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洁
- 作品数:5 被引量:12H指数:1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刺五加总苷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属于中药提取领域,涉及一种提取刺五加总苷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刺五加水浸膏用甲醇溶解,超声,使溶解均匀,用微孔滤膜过滤,所得滤液备用;(2):采用大孔树脂柱层析法分离步骤(1)所得滤液,其中,固定相为HPD...
- 李贺然樊洁胡文李海霞
- 一种刺五加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刺五加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以刺五加根为原料,放入过量的乙醇中浸泡至少12h,然后进行加热,回流提取1~3h;重复上述操作至少2次,合并提取液,得到刺五加醇提物;(2)取大孔树脂,湿法装柱...
- 李贺然樊洁
- 文献传递
- 两面针中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及活性测定被引量:12
- 2013年
- 目的研究两面针根的化学成分,寻找具有抗炎活性的先导化合物。方法采用硅胶、反相ODS、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以及高效液相色谱等手段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利用酶标仪测定吸光度,计算样品的一氧化氮(NO)释放抑制率;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结果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被鉴定为茵芋碱(skimmianine,1)、白鲜碱(dictamnine,2)、zanthobungeanine(3)、zanthodioline(4)、N-methylflindersine(5)、鹅掌楸碱(liriode-nine,6)、L-芝麻素(L-sesamin,7)、β-香树脂醇(β-amyrin,8)、豆甾-9(11)-烯-3-醇(stigmast-9,9)、十三烷胺(tridecane amine,10)、十四烷胺(tetradecane amine,11)、十七烷胺(heptadecanoic amine,12)、十九烷胺(nonadecane amine,13)。结论化合物3、4、8、10~13均为首次从两面针植物中分离得到;体外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3具有温和的NO释放抑制活性,其IC50为37.26 mg.L-1。
- 樊洁李海霞王炳义胡文李贺然
- 关键词:两面针化学成分一氧化氮
- 刺五加总苷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属于中药提取领域,涉及一种提取刺五加总苷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刺五加水浸膏用甲醇溶解,超声,使溶解均匀,用微孔滤膜过滤,所得滤液备用;(2):采用大孔树脂柱层析法分离步骤(1)所得滤液,其中,固定相为HPD...
- 李贺然樊洁胡文李海霞
- 文献传递
- 吸痰器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吸痰器,包括:主体,主体具有腔室,主体被构造为使腔室内形成负压;吸痰管,吸痰管的第一端与腔室连通;防护罩,防护罩上具有通孔,通孔用于穿过吸痰管,防护罩的外边缘可收缩,以使防护罩的外边缘在防护状态和收纳...
- 张涛梅李惠玲樊洁文稀杨兮彧傅卓凡杨紫薇丁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