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佳 作品数:45 被引量:173 H指数:10 供职机构: 三峡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经济管理 更多>>
不同密度气泡幕对花(鱼骨)和白甲鱼的阻拦效应 以贵州北盘江的花(鱼骨)(Hemibarbus maculates)和白甲鱼(Onychostoma sima)为研究对象,在矩形水槽中设置由气压为14.7 kPa,孔距为1.0 cm、2.5 cm、4.0 cm,孔径为... 白艳勤 罗佳 牛俊涛 陈求稳 朱海峰 刘德富 许勇 石小涛关键词:气泡幕 花鱼骨 白甲鱼 鱼道模型实验装置 一种鱼道模型实验装置,包括布置于支撑架上的顶部开口的上游补水水箱,支撑架布置于水平地面上,支撑架一侧的水平地面上还布置有下游水箱,上游补水水箱及下游水箱之间还设有鱼道;上游鱼道水箱布置于上游补水水箱内,上游鱼道水箱通过鱼... 石小涛 许家炜 刘雁 林晨宇 柯森繁 白艳勤 罗佳 桑文璐文献传递 集运鱼船研究综述 被引量:20 2014年 水工程的大量修建在为人们提供便利、创造财富的同时,也破坏了河流生态系统的平衡,对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尤其是一些洄游鱼类如中华鲟、圆口铜鱼等,洄游通道的阻隔导致其近年来资源量不断下降。为了解决鱼类的过坝问题,科研工作者对众多过鱼设施进行了研究。其中,集运鱼船作为一种活动过鱼设施,能够弥补固定过鱼设施的不足,在恢复生态系统平衡及水电站保护鱼类等方面具有较大的研究和应用价值。对其国内外研究现状和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作了介绍,并对其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梁园园 刘德富 石小涛 许勇 王从锋 郑霞忠 白艳勤 罗佳关键词:过鱼设施 鱼类保护 一种鱼类行为反应实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鱼类行为反应实验装置,包括环形水槽,环形水槽内侧壁为透明材料制成,环形水槽的内环区域设有摄像仪,环形水槽外侧壁上设有螺旋桨装置,环形水槽内部一侧还设有可竖直升降的水平渔网和可插装竖直渔网的插口,环形水槽... 许家炜 林晨宇 石小涛 桑文璐 张宁 尹入成 罗佳 白艳勤文献传递 一种应用于鱼类灯光偏好选择实验装置的补光板 一种应用于鱼类灯光偏好选择实验装置的补光板,包括盒体和密封在盒体上的盒盖,在盒体底面安装有反光板,在反光板与盒盖之间的空间中均匀分布有多盏全彩LED灯;所述盒盖是由上层透明玻璃板和下层磨砂玻璃板构成,本实用新型可以克服实... 林晨宇 许家炜 石小涛 罗佳 刘雁 刘德富 尹入成 周元淼 王岑文献传递 鲢顶流游泳速度与摆尾行为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2 2017年 鱼类的顶流游泳行为是过鱼设施水力学设计的关键问题之一,获取鱼类在顶流游泳过程中的运动学参数将有助于研究目标鱼类的生理特性、游泳能力及其与水力环境因子的响应关系。本研究以鲢为对象,通过行为学分析软件对鲢在顶流游泳状态下顶流静止和顶流前进的行为中,水流速度U、摆尾频率f、相对摆尾振幅A、绝对游泳速度V和游泳加速度a之间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鲢在顶流静止状态下,摆尾频率f与水流速度U呈现正相关性;相对摆尾振幅A为(0.0876±0.0098)BL,但与摆尾频率f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鲢在顶流前进状态下,不同水流速度U中摆尾频率f都要大于顶流静止状态下的摆尾频率,相对摆尾振幅A反而相差不大;摆尾频率f与绝对游泳速度V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性,但摆尾频率f与相对摆尾振幅A之间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鲢在顶流前进的过程中,游泳加速度a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大多数的游泳加速度为0.02 g 柯森繁 陈渴鑫 罗佳 胡晓 金志军 刘雁 胡成 兰佳欣 石小涛鱼类多功能行为学装置 一种鱼类多功能行为学装置,包括圆形水箱,圆形水箱内部分隔成多个泳道,圆形水箱底部设有出水孔,环形水管架设于圆形水箱内壁,环形水管的进水口与循环变频水泵的出水管连通,环形水管的出水口与箱外立式水管连通,环形水管上开设有多个... 石小涛 陈求稳 刘德富 黄应平 庄平 王从锋 涂志英 李卫明 韩瑞 杨波 罗佳文献传递 鲢快速逃逸游泳行为研究 被引量:7 2015年 鱼类游泳在其生活史起着重要作用,与逃避敌害、猎食、迁徙、求偶和越过水流障碍等活动密切相关[1—3]。鱼类游泳一般包括暴发式游泳、持续式游泳和耐久式游泳[4],暴发游泳是鱼类在捕食、逃避敌害及通过水流障碍的主要方式,持续时间较短;而持续式和耐久式游泳常发生在长距离的洄游和常规游泳中,持续时间较长[2,3,5]。目前,关于鱼类持续游泳、暴发游泳和耐久游泳的报道很多[6—11], 牛宋芳 路波 罗佳 何立 牛俊涛 陈廷 刘德富 石小涛关键词:逃逸 加速度 鳙幼鱼在下行过程中应对加速流的行为响应研究 被引量:8 2017年 以具有下行洄游需求的鳙(Aristichthys noblis)幼鱼为研究对象,在自行设计制造加速流的装置中进行下行实验,结果发现:在实验设置的3个入口流速下(入口流速分别为:0.018、0.034和0.053 m/s),鳙幼鱼的通过率均为100%。在下行通过孔口的方式上,以尾部先通过为主(即顶流通过),尤其是在流速较高的时候,头部先通过比例仅为6.25%。在通过总时间(从实验开始至通过孔口的时间)上,鳙幼鱼在低流速条件下显著小于在中流速条件下(P<0.05),而在高流速条件下与中低两个流速条件下均无显著性差异(P>0.1)。在通过时间(从实验鱼最后一次进入加速区域,至通过孔口的时间)上,鳙幼鱼在三种流速条件下没有显著差异性(P>0.1)。研究表明,加速流会对鳙幼鱼下行的时间和方式产生影响。研究旨在为鱼类资源保护,帮助鱼类安全高效过坝提供基础数据,同时也为研究鱼类在下行过程中应对加速流的行为研究提供一种研究方法。 林晨宇 罗佳 刘德富 吴欢 许家炜 石小涛关键词:下行 洄游 水流对草鱼幼鱼趋光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8 2019年 为了探讨水流对鱼类趋光性的影响,利用自制的循环水槽装置,以草鱼(Ctenpharyngodon idellus)幼鱼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光照度为300 lx,不同流速工况(0、0.1和0.2 m/s)下的趋光性行为,同时设黑暗静水工况为对照组。结果表明:(1)0.2 m/s的流速可完全激发草鱼幼鱼的趋流性,使其游泳方向多数与顶流方向呈±20°。(2)根据草鱼幼鱼在不同流速工况下随光照度衰减在水槽内的分布情况,计算得其在3种流速工况下的光强期望值分别为:52.45,34.62和37.86 lx。(3)当照度为300 lx时,静水工况下的实验鱼在水槽中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分布情况,并未表现出对某一光强范围的偏好行为;在小于感应值的低流速下,草鱼幼鱼的分布情况总体趋势与静水工况类似,但在远离光源处的分布较多,多呈“逆流后退”行为;当流速值超过感应流速时,在趋流性的作用下,鱼类在尾部的聚集情况明显下降,同时在水槽中的分布更加均匀,其原有光环境的作用减弱。研究初步证明了略大于感应值的小流速所引发的草鱼趋流性即可对其光环境响应行为产生影响。 张宁 林晨宇 许家炜 施家月 罗佳 白艳勤 尹入成 石小涛关键词:草鱼 趋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