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灵

作品数:1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纤维化
  • 1篇弥散
  • 1篇弥散加权
  • 1篇弥散加权成像
  • 1篇扩散
  • 1篇加权成像
  • 1篇肝纤维化
  • 1篇肝脏
  • 1篇表观
  • 1篇表观扩散系数
  • 1篇病理
  • 1篇病理分期
  • 1篇成像
  • 1篇磁共振
  • 1篇磁共振弥散
  • 1篇磁共振弥散加...
  • 1篇磁共振弥散加...

机构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1篇林昭旺
  • 1篇雷晓娟
  • 1篇杨灵
  • 1篇方敏

传媒

  • 1篇医疗装备

年份

  • 1篇2017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3.0T磁共振肝脏表观扩散系数与肝纤维化病理分期对比观察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分析肝脏表观扩散系数(ADC)变化对评价肝纤维化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50例经肝穿病理证实的慢性肝病患者和10名健康志愿者,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肝纤维化病理S分期及肝脏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并测量多组b值(200 s/mm^2,400 s/mm^2,600 s/mm^2,800 s/mm^2)的肝脏ADC值,对不同病理S分期间ADC值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肝脏ADC值与病理S分期相关性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 60例研究对象按病理S分期分为S0,S1,S2,S3,S4期。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提示,b=200 s/mm^2时,S分期间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400,600,800 s/mm^2时,S分期间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纤维化程度加重,ADC值依次递减。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提示,肝脏ADC值与病理S分期呈负相关,且当b=800 s/mm^2时,两者相关性最好。结论 3.0T磁共振DWI技术测定肝脏ADC值是评估肝纤维化程度的有效方法,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林昭旺杨灵雷晓娟方敏
关键词:肝纤维化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