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鸿雅
- 作品数:20 被引量:54H指数:3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CD133-2分子在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10年
- 为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膜CD133-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采用免疫荧光标记和流式细胞仪测定164例A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膜CD133-2的表达。结果发现(1)A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膜CD133-2表达水平为19.8%(0.48%~88.29%),正常对照组骨髓单个核细胞膜CD133-2表达水平为0.48%(0.05%~0.89%),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2)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患者中骨髓单个核细胞膜CD133-2高表达阳性率的病例占55.26%(21/38),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患者中骨髓单个核细胞膜CD133-2高表达阳性率的病例占45.24%(57/126)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急性白血病患者中各FAB亚型的CD133-2表达无显著性差异;(3)AL患者CD133-2阳性表达组的完全缓解率(CR)明显低于CD133-2阴性表达组(34.6%vs75.6%,P<0.01)。CD133-2在AML及ALL细胞呈现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提示CD133-2的表达可能是AL的一个不良预后因素。
- 汪家敏戴兰张光波李芳吴鸿雅张学光
-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免疫表型分型
- 鼠抗人B7-H4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B7-H4分子在肿瘤细胞中表达特性的分析
- B7-H4分子是新近发现的B7家族又一负性协同刺激分子。尽管其mRNA在淋巴和非淋巴组织中呈广泛性表达,但由于受到转录后水平的严格调控,B7-H4蛋白仅在正常组织中呈现微弱的表达。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在肿瘤组织如卵巢癌、...
- 吴鸿雅
-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单核细胞肿瘤细胞基因工程抗体
- 文献传递
- 重组hIL-17F原核蛋白表达和生物学活性初步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研制hIL-17F/His重组蛋白并初步研究其体外生物学活性。方法:RT-PCR法克隆得到hIL-17F基因序列。将测序正确的hIL-17F基因片段装入PQE3.0原核表达载体构建重组载体hIL-17F/PQE3.0。将该重组载体导入宿主菌M15,经异丙基B-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后产生hIL-17F/His重组蛋白,并用Western blot实验确认。结果:原核表达的hIL-17F/His重组蛋白变性、复性后,经过HiTrapTM亲和层析得到纯品蛋白。体外活性实验表明,该融合蛋白具有上调人巨噬细胞TNF-α、IL-6等分子表达的作用,并促进He-La细胞的增殖。结论:制备了具有生物学活性的hIL-17F/His重组蛋白,为进一步研究该分子独特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 刘高勤吴鸿雅李龙标马珍妮陆培荣张学光
- 关键词:原核表达复性纯化
- 人重组IL-17/His蛋白的原核表达、纯化及其生物学活性被引量:9
- 2007年
- 目的:研究人IL-17的体外生物学活性。方法:采用RT-PCR的方法克隆得到了hIL-17基因序列。将测序正确的人IL-17基因装入PQE3.0原核表达载体构建重组载体hIL-17/PQE3.0。该重组载体导入宿主菌M15,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产生IL-17/His融合蛋白,并经West-ernblot实验确认。结果:原核表达的hIL-17/His重组蛋白经变性、复性后,利用HiTrapTM亲和层析得到纯品蛋白。体外活性实验表明,该融合蛋白具有刺激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分泌IL-6和GM-CSF的作用。结论:制备了具有生物学活性的IL-17/His重组蛋白,为进一步研究该分子在自身免疫疾病等方面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 刘高勤吴鸿雅张光波马泓冰马珍妮居颂光张学光
- 关键词:IL-17原核表达复性纯化
- 鼠抗人B7-H4功能性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其生物学特性的鉴定
- 目的:研制功能性鼠抗人B7-H4单克隆抗体。方法:以转人B7-H4的转基因细胞L929-B7H4为免疫原,常规免疫6-8周龄的雌性BALB/c小鼠;采用B淋巴细胞融合技术,将免疫小鼠脾脏细胞与SP2/0融合,以L929-...
- 毛一香吴鸿雅陈永井张学光
- 关键词:B7-H4共刺激分子单克隆抗体T细胞
- 文献传递
- 两株新的鼠抗人OX40L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其生物学功能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鼠抗人OX40L分子功能性单克隆抗体(mAb)的研制及其生物学特性的鉴定。方法:以高表达人OX40L分子的基因转染细胞L929/OX40L为免疫原,常规免疫BALB/c小鼠,采用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进行细胞融合,经流式细胞术(FCM)分析和多次克隆化培养,筛选出特异分泌鼠抗人OX40L分子mAb的杂交瘤细胞株;采用Westernblot、Ig亚型快速定性试纸法、染色体核型分析、竞争结合抑制试验、间接免疫荧光法和MTT增殖试验等对单抗的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结果:获得2株持续、稳定分泌鼠抗人OX40LmAb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4D6和5C2。对mAb生物学功能的研究结果表明,2株mAb均能识别成熟DC细胞以及Jurkat、SHI-1、U937等白血病细胞株表面的OX40L分子。对其中SHI-1白血病细胞株增殖影响的实验显示,这2株抗体对SHI-1的增殖都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成功地获得了2株鼠抗人OX40L功能性mAb杂交瘤,其所分泌的抗体能特异地识别人OX40L分子,并影响表达OX40白血病细胞株的体外增殖,为进一步研究OX40/OX40L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 吴鸿雅王勤陈永井谢芳毛一香刘高勤张学光
- 关键词:OX40L共刺激信号杂交瘤单克隆抗体白血病
- 不同剂量γ射线对恒河猴外周血免疫细胞亚群及共刺激分子表达的影响
- 吴鸿雅熊国林邢爽陈秋余祖胤罗庆良张学光
- 人B7-H4重组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有效表达及其对T细胞体外增殖和IL-2分泌的抑制作用
- 为了研究B7家族新成员B7-H4的生物学功能,采用PCR的方法,从cDNA片断FLJ22418克隆得到了人B7-H4的cDNA。以此为模板,克隆得到了编码人B7-H4胞外段功能区hB7-H4的基因 (IgV和。IgC区)...
- 毛一香陈永井马泓冰郁剑锋吴鸿雅杨明峰葛彦施勤王勤张学光
- 关键词:细胞体外增殖B7-H4重组蛋白大肠杆菌
- 文献传递
- 小鼠肝脏储存装置
- 本发明涉及小鼠肝脏储存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小鼠肝脏储存装置,本发明通过设置机体、电加热器、电机、水浴管、传动管、移动槽、一号板、连通块、二号板、清理单元、固定板、刮板、通孔、弹簧、阻尼导轨、推板,在对水浴管进行清理的同时...
- 周斌陈卫昌吴鸿雅张光波张学光
- 共刺激分子B7-H4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32
- 2009年
- 目的探讨共刺激分子B7-H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156例胃癌患者手术标本中B7-H4的表达;应用生物技术,体外诱导自体细胞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CIK)进行免疫治疗胃癌。结果B7-H4在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44.9%;单因素分析显示,B7-H4的表达与性别、年龄、组织学类型、病理分级、肿瘤大小等均无明显相关;但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与B7-H4阳性表达显著关联,侵入肌层组的B7-H4阳性率高于未侵入组(49.1%比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467,P=0.01),淋巴结转移组B7-H4阳性率高于未转移组(X^2=17.339,P〈0.01)。与B7-H4高表达组比较,B7-H4低表达组胃癌患者中位生存时间显著延长1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38,P〈0.01)。多因素COX模型分析显示,与B7-H4低表达组比较,B7-H4高表达组胃癌患者的死亡风险明显增加(RR=1.85,95%CI=1.15~2.96);CIK治疗组与化疗组比较,CIK治疗组胃癌患者的死亡风险明显降低(RR=0.53,95%CI=0.33—0.85)。结论B7.H4的高表达与胃癌患者的生存时间成负相关,证实了B7-H4为一负性调节分子,可作为判断胃癌生存期的指标;CIK细胞治疗可以显著延长胃癌患者的生存期。
- 蒋敬庭吴昌平沈月平朱一蓓陈陆俊孙静胡文蔚孔炯吴鸿雅Lu Binfeng张学光
- 关键词:胃癌B7-H4免疫治疗免疫组织化学共刺激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