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金阳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病毒
  • 3篇蛋白
  • 3篇狂犬
  • 2篇犬病
  • 2篇磷蛋白
  • 2篇狂犬病
  • 2篇狂犬病毒
  • 2篇杆状
  • 2篇杆状病毒
  • 2篇杆状病毒系统
  • 1篇蛋白基因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组
  • 1篇蛋白质组学
  • 1篇蛋白质组学研...
  • 1篇真核
  • 1篇真核表达
  • 1篇致病
  • 1篇致病机制
  • 1篇狂犬病病毒

机构

  • 4篇浙江大学

作者

  • 4篇张金阳
  • 3篇周继勇
  • 2篇颜焰
  • 2篇徐洁萍
  • 1篇廖敏
  • 1篇阮系真
  • 1篇许运斌
  • 1篇尹伟
  • 1篇昝洁
  • 1篇耿阳

传媒

  • 1篇中国预防兽医...
  • 1篇中国动物传染...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狂犬病病毒磷蛋白在杆状病毒系统的表达及鉴定被引量:1
2012年
为了建立狂犬病毒磷蛋白(phosphoprotein,P)的体外表达系统,本研究将RT-PCR扩增的狂犬病病毒ERA株P蛋白基因克隆于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FastBacHTA,构建重组质粒pFastBacHTA-P,并转染昆虫细胞Sf9包装形成重组杆状病毒。SDS-PAGE分析显示重组质粒pFastBacHTA-P转染的Sf9细胞中出现了分子量约为42 kDa的蛋白条带,Western blot证实分子量约为42 kDa的蛋白能与抗His的单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间接免疫荧光(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IFA)分析进一步显示Sf9细胞表达的P蛋白与抗P蛋白单克隆抗体能特异性结合。这些实验证明,狂犬病病毒P蛋白不仅在Sf9细胞中获得表达,而且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性。狂犬病病毒P蛋白杆状病毒表达体系的建立,为蛋白结构的解析和诊断试剂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许运斌徐洁萍张金阳昝洁阮系真周继勇
关键词:狂犬病病毒杆状病毒表达系统
狂犬病毒感染的神经细胞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及伴侣素CCTγ的功能分析
狂犬病毒(Rabies virus,RV)属于弹状病毒科狂犬病毒属的单股不分节段的负链RNA病毒,具有高度嗜神经性和致死性。基因组全长约为12kb,分别编码糖蛋白(G)、核蛋白(N)、基质蛋白(M)、磷蛋白(P)和大蛋白...
张金阳
关键词:狂犬病毒差异蛋白质组学致病机制
狂犬病毒磷蛋白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成神经瘤细胞上的表达
目的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I-neo-P,并在成神经瘤细胞中进行表达。方法从感染的非洲绿猴肾细胞中抽提RNA,反转录为cDNA,再用PCR方法扩增P基因,构建表达载体pCI-neo-P,经NheⅠ及SalⅠ双酶切并测序。借...
张金阳耿阳颜焰廖敏周继勇
文献传递
狂犬病病毒核蛋白在Bac-To-Bac/AcMNPV杆状病毒系统的表达被引量:6
2010年
为真核表达狂犬病病毒的核蛋白,本研究通过RT-PCR克隆狂犬病病毒ERA株核蛋白基因,将其克隆于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FastBacHTB中,构建重组质粒pFastBacHTB-NP并将其转化DH10Bac细胞,得到重组穿梭质粒reBacmid-NP;通过转染昆虫细胞sf9包装重组杆状病毒。SDS-PAGE、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对表达的蛋白进行鉴定和反应原性分析。分别以重组杆状病毒表达的核蛋白、原核表达核蛋白为包被抗原进行ELISA检测。结果表明,在昆虫细胞中表达的狂犬病病毒重组核蛋白能与鼠抗RV核蛋白单克隆抗体和RV阳性血清特异性结合,其相对分子量约为50.5ku。以重组杆状病毒表达的核蛋白为抗原建立的rNP-ELISA的敏感性、特异性、符合率分别为86.36%,89.83%,90.00%,优于大肠杆菌表达的RV核蛋白。说明杆状病毒系统表达的核蛋白是建立RV核蛋白ELISA抗体检测方法的理想抗原。
尹伟徐洁萍张金阳颜焰周继勇
关键词:核蛋白基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