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钱坤

作品数:23 被引量:101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0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7篇油藏
  • 4篇物理模拟
  • 4篇流体
  • 3篇低渗
  • 3篇多孔介质
  • 3篇页岩
  • 3篇页岩气
  • 3篇油藏条件
  • 3篇增产
  • 3篇致密
  • 3篇声学参数
  • 3篇气井
  • 3篇注气
  • 3篇孔隙
  • 3篇高压注气
  • 3篇分支井
  • 3篇玻璃管
  • 2篇低渗透
  • 2篇压力梯度
  • 2篇盐岩

机构

  • 23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西南...
  • 2篇中国石油
  • 1篇德克萨斯理工...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勘探...
  • 1篇中油(新疆)...

作者

  • 23篇钱坤
  • 22篇杨胜来
  • 10篇王璐
  • 9篇孟展
  • 8篇李芳芳
  • 7篇孟维伟
  • 7篇王智林
  • 6篇章星
  • 5篇陈浩
  • 5篇聂向荣
  • 5篇韩伟
  • 5篇马铨峥
  • 4篇蔡福林
  • 4篇娄毅
  • 3篇文博
  • 3篇朱志强
  • 3篇王海洋
  • 3篇石巍
  • 3篇黄伟
  • 3篇曹力元

传媒

  • 2篇断块油气田
  • 2篇石油化工高等...
  • 2篇石油科学通报
  • 1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石油钻探技术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年份

  • 2篇2020
  • 4篇2018
  • 6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页岩气增产方法及页岩气增产设备
本发明提供一种页岩气增产方法及页岩气增产设备。页岩气增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页岩气井的页岩层输送热能,并通过驱使所输送的热能在页岩层中实现热量传递而使页岩层温度升高;关闭页岩气井1-10天;打开页岩气井采气。本发明还提供...
杨胜来李芳芳章星李敏石魏钱坤孟维伟娄毅
文献传递
低渗砂岩油藏CO2微观驱油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低渗透油藏在油气田开发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由于其孔喉狭小,采用常规水驱开发时存在渗流阻力大、注水开发见效慢等问题。而CO2流动性强,在原油中有良好的溶解度,与原油之间界面张力小,更易进入低渗储层。CO2注入过程中油...
钱坤
关键词:低渗油藏相态特征微观剩余油核磁共振
文献传递
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气水两相微观渗流机理可视化实验研究被引量:11
2017年
四川盆地缝洞型碳酸盐岩气藏多属于有水气藏,气水两相渗流机理复杂。目前气水两相微观渗流可视化模型多是基于理想孔隙结构或铸体薄片图像制作,无法还原储层中真实孔、缝、洞分布,且机理研究多集中于孔隙型和裂缝型储层,缺少对孔洞型和缝洞型储层的认识。通过将岩心CT扫描与激光刻蚀技术结合,以四川盆地震旦系储层中裂缝型、孔洞型和缝洞型碳酸盐岩岩心CT扫描结果为模板,设计并研制了3类岩心的可视化模型,据此研究了气水两相微观渗流机理及封闭气、残余水形成机理,通过Image J灰度分析法实现了气水分布的定量表征。研究结果表明:3类模型水驱气和气驱水过程中的渗流规律各不相同;绕流、卡断、盲端和角隅处形成的封闭气普遍存在于3类模型中,此外还在"H型"孔道处、"哑铃型"通道处和微裂缝缝网处形成特殊封闭气;孔道、裂缝壁面上的束缚水膜,溶洞中部的圆润水团,狭窄喉道处的卡断水柱和狭长孔道处的滞留水柱是残余水的主要形式;裂缝型模型水窜最严重,无水采收期最短,采出程度最低,而孔洞型模型水驱前缘推进均匀,无水采收期最长,采出程度也最高。该研究实现了对缝洞型碳酸盐岩不同类型储层气水两相微观渗流规律的精准刻画,为类似气藏的高效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王璐杨胜来刘义成王云鹏孟展韩伟钱坤
关键词:缝洞型碳酸盐岩可视化残余水
致密油储层边界层影响因素及渗透率下限实验被引量:7
2018年
致密油储层渗透率极低,孔喉结构复杂,半径较小,边界层的存在都会进一步增大渗流阻力,对储层渗流影响较大。为了研究致密储层边界层的影响因素,首次采用N2驱替的实验方法,分析了压力梯度、孔喉半径和渗透率与边界层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压力梯度和渗透率的增大,边界层厚度和边界层厚度占用率均呈幂率递减,对储层渗流影响也逐渐减弱;随着孔喉半径的减小,边界层厚度先增后减,存在一个极大值,但随着边界层厚度占用率逐渐增大,对储层渗流影响也逐渐增强;通过拟合,得到不同压力梯度下的渗透率下限值及经验公式,压力梯度越大,渗透率下限值越低。通过该研究,加深了对致密性储层边界层影响因素和渗透率下限的认识,为改善边界层对致密储层渗流影响、确定合理的生产压差提供了理论依据。
马铨峥杨胜来孟展王璐钱坤韩伟
关键词:边界层压力梯度孔喉半径
高压注气驱油全程可视实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高压注气驱油全程可视实验装置。高压注气驱油全程可视实验装置包括:细长玻璃管和包围在细长玻璃管之外的密闭容器,所述密闭容器中填充有包围在所述细长玻璃管之外的平衡所述细长玻璃管内外压力的保护流体,所述保护流...
杨胜来章星李芳芳文博王智林钱坤孟维伟曹力元蔡福林王朝丽
文献传递
致密油藏CO_2吞吐数值模拟研究新进展被引量:4
2016年
CO_2吞吐作为常规油藏的一种有效增产方式,在致密油藏中尚未普及。为研究CO_2吞吐在致密油藏的新特征,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扩散系数、渗透率、储层非均质性及吞吐周期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CO_2扩散系数在致密油藏中不能忽略,扩散系数的大小影响了最终采收率。对于渗透率越低,储层非均质性越强的致密油藏,采用CO_2吞吐增油效果更加明显,而随着吞吐轮次增加,增油效果逐渐减弱。研究新进展对致密油藏优选CO_2吞吐增油措施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孟展杨胜来王璐王智林钱坤马铨峥韩伟
关键词:致密油藏CO2吞吐数值模拟
高压注气驱油全程可视实验装置和方法
本发明提出一种高压注气驱油全程可视实验装置和方法。高压注气驱油全程可视实验装置包括:细长玻璃管和包围在细长玻璃管之外的密闭容器,所述密闭容器中填充有包围在所述细长玻璃管之外的平衡所述细长玻璃管内外压力的保护流体,所述保护...
杨胜来章星李芳芳文博娄毅聂向荣王智林钱坤孟维伟曹力元
文献传递
油藏条件下多孔介质中流体相态三维动态探测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藏条件下多孔介质中流体相态三维动态探测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将超声波探头组阵布置于油藏条件下多孔介质中流体相态三维动态探测的物理模型表面;所述超声波探头组阵在伺服系统的控制下,沿所述物理模型表面匀速...
杨胜来陈浩李芳芳聂向荣史树有郑皑皑石巍王海洋蔡福林钱坤黄伟周锋朱志强
超低渗透油藏CO_2吞吐利用率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CO_2吞吐技术是开发特低渗透、超低渗透油藏的有效方式,但吞吐过程中CO_2的利用率如何亟待研究。利用长庆油田某超低渗透油藏天然岩心进行了室内CO_2吞吐物理模拟实验,分析了不同注入压力下CO_2吞吐的采收率规律和CO_2利用率。研究发现,CO_2吞吐的累计采收率随着注入压力的升高而增大,并逐渐减缓;CO_2利用率随着吞吐轮次的增加明显降低,前4轮CO_2吞吐中CO_2的利用率较高;提高CO_2注入压力使CO_2-原油体系达到近混相或者混相状态,不仅能够获得更高的采收率,而且不会显著增加CO_2气源方面的成本。研究结果表明,油田应用CO_2吞吐技术时采用近混相或者混相方式进行4个轮次的吞吐,能够取得较好的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
钱坤杨胜来马轩窦洪恩黄宇
关键词:超低渗透油藏二氧化碳吞吐物理模拟采收率利用率
缝洞型碳酸盐岩气藏多层合采供气能力实验被引量:31
2017年
在孔隙型、孔洞型和缝洞型岩心CT扫描、压汞资料分析储集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的基础上,建立多层合采物理模拟实验模型,研究了层间非均质性、生产压差、含水饱和度和水侵等因素对供气能力的影响,并采用Eclipse软件建立多层合采径向流模型对实验结果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缝洞型储集层渗流能力强,前期产气贡献大,孔洞型和孔隙型储集层渗流能力较弱,产气贡献主要体现在中后期;储集层渗透率的绝对大小影响自身的产能贡献率,相对大小影响多层合采总采收率;合理的生产压差下各类储集层之间可以达到"动态补给平衡"供气状态;缝洞型储集层产气能力受边底水影响较小,但会优先见水并封堵其他储集层,大幅降低合采供气能力与采收率。
王璐杨胜来刘义成徐伟邓惠孟展韩伟钱坤
关键词:缝洞型碳酸盐岩微观孔隙结构多层合采供气能力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