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薛飞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航空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3篇合金
  • 2篇钴基
  • 2篇基合金
  • 2篇高温合金
  • 1篇单晶高温合金
  • 1篇蠕变
  • 1篇钴基高温合金
  • 1篇钴基合金
  • 1篇微观组织演变
  • 1篇微结构
  • 1篇析出相
  • 1篇显微硬度
  • 1篇显微组织
  • 1篇相变
  • 1篇反相畴
  • 1篇反相畴界
  • 1篇NI
  • 1篇层错
  • 1篇W

机构

  • 2篇北京科技大学
  • 2篇中航工业北京...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作者

  • 3篇薛飞
  • 2篇冯强
  • 1篇李相辉
  • 1篇丁贤飞
  • 1篇毛圣成
  • 1篇王美玲
  • 1篇陈艳辉
  • 1篇龙海波
  • 1篇米涛

传媒

  • 1篇金属学报
  • 1篇金属热处理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高Al新型Co-Al-W基高温合金热处理过程中的微观组织演变被引量:2
2016年
利用电子显微技术研究了Co-12Al-10W三元高温合金在热处理过程中的微观组织转变过程。结果表明,铸态合金的显微组织存在初生Co Al相。经过1300℃×8 h固溶处理后,初生Co Al相完全固溶,并析出μ相。随后在900℃时效处理过程中,γ和γ'相两相共格结构在50 h后出现,γ'相的尺寸随时间的延长不断增大。在时效处理初期,析出相主要为μ相;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部分μ相边缘出现了DO19相;而时效时间进一步延长至600 h后,大量的μ相边缘出现了DO19相和B2相,同时在晶内出现了大量的针状B2相。电子衍射谱的分析表明,μ相、DO19相、B2相和γ'相之间存在着特定的取向关系为[111]_(B2)//[110]_(γ'),(011)_(B2)//(111)_(γ'),[001]_μ//[110]_(B2)//[001]_(DO19),(112)_(B2)//(100)_μ//(100)_(DO19),(110)_(B2)//(027)_μ//(010)_(DO19)。这些特殊的取向关系归结于析出相之间的结构关联性,而相转变则由W元素在时效处理过程中的扩散作用造成。
陈艳辉龙海波毛圣成薛飞
关键词:钴基高温合金析出相相变微结构
Ni对Co-Al-W基合金时效组织演变和γ′相溶解行为的影响被引量:5
2014年
以4种不同Ni含量(15%~45%,原子分数)的新型γ′相强化Co-Al-W基合金为研究对象,通过时效与高温热处理显微组织分析以及显微硬度测试,研究了Ni对相转变温度、γ/γ′两相组织演变、γ′相高温溶解行为和显微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i含量的增加,γ′相溶解温度升高,固相线温度未发生明显变化.4种合金经900℃,50 h热处理后,基体均为γ/γ′两相组织;随着Ni含量的增加,γ′相形貌由立方形逐渐向近似球形转变,γ′相体积分数不断降低.经300 h长时间热处理后,合金的γ′相形貌没有明显改变,γ′相体积分数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对900℃,300 h热处理的合金进行970~1060℃高温处理后,γ′相体积分数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减少,并最终全部溶解而消失;低Ni含量(15%和25%)合金和高Ni含量(35%和45%)合金的γ′相形貌分别转变为球形和立方形.900℃,50 h和300 h显微硬度测试结果表明:随着Ni含量的增加,合金的硬度降低;热处理时间的延长使合金的硬度小幅增加.
薛飞米涛王美玲丁贤飞李相辉冯强
关键词:NI显微组织显微硬度
新型钴基单晶高温合金及其蠕变机理研究
钴基高温合金具有优异的抗热腐蚀、抗氧化和抗热疲劳等性能,可应用于航空航天和能源等领域先进动力推进系统的热端部件;但其高温强度显著低于镍基合金,阻碍了其在高温条件下的使用。近年来,高温稳定的 γ'相(Co3(Al,W))的...
路松周海晶李文道薛飞冯强
关键词:钴基合金单晶高温合金蠕变层错反相畴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