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洁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锈病
  • 2篇条锈病
  • 2篇偃麦草
  • 2篇抗条锈
  • 1篇新种质
  • 1篇中间偃麦草
  • 1篇普通小麦
  • 1篇种质
  • 1篇小麦
  • 1篇小偃麦
  • 1篇抗条锈病
  • 1篇抗条锈基因
  • 1篇抗条锈性
  • 1篇基因
  • 1篇基因定位
  • 1篇SSR
  • 1篇SSR定位

机构

  • 2篇山西大学
  • 2篇山西省农业科...

作者

  • 2篇詹海仙
  • 2篇李欣
  • 2篇张晓军
  • 2篇畅志坚
  • 2篇刘洁
  • 1篇郭慧娟

传媒

  • 1篇山西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

  • 2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小偃麦新种质CH7102抗条锈病特性的遗传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对衍生于普通小麦与八倍体小偃麦‘小偃7430’杂种后代的抗条锈病新种质CH7102进行抗性鉴定和遗传分析,明确其抗性来源及其遗传方式。采用条锈菌流行小种CYR31、CYR32对CH7102及其亲本进行苗期抗性评价;对CH7102分别与感病品种和已知抗性基因载体品系的杂交后代接种CYR32进行成株期抗条锈性遗传分析和等位性测验。CH7102具有与其抗病亲本‘小偃7430’和彭提卡偃麦草相似的侵染型,而所有的小麦亲本均感病,表明CH7102的抗性来自彭提卡偃麦草;CH7102与感病品种‘台长29’和‘绵阳11’杂交、回交,其F2、BC1、F2:3代的抗、感分离比分别符合3:1、1:1和1:2:1的单显性基因分离模式。而CH7102与已知抗性基因载体品系杂交F2代的抗感分离比为15:1。CH7102对条锈病的抗性来自彭提卡偃麦草,其抗性受1对显性核基因控制,而且与已知的抗CYR31、CYR32的抗性基因Yr5、Yr10、Yr15、Yr24/Yr26、Yr41不存在等位关系,属新的抗条锈病基因。
刘洁畅志坚李欣张晓军詹海仙郭慧娟
关键词:普通小麦抗条锈性
源于中间偃麦草的抗条锈基因YrCH223的遗传分析及SSR定位被引量:1
2013年
CH223是一个衍生于中间偃麦草的多抗性小偃麦种质系,通过感病的小麦品种与八倍体小偃麦TAI7047杂交、回交选育而成。抗性鉴定表明,CH223对我国当前小麦条锈病的流行小种CYR32,CYR33均有良好抗性。利用CH223与感病品种(系)的F2,F2∶3和BC1抗性分离群体进行抗性遗传分析,发现其条锈病抗性来自中间偃麦草,且由1对显性基因控制,暂时命名为YrCH223。用CYR32对来自台长29×CH223的221个F2植株进行接种鉴定,并构建抗、感DNA池。共筛选738对SSR引物,发现5对共显性SSR标记与抗病基因连锁,位置顺序为:Xgwm540-Xbarc1096-YrCH223-Xwmc47-Xwmc310-Xgpw7272,遗传距离分别为21.9,8.0,7.2,12.5,11.3 cM。进一步利用中国春缺体-四体和双端体材料扩增鉴定,将YrCH223定位于小麦4B染色体的长臂上(4BL)。经F2∶3群体验证,5个标记与YrCH223连锁。迄今为止,在4BL上未发现有公开报道的抗小麦条锈病基因。因此,基于抗病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位置与来源,推断YrCH223是一个新的抗条锈病基因。
刘洁畅志坚李欣张晓军詹海仙
关键词:中间偃麦草条锈病SSR基因定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