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俊涛
- 作品数:7 被引量:46H指数:4
- 供职机构:三峡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不同年限边坡绿化混凝土基质的微生物量碳氮磷动态
- 植被混凝土边坡绿化目前已经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裸露边坡植被恢复的措施。然而目前当植被生长到一定时期,植物的生长减慢,甚至出现枯死的现象。究其原因,可能与混凝土基质的特性紧密相关,但是植被混凝土基质特性随着植物生长年限的延长...
- 牛俊涛
- 关键词:生物群落微生物量
- 文献传递
- 三峡库区消落带湿地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特征被引量:16
- 2015年
- 湿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库的组分变化对于全球碳平衡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选取三峡库区消落带湿地3个海拔梯度的土壤,以从未淹没的样地作为对照,研究消落带湿地不同海拔梯度土壤有机碳组分的特征。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水溶性碳水化合物有机碳和和微生物生物量碳均以消落带小于未淹没样地。在消落带,海拔最低、淹没持续时间较长且正处于水位波动期的样地土壤有机碳、易氧化碳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显著低于其他样地,而土壤矿化碳显著高于其他样地。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与微生物生物量碳(R^2=0.94)的正相关性显著高于与易氧化有机碳(R^2=0.88)、水溶性有机碳(R^2=0.73)及其水溶性碳水化合物(R^2=0.70)之间的正相关性,但是与矿化碳之间无显著的相关性。因此,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是消落带湿地土壤有机碳随不同海拔梯度变化的最敏感的组分。
- 贾国梅牛俊涛席颖
- 关键词: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有机碳
- 鲢快速逃逸游泳行为研究被引量:7
- 2015年
- 鱼类游泳在其生活史起着重要作用,与逃避敌害、猎食、迁徙、求偶和越过水流障碍等活动密切相关[1—3]。鱼类游泳一般包括暴发式游泳、持续式游泳和耐久式游泳[4],暴发游泳是鱼类在捕食、逃避敌害及通过水流障碍的主要方式,持续时间较短;而持续式和耐久式游泳常发生在长距离的洄游和常规游泳中,持续时间较长[2,3,5]。目前,关于鱼类持续游泳、暴发游泳和耐久游泳的报道很多[6—11],
- 牛宋芳路波罗佳何立牛俊涛陈廷刘德富石小涛
- 关键词:逃逸加速度
- 不同密度气泡幕对花鱼骨和白甲鱼的阻拦效应被引量:14
- 2013年
- 以贵州北盘江的花鱼骨(Hemibarbus maculates)和白甲鱼(Onychostoma sima)为研究对象,在矩形水槽中设置由气压为14.7 kPa,孔距为1.0 cm、2.5 cm、4.0 cm,孔径为1.0 mm、1.5 mm、2.0 mm所组成的9组气泡幕密度,采用单因子试验法研究不同密度的气泡幕分别对花鱼骨和白甲鱼的阻拦效果。结果表明,9种密度的气泡幕对花鱼骨和白甲鱼均有一定的阻拦效果,其中花鱼骨在密度Ⅲ(孔距1.0 cm、孔径2.0 mm)时阻拦效果最好,阻拦率为(96.00±2.65)%。白甲鱼在密度Ⅱ(孔距1.0 cm、孔径1.5 mm)时阻拦效果最好,阻拦率为(95.33±3.06)%。本研究可以为物理屏障拦鱼技术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技术参考。
- 白艳勤罗佳牛俊涛陈求稳朱海峰刘德富许勇石小涛
- 关键词:气泡幕花鱼骨白甲鱼
- 鱼类的光照试验装置
- 一种鱼类的光照试验装置,包括试验水箱,试验水箱内两侧空间被多块带特定光源的不透光挡板分隔成多个模块空间,试验水箱上安装有可伸缩支架,顶部安装有摄像头,试验水箱内中部空间放置有可升降试验网箱。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鱼类的光照试验...
- 罗佳石小涛刘德富朱海峰牛俊涛白艳勤路波
- 文献传递
- 三峡库区消落带紫色土颗粒分形的空间分异特征被引量:3
- 2016年
- 为探讨消落带水位消涨对土壤团粒结构和土壤抗侵蚀能力的影响,选取三峡库区童庄河消落带紫色土,以从未淹没的样地作为对照,应用分形理论研究消落带不同海拔梯度紫色土分形特征以及与土壤营养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海拔梯度的土壤粒径分布中,粉粒含量占主导地位。然而分形维数(D)与黏粒之间具有极显著的的正相关性,这意味着黏粒的变化对分形维数的分异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消落带区域,土壤颗粒的分形维数和黏粒含量是淹没中等持续时间的区域(155~165 m)最大,且与从未淹没的对照样地(175 m以上)之间无显著性的差异;其次是淹没时间较短区域(165~175 m);淹没时间较长区域(145~155 m)最低。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颗粒的分形维数与黏粒含量及其土壤营养之间都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这些结果意味着消落带淹没持续时间较长区域受淹水扰动相对最强烈,土壤质量退化最严重。
- 贾国梅杜祥运席颖牛俊涛
- 关键词:土壤颗粒组成全氮消落带
- 三峡库区不同植被对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影响被引量:7
- 2016年
- 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是陆地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偶联的关键指标之一。以湖北宜昌点军区3种植被类型(柏树地、橘树地、菜地)的土壤作为研究对象,对土壤碳氮磷及其生态化学计量学进行了研究,探讨不同植被覆盖对土壤碳氮磷之间的关系与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植被覆盖显著改变土壤碳氮磷含量,柏树地的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含量显著大于柑橘地和菜地,而菜地和柑橘地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之间无显著差异,菜地的全磷含量最大,其次是橘树地,柏树地最小。3种植被覆盖的土壤碳氮比之间无显著差异,但是柏树地的土壤碳磷比最大,其次是橘树地,菜地的最小;土壤氮磷比是柏树地显著大于橘树地和菜地,而菜地和橘树地之间无显著差异。表明三峡库区土壤碳氮偶联反应,而氮磷之间以及碳磷之间并未发生偶联反应。相关性分析的结果表明,土壤碳磷比是柏树地>橘树地>菜地。碳磷比、氮磷比与有机碳之间的相关性大于全氮和全磷,表明土壤碳磷比和氮磷比主要受到碳的影响。
- 贾国梅牛俊涛何立
- 关键词:不同植被碳氮比氮磷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