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文锋

作品数:14 被引量:130H指数:7
供职机构:南昌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12篇红壤
  • 8篇旱地
  • 7篇有机碳
  • 7篇旱地红壤
  • 5篇氧化钙
  • 5篇生物质炭
  • 5篇过氧化钙
  • 5篇改良剂
  • 4篇土壤
  • 4篇微生物
  • 3篇土壤酶
  • 3篇土壤酶活
  • 3篇土壤酶活性
  • 3篇酶活性
  • 3篇活性有机碳
  • 2篇有机碳组分
  • 2篇水分
  • 2篇碳库
  • 2篇团聚体
  • 2篇作物

机构

  • 14篇南昌工程学院
  • 7篇江西省红壤研...
  • 4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作者

  • 14篇张文锋
  • 10篇袁颖红
  • 8篇周际海
  • 7篇黄欠如
  • 7篇成艳红
  • 4篇李丛蕾
  • 3篇樊后保
  • 3篇黄静
  • 2篇朱丽琴
  • 2篇胡良
  • 2篇黄荣珍
  • 2篇易志强
  • 2篇贾龙
  • 2篇黄诗华
  • 2篇王赫
  • 2篇李丽
  • 1篇田胜尼
  • 1篇李大明
  • 1篇蔡乾坤
  • 1篇孙波

传媒

  • 2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土壤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南昌工程学院...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1篇2019
  • 6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改良剂对干旱红壤有机碳组分及微生物的影响
针对江西旱地红壤肥力低下,生产力不高,土壤固碳不强等突出问题,基于长期野外旱地红壤定位试验,试验设置生物质炭和过氧化钙单施及配施9个处理,即CK、C0Ca1、C0Ca2、C1Ca0、C2Ca0、C1Ca1、C1Ca2、C...
张文锋
关键词:生物质炭过氧化钙土壤酶活性微生物群落结构
改良剂对旱地红壤pH和有效P含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针对我国南方红壤旱地酸性强,有效P含量低的问题,研究改良剂(生物质炭与过氧化钙)对旱地红壤pH和有效P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质炭与过氧化钙后,土壤pH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有效磷含量增大,生物质炭与过氧化钙配施效果优于单施,其中C1Ca1(生物质炭758 kg/hm2和过氧化钙61 kg/hm2)处理效果最好,各处理在0~40 cm土层土壤有效P与pH呈显著相关性.
黄静袁颖红樊后保李丛蕾张文锋黄欠如成艳红
关键词:改良剂生物质炭过氧化钙土壤PH
低剂量生物质炭对旱地红壤增肥增产效果被引量:17
2016年
针对江西旱地红壤粘重板结、肥力低下等突出问题,基于野外旱地红壤定位试验,研究了低剂量生物质炭对旱地红壤增肥增产效果的影响。试验设置3个试验处理,即0(CK)、758(BC1)、1515(BC2)kg·hm^(-2)·a^(-1)3种生物质炭施用水平。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入低剂量生物质炭(即BC1、BC2处理),旱地红壤在0~60 cm土层土壤容重分别降低了0.57%~2.05%和0.87%~4.88%,土壤pH分别提高了2.51%~13.66%和8%~12%,阳离子交换量分别提高了3.73%~6.45%和4.91%~7.13%;施用低剂量生物质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旱地红壤有机质和N、P、K养分含量,且随着生物质炭施用量的增加,有机质、全钾、速效钾呈上升趋势;连续施用低剂量生物质炭,BC1、BC2处理红薯产量在2013年分别提高了19.08%和23.68%,2014年分别提高了18.01%和22.98%。研究表明,施用低剂量生物质炭能有效改善旱地红壤的土壤理化性质和养分状况,提高旱地红壤肥力,有效增加作物产量。从综合投入产出来看,低剂量生物炭的连续施用更有实际应用价值和前景。
张文锋周际海袁颖红黄静李丛蕾黄欠如成艳红
关键词:生物质炭旱地红壤养分增产
改良剂对旱地红壤水分特征和作物产量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基于野外旱地红壤定位试验,通过在各处理中采取土样测定土壤水分含量,用环刀分层取土测定水分物理性质,并测定作物产量,分析改良剂(生物质炭与过氧化钙)对旱地红壤水分特征和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月动态呈现"双峰型"曲线,11月、12月土壤含水量比较低,且随着时间推移含水量呈上升趋势,2月达到最高;然后缓慢下降,4月后开始缓慢升高,到6月份为第二峰值,6月后又开始缓慢下降。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容重呈上升趋势,即:0—10cm〈10—20cm〈20—40cm〈40—60cm,而土壤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的变化趋势与其相反。单施处理中,随着过氧化钙施入量的增加,土壤含水量呈下降趋势,而随着生物质炭输入量的增加,土壤含水量呈上升趋势;配施处理土壤含水量都高于单施,且以C2Ca1的土壤含水量最高,为16.14%~34.57%。随着改良剂的加入,土壤容重有减小的趋势,各处理从小到大的顺序为C2Ca1C1Ca1〉C2Ca2〉C1Ca2〉C2Ca0〉C0Ca1〉C1Ca0〉C0Ca2〉CK。各处理红薯产量从高到低的顺序为C2Ca2〉C2Ca1〉C1Ca2〉C1Ca1〉C2Ca0〉C1Ca0〉C0Ca2〉C0Ca1〉CK,施入生物质炭或过氧化钙都有利于红薯产量的提高,且混施的效果更好。因此,生物质炭与过氧化钙可作为土壤改良剂是培肥土壤的重要措施,能有效减小土壤容重和提高土壤水分含量,并提高作物产量。
袁颖红黄静周际海李丛蕾张文锋黄欠如成艳红
关键词:改良剂旱地红壤水分特征作物产量水分物理性质
改良剂对旱地红壤团聚体及有机碳分布的影响被引量:10
2015年
基于野外旱地红壤定位试验,研究改良剂(生物质炭与过氧化钙)对旱地红壤水稳性团聚体及有机碳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质炭与过氧化钙后,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的含量及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而C1Ca1、C1Ca2、C2Ca1、C2Ca2处理分别提高>0.25mm团聚体含量64.46%,75.70%,26.31%和16.06%,其中以C1Ca2(生物质炭758kg/hm2与过氧化钙121kg/hm2)处理效果最好。除单施过氧化钙外,其他处理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生物质炭与过氧化钙配施效果优于单施;在各级土壤团聚体中,不同处理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大小顺序大致为C2Ca2>C2Ca1>C1Ca2>C1Ca1>C2>C1>CK>Ca1>Ca2。因此,改良剂能有效改善旱地红壤团聚体稳定性及提高有机碳含量,且配施效果优于单施。
李丛蕾周际海袁颖红张文锋黄静黄欠如成艳红
关键词:改良剂过氧化钙团聚体稳定性有机碳
不同年龄人工林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叶片光合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被引量:14
2016年
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研究自然条件下不同年龄人工林尾巨桉(2年生、4年生和6年生)叶片光合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一年中桉树人工林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月动态呈现单峰曲线,以8月份为最高,1月份为最低;从9月到第2年1月逐渐减低,从2月到8月缓慢增加;胞间CO_2浓度的月动态与其相反.不同林龄桉树人工林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从2013年9月到2014年4月大小顺序为4年>2年>6年,而从2014年5月到8月大小顺序为2年>4年>6年;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年平均值大小顺序为2年>4年>6年,2年、4年、6年的年水分利用效率平均值为2.33μmol/mmol、2.28μmol/mmol、2.17μmol/mmol,且净光合速率与胸径增长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桉树人工林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与气孔导度、大气温度、光合有效辐射呈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正相关,与胞间CO_2浓度呈负相关.随着林龄的增加,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逐渐降低,因此桉树人工林早期对水分及养分需求大,进行合理地养分管理和定向培育,可实现桉树的可持续经营.
袁颖红樊后保吴建平刘文飞胡良廖迎春张文锋蔡乾坤
关键词:年龄序列桉树人工林光合特性水分利用效率蒸腾速率
红壤侵蚀地不同人工恢复林对土壤总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的影响被引量:30
2017年
土壤有机碳尤其是活性有机碳可快速反映土壤肥力和土壤质量的恢复程度。研究了南方红壤侵蚀地3种典型人工恢复林(马尾松与阔叶复层林(Pinus massoniana-broadleaved multiple layer forest(PB))、木荷与马尾松混交林(Schima superba-Pinus massoniana mixed forest(SP))、阔叶混交林(broad-leaved mixed forest(BF)))土壤(0—60 cm)总有机碳和不同活性有机碳的垂直分布特征及其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恢复林分土壤总有机碳(SOC)含量和有机碳储量均表现为PB>SP>BF,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土壤表层有机碳富集系数为0.49—0.55,表明表层土壤具有较高的有机碳恢复水平和保持强度。不同林分土壤易氧化有机碳(ROC)、水溶性有机碳(DOC)和微生物量碳(MBC)含量变化范围为0.92—9.17 g/kg、535.89—800.46 mg/kg和27.24—261.31 mg/kg,且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总体以BF较高。土壤活性有机碳分配比例以ROC/SOC最高,DOC/SOC次之,MBC/SOC最低,且随土层深度的增加,ROC/SOC的值呈逐渐降低趋势,DOC/SOC的值却呈逐渐升高趋势,MBC/SOC(微生物熵)则变化规律不明显;不同林分间土壤活性有机碳分配比例以BF最高,表明阔叶混交林更有利于活性碳的积累。因此,对于红壤侵蚀地森林恢复初期,可适当密植和立体种植,以提高土壤碳储量和土壤肥力,并在马尾松等先锋树种林分中补植阔叶树种,以增加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从而有利于退化生态系统土壤速效养分和土壤功能的快速恢复。
朱丽琴黄荣珍段洪浪贾龙王赫黄诗华易志强张文锋
关键词: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红壤
改良剂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红壤旱地碳库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红壤旱地肥力低下,生产力不高等突出问题.基于江西进贤的野外红壤旱地定位试验,试验设置9个处理,即CK、C0Ca1、C0Ca2、C1Ca0、C2Ca0、C1Ca1、C1Ca2、C2Ca1、C2Ca2,研究改...
袁颖红张文锋周际海芮绍云樊后保
关键词:红壤旱地改良剂微生物活性作物产量
改良剂对旱地红壤活性有机碳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7
2017年
针对江西旱地红壤肥力低下、生产力不高等突出问题,基于长期野外旱地红壤定位试验,研究了改良剂(生物质炭和过氧化钙)对旱地红壤活性有机碳及与碳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试验设置生物质炭施用量0(C0)、758(C1)、1 515(C2)kg/hm2和过氧化钙施用量0(Ca0)、61(Ca1)、121(Ca2)kg/hm2,生物质炭和过氧化钙单施和配施共9个处理,即CK、C0Ca1、C0Ca2、C1Ca0、C1Ca1、C1Ca2、C2Ca0、C2Ca1、C2Ca2。结果表明,生物质炭单施和配施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旱地红壤有机碳及活性碳组分,且效果优于单施过氧化钙。C2Ca0、C2Ca1和C2Ca2处理土壤有机碳增加较显著。生物质炭和过氧化钙显著提高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与对照(CK)相比,其中C1Ca0处理的微生物生物量碳平均增加了45.22%,C1Ca2处理的可溶性有机碳平均增加了21.34%,C1Ca0处理的颗粒有机碳平均增加了20.72%,C2Ca2处理的易氧化有机碳平均增加了22.19%。生物质炭和过氧化钙对提高碳库管理指数均有较好的效果,0~10 cm和10~20 cm土层分别平均增加了11.09%、14.07%。添加生物质炭对旱地红壤酶活性均有促进作用,且对0~10 cm土层土壤酶的影响较10~20 cm土层明显;配施C2Ca2明显提高旱地红壤淀粉酶、纤维素酶和β-葡糖苷酶活性,C1Ca1明显提高红壤蔗糖酶活性。因此,生物质炭和过氧化钙能有效改善旱地红壤活性有机碳组分以及与碳代谢相关酶活性,且生物质炭与过氧化钙配合施用对土壤改良的效果更好。
袁颖红张文锋周际海芮绍云刘贵军李丽黄欠如成艳红孙波
关键词:改良剂旱地红壤活性有机碳土壤酶
改良剂对旱地红壤有机碳组分及微生物的影响
针对江西旱地红壤肥力低下,生产力不高,土壤固碳不强等突出问题,基于长期野外旱地红壤定位试验,试验设置生物质炭和过氧化钙单施及配施9个处理,即CK、C0Ca1、C0Ca2、C1Ca0、C2Ca0、C1Ca1、C1Ca2、C...
张文锋
关键词:生物质炭过氧化钙土壤酶活性微生物群落结构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