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海霞

作品数:1 被引量:12H指数:1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学成
  • 1篇氧化氮
  • 1篇一氧化氮
  • 1篇两面针
  • 1篇面针
  • 1篇化学成分
  • 1篇活性
  • 1篇活性测定

机构

  • 1篇苏州大学

作者

  • 1篇王炳义
  • 1篇李海霞
  • 1篇李贺然
  • 1篇胡文
  • 1篇樊洁

传媒

  • 1篇沈阳药科大学...

年份

  • 1篇2013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两面针中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及活性测定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研究两面针根的化学成分,寻找具有抗炎活性的先导化合物。方法采用硅胶、反相ODS、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以及高效液相色谱等手段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利用酶标仪测定吸光度,计算样品的一氧化氮(NO)释放抑制率;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结果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被鉴定为茵芋碱(skimmianine,1)、白鲜碱(dictamnine,2)、zanthobungeanine(3)、zanthodioline(4)、N-methylflindersine(5)、鹅掌楸碱(liriode-nine,6)、L-芝麻素(L-sesamin,7)、β-香树脂醇(β-amyrin,8)、豆甾-9(11)-烯-3-醇(stigmast-9,9)、十三烷胺(tridecane amine,10)、十四烷胺(tetradecane amine,11)、十七烷胺(heptadecanoic amine,12)、十九烷胺(nonadecane amine,13)。结论化合物3、4、8、10~13均为首次从两面针植物中分离得到;体外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3具有温和的NO释放抑制活性,其IC50为37.26 mg.L-1。
樊洁李海霞王炳义胡文李贺然
关键词:两面针化学成分一氧化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