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玢

作品数:14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干细胞
  • 3篇血管
  • 2篇低氧
  • 2篇血管化
  • 2篇预扩张
  • 2篇整形外科
  • 2篇脂肪来源干细...
  • 2篇软组织
  • 2篇外科
  • 2篇畸形
  • 2篇间质干细胞
  • 2篇唇裂
  • 1篇新生血管
  • 1篇新生血管化
  • 1篇血管生成
  • 1篇炎症
  • 1篇药物
  • 1篇一针法
  • 1篇医药
  • 1篇医药技术

机构

  • 13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3篇李玢
  • 6篇鲁峰
  • 3篇廖云君
  • 3篇高建华
  • 2篇罗勇
  • 2篇董自清
  • 1篇昝涛
  • 1篇程辰
  • 1篇陈其庆
  • 1篇姜平
  • 1篇黎小间
  • 1篇胡志奇
  • 1篇李华

传媒

  • 3篇中国美容整形...
  • 2篇中华医学美学...
  • 1篇黑龙江教育(...
  • 1篇中华整形外科...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组织工程与重...
  • 1篇中华烧伤与创...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7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脂肪来源干细胞疗法在整形外科的应用及前景展望
2021年
脂肪来源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因其含量丰富、易于获取、应用广泛等优点,已成为干细胞治疗和再生医学领域的热点种子细胞。ADSCs可通过多向分化、旁分泌、分泌外泌体等途径,在细胞辅助脂肪移植、改善皮肤老化、促进创面愈合、抑制瘢痕增生以及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发挥作用。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操作与评价标准、不可控的增生和致癌风险等,ADSCs在应用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现就ADSCs疗法在整形外科领域的应用进行回顾与总结,并探讨其未来发展的方向。
李玢鲁峰周澄
关键词:脂肪来源干细胞干细胞治疗
培养板刚度对脂肪来源干细胞功能影响的研究
2021年
目的探究力学微环境对脂肪来源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生物学功能的影响,为干细胞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新思路。方法自2021年3—7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整形外科于体外在不同刚度培养板中培养ADSCs,进行细胞划痕实验,诱导成脂,检测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情况,对比不同刚度下ADSCs的迁移能力和成脂分化功能。结果培养板刚度越高,ADSCs的迁移能力越强;培养板刚度为4 kPa时,ADSCs成脂分化能力比2 kPa和6 kPa更强。结论ADSCs的迁移能力与刚度成正相关,刚度在4 kPa时能够有效促进ADSCs的成脂分化。
李烨鲁峰李玢
关键词:脂肪来源干细胞刚度迁移成脂分化
一种基于预扩张自体脂肪瓣原理的乳房重建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预扩张自体脂肪瓣原理的乳房重建方法,该方法涉及乳房重建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4个环节,第一步是通过自体脂肪移植建立前胸皮下的自体脂肪瓣;第二步是利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技术对自体脂肪瓣施加压力,同时扩张皮肤软...
廖云君姚尧李玢唐昊菁朱慧东何宇菲薛芷忻
横切纵缝一针法修复唇裂二期鼻畸形的效果
2025年
目的:分析横切纵缝一针法修复唇裂二期鼻畸形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10年10月至2022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整形美容外科因单侧唇裂术后继发鼻畸形接受横切纵缝一针法进行修复的患者127例,其中男58例,女69例,中位年龄26(18~42)岁。术中切除上唇瘢痕和鼻中隔软骨后,广泛分离患侧鼻基底区。用丝线将鼻翼外侧沟及鼻中隔软骨尾缘行“一针法”缝合,随后将收紧的患侧鼻孔行M-T瓣法鼻孔开大术。术后1、3、6、12、18个月门诊复查,由2名医师和患者共同对术后效果进行主观评估,包括非常满意、满意、一般、差,并以末次评估结果纳入统计分析。结果:患者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未出现感染、血肿、切口裂开等并发症。术后随访3个月以上病例共116例,非常满意占35.3%(41/116),满意占38.8%(45/116),一般占24.2%(28/116),差占1.7%(2/116);其中2例效果不佳的患者接受再次横切纵缝一针法调整,均达到满意效果。结论:横切纵缝一针法修复唇裂二期鼻畸形效果稳定,患者满意度高。
李玢姜平罗勇高建华
关键词:唇裂鼻畸形
PBL联合CP教学模式在整形外科教学查房中的应用探索被引量:1
2023年
文章研究目的是探讨以问题为导向(Problom Based Learning,PBL)联合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CP)的教学方法在整形外科教学查房中的应用效果。主要以2019年7月至2021年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整形美容外科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96名硕士规培生为研究对象。试验组采用PBL联合CP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查房模式。4周后对两组硕士规培生进行理论与临床技能(含病例考核、病例答辩、临床技能操作)考核,学生及教师分别对激发学习兴趣、全面掌握知识、加强分析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团队合作、有助医患沟通6方面进行评价,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组硕士规培生的理论与临床技能操作成绩均显著提高,学生及教师都更加认可试验组教学方式。结论表明,PBL联合CP教学模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临床技能,规范病例管理及操作,提高了教学查房的效果。
李玢廖云君
关键词:教学查房PBLCP整形外科
脂肪干细胞促进创面修复的机制与应用进展
2022年
创面修复异常所导致的慢性难愈性创面及瘢痕严重损害了患者身体健康, 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 且目前缺乏简单有效、经济的治疗手段。脂肪干细胞(ASC)作为一种拥有多向分化潜能的间充质干细胞, 已经被多项体内、体外研究证实可以通过促上皮化、促血管生成、免疫调节和抗氧化等机制促进创面愈合。ASC及其衍生物已被用于治疗由烧伤、糖尿病和放射性损伤等导致的难愈性创面并取得良好效果, 且其成为创面修复新材料的潜力也得到了证实。该文就ASC促进创面修复的机制和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并对其研究方向与前景进行展望。
孙天艺鲁峰高建华周澄董自清李玢
关键词:间质干细胞新生血管化生理性脂肪干细胞慢性创面创面修复
低氧模拟剂预处理提高预构皮瓣成活率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索应用低氧模拟剂预处理以促进预构皮瓣的再血管化,提高皮瓣成活率及应用的安全性。方法利用Wistar大鼠制作腹部预构皮瓣模型。一期先将股血管束转位至腹壁皮下形成腹壁预构皮瓣,经4周的再血管化;二期时掀起以股血管束为蒂的岛状腹部皮瓣。实验分4组:对照组、去铁胺腹腔注射组、去铁胺皮下注射组及手术延迟组。对比评价每组二期术后预构皮瓣的成活率及微血管密度,同时在体外实验中观察低氧模拟剂去铁胺(DFO)及二甲氧乙二酰甘氨酸(DMOG)对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影响。结果不论皮下局部用药还是腹腔全身用药,去铁胺治疗组的皮瓣存活率及微血管密度皆高于对照组(P<0.001),与延迟组的治疗效果相当。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培养液中加入DFO及DMOG后,血管化相关因子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结论在预构皮瓣一期手术时使用低氧模拟剂去铁胺,能显著提高预构皮瓣的血管化并增强皮瓣活力。
李玢程辰李华昝涛
关键词:预构皮瓣去铁胺再血管化
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与应用
2024年
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ADSC)因其存量丰富、易于获取、免疫原性低等特点,已经成为近年来再生医学和干细胞领域的研究热点。ADSC不仅能与T细胞、巨噬细胞和B细胞等免疫细胞作用而直接参与调节免疫系统,还能通过分泌可溶性细胞因子,如白介素、生长因子和细胞外囊泡等进行间接调节。ADSC的免疫调节作用已经在多项体内、外实验中得到证实,也已被尝试应用于临床治疗多种免疫相关性疾病并取得良好效果,如硬皮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特应性皮炎等。该文就ADSC免疫调节作用的直接机制、间接机制以及临床应用进行总结,并对其研究方向与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孙天艺鲁峰周澄董自清李玢
关键词:间质干细胞免疫调节免疫细胞
抗血管生成药物在提高软组织移植物保留率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抗血管生成药物在提高软组织移植物保留率中的应用,通过采用不同种类的抗血管生成药物抑制软组织移植物早期的血管化,减弱了机体对软组织移植物的免疫反应,从而减少了炎症和免疫细胞,提高了软组织移植物的保留率。
李玢
Nagata镜像对称定位法在扩张法全耳再造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索Nagata镜像对称定位法在扩张法全耳再造术中的适用性。方法采用NagaIa镜像对称法确定再造耳参考位置,并依此设计扩张器(70 ml肾形)置入位置。二期手术取肋软骨雕刻耳支架,并于术中用Nagala耳膜指导软骨支架植入位置及轴线方向。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3个月,再造耳位置、轴向、三维细节均满意。结论 Nagata镜像对称定位法可对扩张器放置位置进行精准定位,从而实现对乳突区皮肤的精确有效扩张。
陈其庆李玢黎小间
关键词:耳再造小耳畸形预扩张肋软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