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守琴

作品数:32 被引量:284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篇农业科学
  • 8篇生物学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天文地球
  • 3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0篇苔藓
  • 9篇植物
  • 7篇苔藓植物
  • 6篇土壤
  • 5篇生态系统
  • 4篇畜牧
  • 4篇畜牧业
  • 4篇亚高山
  • 4篇气候
  • 4篇气候变化
  • 4篇牧业
  • 4篇冰川
  • 4篇冰川退缩
  • 3篇清洁生产
  • 3篇冷杉
  • 3篇可持续发展
  • 3篇峨眉冷杉
  • 2篇地带性
  • 2篇地球化
  • 2篇地球化学

机构

  • 24篇中国科学院
  • 9篇四川师范大学
  • 7篇中国科学院大...
  • 5篇西南农业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西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石棉县林业局

作者

  • 32篇孙守琴
  • 8篇罗辑
  • 6篇吴艳宏
  • 6篇王定勇
  • 4篇周俊
  • 4篇邴海健
  • 4篇商宏莉
  • 4篇陈玉成
  • 3篇田维莉
  • 3篇宋洪涛
  • 2篇孙宏洋
  • 2篇王根绪
  • 2篇程颂
  • 2篇张军
  • 2篇冉飞
  • 2篇朱万泽
  • 2篇何明
  • 2篇余东
  • 2篇刘巧
  • 2篇邱阳

传媒

  • 6篇山地学报
  • 2篇生态学杂志
  • 2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中国牧业通讯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中国环保产业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四川环境
  • 1篇黑龙江畜牧兽...
  • 1篇内蒙古农业科...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土壤学报
  • 1篇矿冶工程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农业气象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地球科学与环...
  • 1篇中国科学:地...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6
  • 5篇2004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b、Ni胁迫对大羽藓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被引量:40
2009年
研究了Pb、Ni单一及复合胁迫下大羽藓细胞活性氧自由基的累积与清除、光合系统和膜系统的受损情况及其抗氧化酶系统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较低胁迫浓度(Pb<0.1mmol.L-1,Ni<0.01mmol·L-1)下,大羽藓叶绿素含量具有应激效应,在较高胁迫浓度(Pb>0.1mmol·L-1,Ni>0.01mmol·L-1)下则具有抑制效应;随Pb-Ni复合胁迫浓度的增加,苔藓活性氧自由基和丙二醛的累积量逐渐增大;大羽藓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加,过氧化物酶在清除Pb、Ni胁迫产生的活性氧自由基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大羽藓丙二醛含量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对Pb、Ni胁迫具有浓度依赖性,可以将其作为监测该类重金属污染的生物标志物.
孙守琴何明曹同程颂宋洪涛
关键词:抗氧化酶系统
全球变化下的山地表生环境过程:认知与挑战——中国科学院贡嘎山高山生态系统观测试验站建站30周年回顾与展望被引量:5
2017年
立足山地表生环境长期定位观测,明确山地表生环境变化过程与机理、掌握山地生态系统响应变化环境的演化规律、探索应对全球变化的山区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维系着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从高山典型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变化环境下高山植被原生演替过程与模拟、高山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海洋性冰川动态与山地气候变化以及山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等方面,系统总结了贡嘎山高山生态观测试验站过去30年取得的重要科学进展,归纳了在山地表生环境过程理论与实践方面取得创新突破。围绕贡嘎山站在山地生态和环境变化观测试验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不足,以及面临的重要前沿科学领域的挑战和国家发展需求,提出了未来进一步发展的5个重要方向:构建和发展综合观测网络、深化高山生态系统垂直带谱分异与重建机制的研究、拓展高低纬度典型山地生态系统变化的比较研究、发展山地生态过程模型以及探索山区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
王根绪程根伟刘巧孙守琴冉飞
以苔藓过氧化氢酶作为标志物的大气重金属污染预警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保技术领域的以苔藓过氧化氢酶作为标志物的大气重金属污染预警方法,步骤为:先采集苔藓,然后进行苔藓过氧化氢酶提取,最后分析过氧化氢酶活并根据其活性大小判断环境大气重金属污染程度。本发明的优点是:通过分析苔藓...
孙守琴何明玉素甫江韩玮李进玲
文献传递
两种形态分析方法对冰川退缩时间序列土壤中磷的生物有效性评价被引量:6
2014年
土壤磷的生物有效性是陆地生态系统安全和初始生产力的重要影响因素.土壤中磷的生物有效性由其形态组成决定.常用的磷形态分类方法是Hedley提出的连续提取法,即通过不同化学强度的提取剂对土壤样品进行分步提取,各级提取剂提取出的磷被定义为不同形态的磷.近年来又推出了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法(XANES),利用在分子水平上给出目标元素周围的局部结构和化学信息的优势,能区分出与Fe,Al和Ca等金属结合的磷的形态.本文利用改进的Hedley连续提取法和XANES方法对贡嘎山海螺沟冰川退缩迹地上土壤中磷的形态进行了分析,在比较两种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获得了海螺沟冰川退缩120年序列上土壤磷的生物有效性的变化.结果表明:Hedley连续提取法对即时生物可利用磷能有准确的判识(Resin-P和NaCHO3-P),而XANES方法对金属结合态的磷有很好的判识.海螺沟冰川退缩时间序列土壤中钙铝结合态的磷主要为原生矿物磷,随成土作用增强而减少.即时生物可利用磷从30年后迅速增加,促使了植被形成和演替.
吴艳宏Jorg PRIETZEL周俊邴海健罗辑余东孙守琴梁建宏孙宏洋
关键词:土壤磷形态XANES
贡嘎山海螺沟冰川退缩区土壤序列矿物组成变化被引量:12
2015年
阐明土壤中矿物随时间变化的机制是理解矿物风化和土壤发育的基础。利用X射线衍射法对贡嘎山海螺沟冰川退缩区土壤矿物组成随成土作用时间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冰川退缩区成土母质的矿物组成同质性较高,以硅酸盐矿物为主(约90%),包括:斜长石(28.5%)、石英(24.5%)、黑云母、钾长石、普通辉石、角闪石、绿泥石、蛭石;并有少量碳酸盐矿物,如方解石(<8%)、白云石(<2.3%);以及磷酸盐矿物磷灰石(<2.1%)。退缩区土壤的矿物组成总体呈新发育土壤特征,随着成土年龄的增加,方解石逐渐被风化成为草酸钙石,角闪石、黑云母、磷灰石和绿泥石含量逐渐降低,长英质矿物的相对含量有所增加。成土作用中矿物组成的变化受植被原生演替和土壤p H的影响,快速发育的植被导致土壤p H迅速降低,风化程度增强。
杨子江邴海健周俊吴艳宏孙宏洋罗辑孙守琴王吉鹏
关键词:土壤矿物X射线衍射分析
贡嘎山海螺沟典型植被带总磷分布特征被引量:8
2012年
由于独特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方式,磷已成为影响山地生态系统发育和安全的重要元素。为了了解贡嘎山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对贡嘎山海螺沟坡地典型植被带土壤、植物根际土壤、植物不同部位总磷在生长季(9月)和非生长季或生长季初期(5月)的分布特征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土壤总磷的分布在垂直梯度上的差异以及同一土壤剖面不同土壤层总磷的差异均较明显,同时还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差异,这些差异的形成与土壤发育程度、温度变化及植物生长有关;不同根际土壤在非生长季或生长季初期总磷的差异非常大,而在生长季较为接近,进一步说明植物对山地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存在较大影响;杜鹃、冬瓜杨、柳的叶较幼枝更富集磷,而峨眉冷杉、麦吊杉、竹的幼枝较叶所含磷略高。
吴艳宏周俊邴海健余东孙守琴罗辑
关键词:根际植被带垂直地带性生物地球化学
川西亚高山生态系统三种典型植物凋落物分解动态特征被引量:16
2017年
植物凋落物是高山生态系统重要的养分存储库,凋落物的分解在高山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凋落物分解袋法,分析了贡嘎山亚高山暗针叶林和高山灌丛中赤茎藓(Pleurozium schreberi)、峨眉冷杉(Abies fabri)和杜鹃(Rhododendron williamsianum)三种植物凋落物的分解速率和养分释放动态及差异。结果表明:1)经三年分解后,无论是暗针叶林还是高山灌丛,杜鹃凋落物分解率均最高;峨眉冷杉凋落物分解率在暗针叶林略高于赤茎藓凋落物,但在高山灌丛和赤茎藓无显著差异;2)三种植物凋落物的分解动态均能用Olson经典指数模型拟合;3)分解三年后,三种凋落物碳(C)含量下降了5.66%~14.58%;氮(N)含量增加了6.46%~42.10%;峨眉冷杉和杜鹃凋落物磷(P)含量增高,赤茎藓凋落物中P含量降低。
刘涛孙守琴邱阳
关键词:凋落物分解峨眉冷杉
峨眉冷杉幼苗对P的吸收利用特征及潜在机制被引量:1
2016年
采样盆栽试验的方式,从不同形态磷作用下峨眉冷杉(Abies fabiri)幼苗生物量的响应,根区土壤速效磷含量变化特征及其与土壤p H和根系分泌有机酸间的关系的角度探讨了峨眉冷杉幼苗对P的吸收利用特征及潜在机制。结果表明,磷的添加促进了峨眉冷杉幼苗生物量的累积,但累积量随磷形态而不同(F=27.1,P<0.001)。添加Ca-P时生物量最低,其次是Al-P、Fe-P、Py-P和K-P。磷形态(F=30.5,P<0.001)对峨眉冷杉幼苗对磷的需求效率具有显著影响。峨眉冷杉幼苗的磷需求效率在K-P处理下最高,在Ca-P和Fe-P处理下最低,磷利用效率则相反。峨眉冷杉幼苗根际土壤速效磷含量高于非根际土壤,且根际-非根际土壤有效磷含量差值随着磷添加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根区-非根区速效磷含量差值与p H具有显著相关关系,说明根区p H下降是导致峨眉冷杉幼苗根区土壤速效磷含量增加的直接原因之一。根区-非根区草酸含量差值与根区-非根区p H差值具有相关关系,说明根系分泌的有机酸尤其是草酸是导致根区p H下降的直接原因,因而是峨眉冷杉幼苗利用土壤难溶性磷的主要机制。
邱阳吴艳宏孙守琴商宏莉
关键词:峨眉冷杉根际有机酸磷素
苔藓植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进展
由于具有特殊的形态和生理特征,苔藓植物对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的反应十分敏感。本文从生态、生理和生长特征等方面综述了苔藓植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特征,以期促进苔藓植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
孙守琴田维莉
关键词:苔藓植物气候变化生理特征
畜牧业清洁生产工程技术体系被引量:2
2004年
孙守琴王定勇陈玉成
关键词:畜牧业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