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娜
- 作品数:10 被引量:45H指数:3
- 供职机构:重庆市委党校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庆市重大决策咨询研究课题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区域专业化视角下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出口给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收益,并且出现了大量区域专业化的现象。区域专业化在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中起到什么作用,东部地区的模式能不能复制到其他区域值得研究。
本文建立了一个理论分析框架,将出口、区域专业化和...
- 张丽娜
- 关键词:出口区域经济增长中介效应
- 竞争力视角下重庆市发展智能制造的中小企业路径
- 2018年
- 一、智能制造发展具有提升重庆城市竞争力的重大意义
发展智能制造,与智能产业、智能化应用共同形成大数据智能化"三位一体"的发展格局,对重庆经济新旧动能转换、高质量发展,最终提升国家中心城市竞争力至关重要。
- 余川江张丽娜
- 关键词:中心城市竞争力中小企业
- 中国制造业FDI撤离的就业效应和应对政策的效果被引量:12
- 2015年
- 中国的劳动力成本持续快速上涨,对劳动密集型外商投资企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制造业FDI撤离已初现端倪。本文通过建立模拟中国经济发展过程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预测了制造业FDI撤离的就业效应并比较不同应对政策的调控效果。研究结果显示,撤资加速了中国资本深化,对就业有明显的负面冲击,劳动参与率显著下降,就业冲击将随着撤资规模的扩大而持续放大。由于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撤资的就业冲击将集中爆发于城镇。对于中国的就业宏观调控,供给管理政策优于需求管理政策,其中降低资本税率的长期综合调控效果最优,是现阶段促进就业的良好突破口。
- 韩民春张丽娜
- 关键词:劳动力成本就业冲击动态一般均衡模型
- 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撤离对中国就业的影响被引量:9
- 2014年
- 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为中国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2008年以来出现了制造业外商投资企业撤出中国的现象。本文从在华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的特点入手,分析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撤离的原因以及对中国就业的影响。在华制造业外商投资企业相对劳动密集,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其撤离中国,对中国的就业产生负面冲击,其中非熟练劳动力受到的冲击更大。而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与劳动力市场分割密切相关。打破劳动力市场的分割有利于缓解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撤离对中国就业的不利影响。
- 韩民春张丽娜
- 关键词:劳动力成本就业劳动力市场分割
- 从企业层面探索经济增长——基于结构动态因子模型
- 2015年
- 本文基于7 2 5家上市企业2003年第一季度到2013年第三季度的微观面板数据,采用结构动态因子模型,从产业动态的角度对经济增长问题进行了探索。实证结果表明,影响所有企业增长的经济系统冲击只有一个;且这一共同因子大约解释了全部企业增长率变动的百分之九十。整体而言,系统冲击对宏观经济的总体影响显著为正,且在短期即达到稳定;分行业来看,除了日常消费品行业,系统冲击对其他各行业中企业增长率的影响与整体平均情况基本类似。最后,企业的规模对其增长路径的影响并不大。
- 张丽娜赵钊
- 基于国际投入产出关系的国内消费行业就业带动效率被引量:3
- 2016年
- 在国际投入产出分析框架下,运用WIOD数据计算各行业的就业创造指数和劳动增加值带动指数,研究国内消费的就业带动效率。结果表明,制造业行业的就业人数和劳动收入带动效率均高于服务业;制造业的就业带动效率总体上升,服务业的就业带动效率总体下降;服务业对高技能劳动力的就业带动效率高于制造业,制造业不同技能水平劳动力的收入出现分化。现阶段,中国各行业的劳动力技能水平偏低,促进制造业发展仍是稳定就业的重要措施。随着中国劳动力禀赋发生变化,服务业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就业带动作用,应为其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 张丽娜
- 中国行业显性比较优势分析——基于国际投入产出关系的测算被引量:1
- 2015年
- 随着国际产业分工不断深化,传统基于出口额计算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已不能反映真实的行业竞争力。运用WIOD数据,本文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测算行业的出口增加值,并基于出口增加值计算中国各行业的显性比较优势。计算结果与基于出口额的传统方法有较大差异:具有竞争优势的行业数量下降,行业分布状况与竞争优势的动态变化不同,传统方法夸大了行业的优势程度或劣势程度。
- 张丽娜
- 关键词:显性比较优势出口额
- 开放型通道经济发展模式视角下“西部陆海新通道”发展路径研究——基于国内省域分析和国际竞争互补关系分析被引量:20
- 2022年
- 规划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是"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推进陆海双向全面开放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又一创举,"促进通道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和"加强通道对外开放及国际合作"是"西部陆海新通道"发展的战略导向。文章将国内经济地理和国际经贸关系两个理论范畴进行有机结合,基于国内省域分析和国际竞争互补关系分析,探析"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国内外经贸基础,提出了"西部陆海新通道"在开放型通道经济发展模式视角下的发展路径。首先,以点轴理论、国际贸易理论与新经济地理学为基础,构建起开放型通道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框架,研究认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理论本质是对内形成西部开放发展聚合轴、对外促进中国—东盟区域一体化乃至衔接"一带一路"。其次,在开放型通道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视角下,立足国内尺度范畴,基于1987—2018年的省域进出口数据,分析"西部陆海新通道"地区开放水平的时空演变特征,同时,应用引力模型计算"西部陆海新通道"地区区域经济联系强度,结论表明,从西部开放经济的省域地区格局来看,西南地区对外开放水平整体居于优势地位,且西南各省份间经济联系紧密,依托"南向通道""陆海新通道"的"点—轴"空间发展形态日趋成熟;西北地区对外开放水平相对较低,且西北各省份之间、西北与西南省份之间的经济联系较弱,为"点—轴"空间形态延伸拓展的潜力方向。再次,立足国际尺度范畴,通过核算中国与东盟10国的2003—2018年贸易竞争指数、贸易互补指数、产业比较优势指数和产业互补指数四大指标及关系网络刻画,研究发现,中国与东盟国家间贸易竞争及互补关系共存,中国与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越南等东盟新兴经济体的经济结构接近,在出口方面存在较高的贸易竞争性但同时又有较高的贸易互补性,在钢铁、机械运输设�
- 余川江龚勤林李宗忠谭英张丽娜
- 关键词:通道经济
-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重庆田园综合体差异化建设路径探析
- 2020年
- 田园综合体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和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农村产业和旅游业发展的新业态,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举措,对“三农”和城乡协调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重庆是集大都市、大山区、大农村于一体的城市,田园综合体的提出,正是为重庆的发展提供了一条特色发展道路。
- 谭小花张丽娜
- 关键词:差异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