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银枝
- 作品数:9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社科联研究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艺术语言文字更多>>
- 新时代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价值、困境及实现路径被引量:4
- 2020年
- 通识教育与新时代高职人才培养在目标内涵上具有一定程度的价值耦合与精神相契,但与普通高校通识教育相比,高职院校推行通识教育还刚刚起步,存在理念、制度、课程、教学等方面障碍。开展合乎新时代高职特色的通识教育应理念践行,体制破题,名校协同,加快通识教育"进度";通过课程推进,名师塑课,"三教"改革,提升通识课堂"效度";通过通识转型,翻转课堂,自主学习,深化通识育人"精度";通过环境优置,价值引领,浓郁文化,保持通识育人"温度"。
- 倪淑萍张银枝
- 关键词:高职院校通识教育
- 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助益
- 2020年
- 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其所包蕴的价值准则、道德情操等气质内涵,有益于当前高职院校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尤其在滋养高职学生的文化自信、职业自信、创新自信、价值自信等有所裨益。因受社会主流择业观的影响,技能人才鲜受关注。作为高等类型教育的主体,"90"后高职生普遍缺乏职业自信,对未来职业岗位前途认识不足。如何引导高职学生群体正确认识自我和提升职业自信,是高等职业教育亟待解决的课题。
- 张银枝
-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培养高等职业教育职业岗位文化自信优秀传统文化择业观
- 红色民歌的思政教育价值挖掘
- 2024年
- 红色民歌是社会主义文艺的重要形式,是某个民族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等伟大实践中形成的、带有自己民族风格的歌曲,蕴含着人们的理想信念、家国情怀与价值观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思政教育价值。由倪淑萍著、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江南民歌研究》一书,以史论结合的方法,阐述了江南民歌演变过程中所体现的历史地位与文化价值,以江南民歌小视野折射江南文化大发展,对挖掘红色民歌的思政教育价值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 张银枝
- 关键词:思政教育江南民歌社会主义文艺家国情怀史论结合文化大发展
- 青春之歌——试析汪静之的《蕙的风》
- 2005年
- 汪静之是"湖畔诗社"的著名诗人,他的《蕙的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以爱情诗为主体的诗集。从诗作的写作背景出发,主要从爱情诗、写景诗、社会写实诗三方面来阐述《蕙的风》青春的审美特质,可以客观地反映出其在中国诗歌发展史的地位。
- 张银枝
- 关键词:汪静之青春
- 从灵的救赎看穆旦和丘特切夫的诗歌创作
- 2008年
- 穆旦晚年对俄国诗人丘特切夫甚为钟爱,编译《丘特切夫诗选》,并在"译后记"中对其生平、思想和创作特点作了颇为系统的介绍。两人的诗歌创作体现了他们执著的诗心。他们的抒写在回归童年(故乡)时都有来路已逝、去路已断之感,并在望乡、祈归的姿态写作中又都寻求灵的拯救。不过,穆旦在救赎中走向人民,有着更多的时代投影;而丘氏却倾向于构筑诗艺的"人工的天堂"。
- 张银枝
- 关键词:丘特切夫救赎
- 中国电影营销分析——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电影产业发展之路被引量:14
- 2010年
- 本文从电影营销角度分析,解读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之路。文章首先阐述中国电影产业营销发展过程与发展现状,论述中国电影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所带来的机遇。接着分析国内外电影营销模式与营销体系,展望中国电影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及其发展策略。
- 张银枝
- 关键词:中国电影营销
- 在黑夜与苦难中成长——论穆旦与丘特切夫的黑夜写作
- 2008年
- 穆旦是中国新诗史上的优秀歌者,他在晚年与被奉为俄国象征派祖师的丘特切夫之间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诗歌正是二者精神相遇的媒介。丘氏和穆旦都自觉抒写了黑夜、苦难、死亡等主题,并表现出满怀希望穿越心灵与社会的黑暗,寻求灵魂光亮的努力。二人最终都以抒写的方式经历了各自生命的成长,也都演绎了一份不乏光彩的诗歌人生。
- 张银枝
- 关键词:丘特切夫
- 黑夜与救赎——穆旦和丘特切夫诗歌之比较
- 本文对穆旦和丘特切夫诗歌进行了比较。文章指出,20世纪的中国诗人穆旦与19世纪的俄国诗人丘特切夫“相遇”在穆旦的晚年,穆旦此后的创作确受了丘特切夫的影响,然其实,无论是在诗歌遭遇上,还是在诗思方面,穆旦与丘特切夫都早已有...
- 张银枝
- 关键词:诗歌创作诗歌文化比较文学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