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俊杰

作品数:8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主题

  • 8篇家蚕
  • 7篇基因
  • 4篇SSR分子
  • 3篇熔解曲线
  • 3篇分子标记
  • 3篇高分辨率熔解...
  • 3篇SSR标记
  • 3篇SSR分子标...
  • 3篇HRM
  • 2篇主基因
  • 2篇相关基因
  • 2篇眠性
  • 2篇家蚕眠性
  • 1篇多角体
  • 1篇多角体病毒
  • 1篇性早熟
  • 1篇遗传连锁图
  • 1篇滞育
  • 1篇熔解曲线分析
  • 1篇相关基因分析

机构

  • 8篇江苏科技大学
  • 5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8篇余俊杰
  • 7篇张国政
  • 7篇张业顺
  • 6篇刘晓晓
  • 6篇夏定国
  • 5篇刘丽丽
  • 4篇张洁葵
  • 4篇杨思思
  • 2篇张美蓉
  • 1篇吴阳春
  • 1篇何小柏
  • 1篇覃光星
  • 1篇徐安英
  • 1篇徐晴

传媒

  • 5篇蚕业科学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基于HRM分析技术和SSR分子标记对家蚕伴性早熟基因Lm^e的精细定位
2014年
化性是家蚕的重要生理特性,受第6染色体上的化性主基因V及Z染色体上的伴性成熟基因Lm的影响,伴性早熟基因Lme促进家蚕化性趋向多化性。采用多化性家蚕品种nistari和二化性家蚕品种p50配制BC1M群体[p50×(nistari×p50)],选择其中734头产非滞育卵的雌蛾个体作为定位群体,以其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SSR标记的PCR扩增,应用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分析(HRM)技术进行各个标记位点的基因型分析,绘制出遗传总距离为12.91 c M的分子遗传连锁图,Lme基因位于标记s2734-299和s2734-525之间,与2个标记的遗传距离均为0.41 c M。s2734-299和s2734-525间的物理距离为226 kb,其间有18个预测基因,有2个属于DNA序列特异性结合转录因子基因,但尚不能判定这2个基因是否与Lme有明确的关联。
余俊杰刘晓晓张业顺夏定国张美蓉张国政
关键词:家蚕化性高分辨率熔解曲线SSR分子标记
家蚕虎斑基因Ze的SSR标记定位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虎斑是家蚕常见斑纹之一,在家蚕经典遗传学研究中虎斑性状受位于第3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Ze控制。利用雌性家蚕染色体不发生交换的特点,采用家蚕纯合虎斑品系Zebra(ZeZe)作母本,纯合隐性非虎斑品系p50(+Ze+Ze)作父本和回交亲本,组配BC1M分离群体p50×(Zebra×p50),选择其中的479头非虎斑表型个体为作图群体,应用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RM)分析技术筛选出9个与Ze基因连锁的多态性SSR标记进行精细定位。绘制的Ze基因的分子遗传连锁图的遗传总距离为10.7 cM,Ze基因位于6.4 cM处,并得到2个与Ze基因前后相邻的SSR标记s2924-01(nscaf2924:26 159~26 297 nt)和s2930-09(nscaf2930:6 097 376~6 097 542 nt),与Ze的遗传距离分别为1.5 cM和0.2 cM。
杨思思张业顺刘晓晓张洁葵夏定国余俊杰刘丽丽张国政
关键词:家蚕SSR分子标记
基于HRM分析技术的家蚕眠性主基因M的精细定位被引量:1
2013年
就眠蜕皮是家蚕幼虫的一种重要生理现象,家蚕眠性性状主要受第6连锁群眠性主基因M控制。用四眠蚕品种大造(p50)与三眠蚕品种C3白构建BC1M群体p50×(C3白×p50),选择其中的598头三眠蚕个体作为定位群体,应用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RM)分析技术进行家蚕基因组SSR标记基因型分析,对M基因进行精细定位。通过HRM筛选出8个与M基因连锁的多态性SSR标记,据此绘制出遗传总距离为2.4 cM的分子连锁图,标记S2853-2527和S2853-2843位于M基因两侧,遗传距离分别为0.2 cM和0.7 cM,M基因位于家蚕基因组nscaf2853:2527929~2843864之间,其间有4个预测基因都属于序列特异的DNA结合转录因子,推测眠性主基因的作用方式可能与DNA序列特异性转录调控有关。研究结果也验证了HRM技术应用于家蚕SSR标记基因型分析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刘晓晓张洁葵张业顺杨思思夏定国余俊杰刘丽丽吴阳春张国政
关键词:家蚕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分析SSR标记
家蚕黑缟基因(pS)的精细定位及色素合成相关基因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p-复等位基因位于家蚕第2连锁群,普通斑纹(+p)与黑缟斑纹(pS)基因均属其中。采用分子标记和HRM结合的基因型分析技术对家蚕黑缟基因进行精细定位,通过RNA-Seq差异表达基因分析筛查与色素合成相关的基因。以幼虫斑纹为黑缟(pS/pS)的品系为母本,普通斑(+p/+p)的品系p50为父本和回交亲本,经杂交及连续多次回交构建BC7M分离群体,以其中的585头黑缟斑纹个体作为定位群体,PCR扩增筛选具有HRM多态性的SSR分子标记,并进行基因型定位分析,将pS基因精细定位于家蚕第2连锁群nscaf2623:97 113~222 422之间,pS基因与相邻的2个标记S2623-97和S2623-222之间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 cM、0.3 cM。用p50继续回交得到BC8,对黑缟斑与普通斑表型个体的幼虫在3眠期每隔2 h分别解剖获取体壁组织,利用RNA-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在不同斑纹表型个体的样本间筛选出60个显著差异表达基因,对其中与色素合成相关基因的分析表明,黑缟斑纹形成主要是通过加快酪氨酸向多巴的转化速度来实现黑色素的合成。
刘丽丽刘晓晓余俊杰张业顺夏定国张国政
关键词:差异表达基因
家蚕AN品系的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抗性基因连锁与定位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不同家蚕品种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 NPV)的抵抗性存在较大差异。以对Bm NPV感染具有较强耐受性的家蚕品种华康2号杂交组合(F1)累代自交建立AN品系,以Bm NPV多角体悬液对该品系2龄起蚕经口添食的致死中浓度(LC_(50))为2.154×10~9m L^(-1),比对易感品系C108的LC_(50)提高了10~4倍以上。以易感品系C108作为回交亲本与AN品系组配F_1、BC_1、BC_2群体,2龄起蚕用浓度为1×10~8m L^(-1)的Bm NPV多角体悬液浸渍的桑叶饲喂12 h进行抗性遗传分析,表明AN品系对Bm NPV的高度抗性由位于常染色体的1个显性主基因控制。利用SSR分子标记和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RM)分析技术对BC2F群体进行连锁分析,发现AN品系的Bm NPV抗性主基因位于第27连锁群。依据对BC2M定位群体的600余个个体的HRM分析结果,绘制了遗传总距离为29.1 c M的AN品系抗性主基因遗传连锁图,抗性主基因与S2800-9和S2801-352标记的遗传距离分别为5.2 c M、2.9 c M。通过对添食中等浓度(1×10~7m L^(-1))Bm NPV多角体悬液后存活个体的基因组DNA进行SSR分子标记HRM分析,推测家蚕抗性品系AN还存在多个分布于其他染色体的微效抗性基因。
武山山徐晴余俊杰张业顺何小柏覃光星徐安英张国政
关键词:家蚕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SSR分子标记高分辨率熔解曲线
家蚕滞育和化性相关基因的定位和遗传分析
家蚕是鳞翅目模式昆虫,化性是家蚕重要的生理性状。化性是指昆虫一年发生的世代数,滞育是指在不利环境到来之前昆虫停滞发育的现象。家蚕以卵滞育,参照其卵滞育情况可将家蚕品种划分为一化性、二化性及多化性。滞育激素是家蚕滞育的主要...
余俊杰
关键词:家蚕滞育基因定位
文献传递
基于HRM技术的家蚕眠性主基因的SSR定位
家蚕不仅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昆虫,同时也是遗传研究的良好材料。眠性是家蚕幼虫的一种重要的生理现象,是家蚕幼虫期的蜕皮次数。家蚕眠性遗传受位于第6连锁群上的眠性主基因控制,同时受到若干修饰基因及环境条件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四眠蚕...
刘晓晓张洁葵张业顺杨思思夏定国余俊杰刘丽丽张国政
关键词:家蚕SSR定位遗传连锁图
文献传递
家蚕虎斑基因Ze的SSR标记定位分析
家蚕虎斑斑纹是家蚕常见斑纹的一种,位于第3染色体。利用家蚕雌不发生交换的特点,采用家蚕虎斑品系(Ze)品系和非虎斑(+Ze)的Nistari品系组配BC1M群体,即nis×(Ze×nis),利用SSR分子标记对Ze基因进...
杨思思张业顺刘晓晓张洁葵夏定国余俊杰刘丽丽张美蓉张国政
关键词:家蚕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