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小佳

作品数:10 被引量:43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南工业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专利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9篇豆粕
  • 8篇发酵
  • 4篇发酵用
  • 3篇固态发酵
  • 3篇发酵时间
  • 2篇盐基氮
  • 2篇温度检测
  • 2篇温度检测仪
  • 2篇吸收率
  • 2篇响应面
  • 2篇抗结剂
  • 2篇挥发性
  • 2篇挥发性盐基氮
  • 2篇检测仪
  • 2篇发酵产品
  • 2篇大豆肽
  • 1篇蛋白酶
  • 1篇蛋白酶活力
  • 1篇豆粕生产
  • 1篇驯化

机构

  • 9篇河南工业大学

作者

  • 9篇杨小佳
  • 8篇王金水
  • 6篇管军军
  • 6篇杨国浩
  • 5篇张莉
  • 5篇贾峰
  • 5篇殷海成
  • 2篇杨森
  • 2篇蔺丹华
  • 1篇冯亚林
  • 1篇周扬

传媒

  • 2篇粮食与饲料工...
  • 1篇饲料工业

年份

  • 2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豆粕发酵用通气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豆粕发酵用通气装置,包括插入物料中的通气杆,位于所述物料内的通气杆上设有温度检测仪,所述通气杆与外部的加气泵通过输气管连接,所述输气管上设有开关阀门。本发明在通气杆的端部设置温度检测仪,在输气管上设置开关阀...
贾峰管军军杨国浩王金水殷海成张莉韩丙倩杨小佳
文献传递
豆粕发酵工艺
本发明提供一种豆粕发酵工艺,主要包括如下步骤:原料清理、菌种活化、菌种培养驯化、混合接种、发酵、低温干燥、冷却、粉碎以及筛分和打包,本发明的主要特点是采用由各菌液合理配比后得到的复合菌液进行混合接种,通过多菌种的协同作用...
王金水杨国浩管军军贾峰殷海成张莉韩丙倩杨小佳
文献传递
豆粕发酵用抗结剂
本发明提供一种豆粕发酵用抗结剂,添加于所述豆粕中,所述抗结剂按所述豆粕的重量百分比包括如下组分:滑石粉:0.1~1%;碳酸钙:0.1~1%;二氧化硅:0.1~1%。本发明可保证发酵过程中物料无结块现象,温度、水分、氧分分...
管军军杨国浩王金水贾峰殷海成张莉杨小佳韩丙倩
文献传递
固态发酵豆粕生产大豆肽及其功能特性研究
本文以大豆粕为原料,以枯草芽孢杆菌(B Subtilis GA15)为菌种,探讨固态发酵制备大豆肽的工艺特点,通过优化,确定了大豆肽制备的工艺参数,一步发酵法:发酵温度30℃、基质层厚度1.75cm及基质含水量44%,发...
杨小佳
关键词:豆粕固态发酵大豆肽功能特性
文献传递
豆粕发酵用抗结剂
本发明提供一种豆粕发酵用抗结剂,添加于所述豆粕中,所述抗结剂按所述豆粕的重量百分比包括如下组分:滑石粉:0.1~1%;碳酸钙:0.1~1%;二氧化硅:0.1~1%。本发明可保证发酵过程中物料无结块现象,温度、水分、氧分分...
管军军杨国浩王金水贾峰殷海成张莉杨小佳韩丙倩
文献传递
响应曲面法优化发酵豆粕的制备被引量:3
2013年
利用响应曲面法研究了不同发酵因素对发酵豆粕制备的影响,以粗蛋白质含量为指标,对粗蛋白质含量的二次回归模型分析采用SAS 9.1.3统计软件。通过优化,发现发酵豆粕生产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30℃、料层厚度2.0cm、基质含水量40%及发酵时间67h,此条件下发酵豆粕粗蛋白质质量分数可达56.29%,比单因素优化提高了2.92个百分点,而比原始豆粕(46.82%)提高了9.47个百分点。并对各因素之间交互作用及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为发酵豆粕工业化生产的研究提供技术参考与依据。
杨小佳王金水蔺丹华杨森冯亚林
关键词:豆粕固态发酵响应面
豆粕的营养价值及影响因素被引量:27
2013年
从蛋白质含量、氨基酸组成及功能特性等几个方面论述了豆粕的营养价值,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大豆产地、品种、制油工艺、脱皮工艺、脱溶工艺与膨化工艺对豆粕营养价值的影响,旨在为豆粕高效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杨小佳王金水管军军杨国浩
关键词:豆粕营养
豆粕发酵用通气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豆粕发酵用通气装置,包括插入物料中的通气杆,位于所述物料内的通气杆上设有温度检测仪,所述通气杆与外部的加气泵通过输气管连接,所述输气管上设有开关阀门。本发明在通气杆的端部设置温度检测仪,在输气管上设置开关阀...
贾峰管军军杨国浩王金水殷海成张莉韩丙倩杨小佳
文献传递
固态发酵制备富肽蛋白的条件优化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试验首先利用响应曲面法对豆粕固态发酵过程中影响蛋白酶产率的因素进行优化,以确定变温发酵温度转变的最佳条件。以蛋白酶活力为指标,对蛋白酶活力的二次回归模型分析采用SAS 9.1.3统计软件。通过优化,豆粕发酵时蛋白酶产生的最佳条件为发酵温度30℃、基质层厚度1.75 cm、含水量44%及发酵时间44 h,此条件发酵豆粕中蛋白酶活力可达907.94 IU/g。由此确定变温发酵在44 h后提高发酵温度至40℃,再继续发酵28 h,对比变温发酵与恒温发酵样品中蛋白含量与酸溶蛋白含量,结果表明变温发酵可以减少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消耗,但可以产生更多的低分子肽类物质,发酵72 h后其酸溶蛋白含量可达19.75%,其含量比恒温发酵提高6.45%。
杨小佳王金水蔺丹华周扬杨森
关键词:豆粕固态发酵蛋白酶活力大豆肽响应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