95%CI:0.696,0.879)、0.842(95%CI:0.747,0.912)、0.908(95%CI:0.826,0.961)。结论血浆FIB、miR-29a对预测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积水患者预后有重要价值,且二者联合的预测价值更高。
- 丁杰孟凡磊吴杰邵璞
- 关键词:创伤性脑损伤脑积水纤维蛋白原预后
- MicroRNA-132-3p靶向Nrf2加重脂多糖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的机制研究
- 2025年
- 目的探讨microRNA-132-3p(miR-132-3p)靶向Nrf2加重脂多糖(LPS)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损伤的机制。方法用LPS刺激HUVECs建立体外脓毒症细胞模型,引起内皮细胞损伤。采用CCK-8法测定细胞活力,EdU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转染miR-132-3p模拟物/抑制剂后,检测细胞迁移能力、乳酸脱氢酶(LDH)、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1β、活性氧(R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通过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miR-132-3p与其靶基因的结合。结果对照组细胞活力、细胞阳性比高于LPS组(P<0.05)。LPS组LDH、TNF-α、IL-6、IL-1β、ROS、MDA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SOD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0.05)。LPS组miR-132-3p mRNA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升高(P<0.05),Nrf2 mRNA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降低(P<0.05)。LPS组Nrf2蛋白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降低(P<0.05)。LPS组与LPS+阴性对照组细胞活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PS+miR-132-3p模拟物组细胞活力较LPS组降低(P<0.05),LPS+miR-132-3p抑制剂组细胞活力较LPS组升高(P<0.05)。LPS组与LPS+阴性对照组迁移细胞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PS+miR-132-3p模拟物组迁移细胞数较LPS组减少(P<0.05),LPS+miR-132-3p抑制剂组迁移细胞数较LPS组增多(P<0.05)。LPS组与LPS+阴性对照组细胞划痕愈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PS+miR-132-3p模拟物组细胞划痕愈合率较LPS组降低(P<0.05),LPS+miR-132-3p抑制剂组细胞划痕愈合率较LPS组升高(P<0.05)。LPS组与LPS+阴性对照组LDH、TNF-α、IL-6、IL-1β、ROS、MDA和SO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PS+miR-132-3p模拟物组LDH、TNF-α、IL-6、IL-1β、ROS、MDA水平均较LPS组升高(P<0.05),SOD水平较LPS组降低(P<0.05);LPS+miR-132-3p抑制剂组LDH、TNF-α、IL-6、IL-1β、ROS、MDA水平均较LPS组降低(P<0.05),SOD水平较LPS组升高(P<0.05)。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Nrf2-WT的荧光素酶活性比较,差�
- 马寒玉赵宇浩张铭李真王飞陈书艳
- 关键词:内皮细胞脂多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