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静
- 作品数:54 被引量:317H指数:13
- 供职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基于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的白及与黄花白及辨识研究被引量:5
- 2023年
- 目的通过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白及Bletilla striata与黄花白及Bletilla ochracea进行辨识研究。方法采用Shim-pack GIST C_(18)-AQ(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0.1%磷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80nm;体积流量1.0 m L/min;柱温30℃;进样量10μL。采用Chem Pattern TM软件对白及、黄花白及的指纹图谱数据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相似度评价;采用SIMCA14.1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对二者进行定性辨识研究。结果在相似度分析中,45批白及的相似度为0.74~0.97,相似度较好,29批黄花白及的相似度为0.44~0.83,部分黄花白及与白及较为相似;聚类分析与PCA分析结果较为一致,部分样品可分为2类;PLS-DA分析分类效果显著,模型参数Q^(2)为0.80,R^(2)Y为0.85,完全能将两者区分开。通过PLS-DA分析结合VIP值筛选出了影响白及与黄花白及质量差异的8个共有峰,对这8个共有峰进行分析,二者之间除15号峰(militarine)峰面积没有显著性差异外(P>0.05),其余7个共有峰峰面积白及均显著小于黄花白及(P<0.01)。结论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能够实现白及与黄花白及的鉴别,可为白及饮片的质量辨识提供参考。
- 范雪花王艳丽侯富国李涵李海洋姚静施钧瀚施钧瀚刘瑞新
- 关键词:白及指纹图谱化学计量学天麻素
- 基于HPLC指纹图谱评价的当归补血汤传统汤剂与配方颗粒汤剂的成分差异分析被引量:30
- 2019年
- 目的以当归补血汤为研究对象,比较其传统汤剂、自制配方颗粒汤剂与市售配方颗粒剂化学成分种类和含量的差异,为中药配方颗粒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HPLC建立指纹图谱,从化学成分的种类、指标性成分含量、共有峰峰面积总和、指纹图谱的相似度4个方面进行评价。结果色谱峰数目由传统汤剂的15个共有色谱峰到配方颗粒的13个(A厂)、12个(自制)、11个(B厂)、9个(C厂)。指标成分的含量上,配方颗粒中阿魏酸含量与传统汤剂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阿魏酸含量:传统汤剂>A厂配方颗粒汤剂>自制配方颗粒汤剂>B厂配方颗粒汤剂>C厂配方颗粒汤剂;毛蕊异黄酮苷含量:自制配方颗粒汤剂>传统汤剂>A厂配方颗粒汤剂>B厂配方颗粒汤剂>C厂配方颗粒汤剂。配方颗粒汤剂中共有峰峰面积的总和均低于传统汤剂,若传统汤剂为1,其他(自制和A、B、C 3厂家)分别相当于0.95、0.66、0.40、0.47。自制配方颗粒汤剂以及A、B厂配方颗粒与传统汤剂相比相似度较高(0.97、0.96、0.98),C厂家稍低(0.85)。通过对当归补血汤主要色谱峰进行归属发现,其色谱峰基本均来自各单味药材,在本实验条件下,未见明显的新化学成分的产生,配方颗粒汤剂较传统汤剂有成分的消失。结论当归补血汤传统汤剂与配方颗粒汤剂相比,传统汤剂无论在指标成分的含量还是特征图谱中色谱峰的数量上均高于配方颗粒汤剂,两者存在一定的差异。这表明配方颗粒标识的临床当量与汤剂实际不符,应对中药配方颗粒的临床推荐当量进行校正,促进临床合理应用;同时也为国家中药配方颗粒质量的统一化管理提供科学的研究思路。
- 姚静施钧瀚施钧瀚王青晓王艳丽王青晓王艳丽张璐李学林刘瑞新
- 关键词:当归补血汤传统汤剂配方颗粒汤剂阿魏酸毛蕊异黄酮苷当归
- 《中药饮片临床应用规范》对中药饮片处方审核的指导作用分析被引量:5
- 2023年
- 中药饮片处方审核是中药饮片调剂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中药饮片合理应用的重要手段。《医疗机构处方审核规范》明确了处方审核的重要性,规范了中西药处方审核的基本依据,但相较于西药的药品说明书、临床指导原则等多样化的审核依据,中药饮片处方审核依据仅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学相关著作和部分法规等,无法满足临床需求。2021年6月30日,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了团体标准《中药饮片临床应用规范》,为中药饮片处方审核增加了新的参考依据。该文梳理《中药饮片临床应用规范》中有关中药饮片处方审核内容,总结该规范对中药饮片处方审核的指导作用,以期为进一步开展中药饮片处方审核工作提供参考。
- 麻利杰张博侯富国王小鹏姚静姚静杨国营刘瑞新杨国营
- 关键词:中药饮片处方审核
- 中药汤剂掩味技术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被引量:4
- 2023年
- 中药汤剂的口感问题一直是制约中医药发展的瓶颈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进而影响药物的临床疗效、削弱中医药的治疗优势。因此,在保持中药汤剂原有疗效的前提下,利用现代化的制剂生产技术,通过安全、简便的方法,对中药汤剂进行掩味,改善汤剂不良口感,将是十分必要的,这对于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推动中医药现代化进程等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外研究人员在相关食品、化学制药、中药固体制剂等掩味方面,已经做出了不少出色而且有成效的探索与研究,但仍存在掩味技术方法受限、口感评价不完善、产业化生产困难一系列问题,特别是相对于中药汤剂这一块儿,研究少之又少。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根据中药汤剂的作用特点,结合掩味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利用复合掩味技术对中药汤剂进行系统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中药汤剂掩味问题研究的应对策略,为中药汤剂的掩味研究提供参考。
- 姚静施钧瀚施钧瀚张璐王艳丽张璐麻利杰王艳丽刘瑞新
- 关键词:中药汤剂掩味
- 电子鼻技术应用于川贝母真伪及规格辨识的可行性分析被引量:22
- 2021年
- 目的:基于电子鼻技术,建立一种快速而准确的川贝母真伪及规格辨识新方法,并探讨该技术用于中药饮片鉴定的可行性。方法:以川贝母为研究对象,收集80批待测样品,以电子鼻嗅觉感官数据为自变量X,以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所载方法结果为主,并参考传统经验辨识结果作为标杆辨识信息Y,利用判别分析(DA),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PCA-DA),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4种化学计量学方法分别建立川贝母饮片真伪及商品规格辨识模型Y=F(X);以辨识准确率、耗时为指标,对结果进行探讨。结果:经留一法交互验证,在真伪辨识中,上述4种模型正确率分别为93.75%,91.25%,95.00%和95.00%,以PCA-DA与PLS-DA辨识模型为最优;在规格辨识中,4种模型辨识正确率分别为86.67%,88.00%,89.33%和68.00%,以PCA-DA辨识模型为最优。电子鼻辨识真伪及规格模型的准确率均较高,耗时相对较短。结论:电子鼻技术可准确、快速地对川贝母进行鉴别,在时效性和正判率方面均具有显著优势。
- 冯文豪田亮玉施钧瀚桂新景张慧杰张璞李媛媛张璐王艳丽姚静李学林刘瑞新
- 关键词:电子鼻川贝母化学计量学平贝母
- 基于Grubbs规则和MATLAB语言快速剔除异常值方法的建立及其在药物苦度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建立基于Grubbs规则和MATLAB语言的异常值剔除方法,并评价其在药物苦度评价中的的应用效果。方法:以Grubbs规则为参考,建立基于MATLAB语言的异常值自动循环剔除方法。选择20名志愿者分别进行单组口尝试验(通草)和多组口尝试验(通草、明党参、茯苓等10种药材);选择7个传感器进行电子舌测试(川木通)。以上述试验所得的苦度评价数据(口尝试验为苦度值,电子舌测试为传感器响应值)为数据源,选择5名研究者,采用基于Grubbs规则的查表逐一剔除法(方法一)、基于Grubbs规则的Excel软件剔除法(方法二)、基于Grubbs规则和MATLAB语言的异常值自动循环剔除法(方法三)进行异常值的判定及剔除;以异常值剔除时间和错误概率为指标,评价上述3种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单组口尝试验苦度评价数据中有2个异常值,3种方法的剔除时间分别为(745.400 0±25.904 4)、(288.333 3±31.253 1)、(0.000 3±0.000 0)s,错误概率分别为20.0%、0、0;多组口尝试验苦度评价数据中有6个异常值,3种方法的剔除时间分别为(3 693.107 7±75.023 3)、(1 494.761 4±53.826 9)、(0.005 2±0.000 0)s,错误概率分别为10.0%、4.0%、0;电子舌测试苦度评价数据中有3个异常值,3种方法的剔除时间分别为(2 992.673 3±84.117 6)、(1 276.367 1±55.024 5)、(0.002 3±0.000 0)s,错误概率分别为5.7%、2.9%、0。3种方法的剔除结果一致;方法二的剔除时间显著短于方法一(P<0.01),方法三的剔除时间显著短于方法一和方法二(P<0.01);3种方法错误概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基于Grubbs规则和MATLAB语言的异常值自动循环剔除法可显著缩短苦度评价数据异常值的剔除时间,提高数据处理效率,可用于药物苦度评价。
- 刘瑞新王艳丽张耀桂新景王君明王君明王青晓姚静施钧瀚张璐
- 关键词:MATLAB语言异常值药材
- 中药临方炮制在医院药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被引量:8
- 2022年
- 文章对中药饮片临方炮制进行精准定义,并结合中医医院开展临方炮制的现状,分析了临方炮制工作开展的必要性和临床意义,探讨临方炮制在医院药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就如何提升中药临方炮制在医院药学中的地位和发展的重要路径提出思考和建议。
- 姚静施钧瀚施钧瀚张璐陈天朝张璐刘瑞新
- 关键词:中药临方炮制医院药学
- 《中药配方颗粒包装规范》解读被引量:1
- 2023年
- 2021年6月,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了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医院药学分会、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牵头起草的《中药配方颗粒包装规范》团体标准(标准编号:T/CACM 1363-2021),为配方颗粒包装选择及其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了参考和指导。该文对该团体标准制订背景和意义、制订过程、主要技术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以期帮助配方颗粒生产企业认识到配方颗粒包装实行规范化的迫切性,通过规范配方颗粒的包装提高其管理效率和临床使用率,推动中医药现代化事业发展,并为智能自动化调配设备的应用奠定基础。
- 桂新景李海洋范雪花李涵侯富国杨允爱姚静李学林李学林
- 关键词:中药配方颗粒
- 温胆汤传统汤剂、配方颗粒汤剂中化学成分比较
- 2025年
- 目的比较经典名方温胆汤传统汤剂、配方颗粒汤剂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建立HPLC指纹图谱,测定腺苷、辛弗林、甘草苷、柚皮苷、橙皮苷、6-姜酚、环磷酸腺苷的含量,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多维标度分析考察成分差异,校正配方颗粒当量。结果10批传统汤剂HPLC指纹图谱的相似度高于9批配方颗粒汤剂HPLC指纹图谱的(P<0.01)。传统汤剂中腺苷、辛弗林、甘草苷、橙皮苷、环磷酸腺苷含量高于配方颗粒汤剂中(P<0.05);6-姜酚含量低于厂家A、C所产后者中(P<0.05),高于厂家B所产后者中(P<0.01)。各批传统汤剂、配方颗粒汤剂可明显区分开,腺苷、辛弗林、橙皮苷对主成分分析分类的影响较大,厂家C所产配方颗粒汤剂质量与传统汤剂更接近。当量校正后,厂家A、C所产配方颗粒汤剂中各成分含量与传统汤剂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厂家温胆汤配方颗粒质量存在差异,故应优化该制剂制备、提取工艺以提高质量,并根据实际需求校正当量比以保证其临床应用的科学合理。
- 薛潭许曼文范雪花董峰宇苗妍孙嘉宁施钧瀚张璐姚静刘瑞新
- 关键词:温胆汤传统汤剂化学成分HPLC指纹图谱主成分分析
- 管窥中医药传承与创新中临方炮制的发展被引量:3
- 2023年
- 中医药学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其传承创新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事关健康中国建设,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药临方炮制作为中药炮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是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的重要一环。根据临方炮制的发展现状,分析其传承受限、创新不足的原因,提出可行的思路、方式及方法,不断推动中药临方炮制发展,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医药,彰显民族文化魅力。
- 张璐马彦江马彦江姚静鲁静陈天朝
- 关键词:中药临方炮制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