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鑫

作品数:11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11篇农业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6篇辣椒
  • 5篇炭疽
  • 3篇炭疽病
  • 3篇炭疽病菌
  • 3篇炭疽菌
  • 3篇辣椒炭疽病
  • 3篇辣椒炭疽病菌
  • 3篇病菌
  • 2篇遗传转化体系
  • 2篇真菌
  • 2篇转化体
  • 2篇胶孢炭疽菌
  • 2篇番茄
  • 2篇病害
  • 1篇蛋白
  • 1篇稻瘟
  • 1篇稻瘟病
  • 1篇稻瘟病菌
  • 1篇新种质
  • 1篇芽管

机构

  • 11篇湖南省农业科...
  • 5篇湖南大学
  • 3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怀化市林业科...

作者

  • 11篇张鑫
  • 8篇谭新球
  • 6篇陈岳
  • 4篇刘勇
  • 3篇张德咏
  • 2篇欧阳娴
  • 2篇白占兵
  • 2篇戴建平
  • 2篇王运生
  • 2篇张战泓
  • 2篇张卓
  • 1篇符伟
  • 1篇唐涛
  • 1篇李大伟
  • 1篇郑立敏
  • 1篇王培

传媒

  • 1篇植物保护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长江蔬菜
  • 1篇湖南农业科学
  • 1篇植物病理学报
  • 1篇农药
  • 1篇南方农业学报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优化的辣椒尖孢炭疽菌遗传转化体系
2023年
由辣椒尖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acutatum)侵染引起的炭疽病是辣椒生产中最具有破坏性的真菌病害,严重影响辣椒的品质和产量。本研究以辣椒尖孢炭疽病菌HHDL02为对象,采用1 mol·L^(-1)NH_(4)Cl 2%的酶裂解液裂解分生孢子萌发2 h的芽管,裂解2~3 h可以高效制备原生质体,结合PEG介导转化法成功将GFP基因导入,其转化菌株菌落形态、菌丝生长速率、分生孢子形态、孢子萌发、附着胞形成、产孢量和致病性与野生型菌株无明显差异,且后代荧光信号遗传稳定。PEG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适合辣椒尖孢炭疽菌遗传操作,有助于其致病机理的研究。
盛家伟满益龙欧阳超刘思珍郭盛孙乾隆陈岳张鑫谭新球谭新球
关键词:绿色荧光蛋白芽管
辣椒胶孢炭疽菌CFEM效应因子鉴定及转录组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辣椒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常见真菌细胞外膜蛋白(common in several fungal extracellular membrane proteins,CFEM)的组成和结构。[方法]以辣椒胶孢炭疽菌CSLL^(-1)1的基因组为研究对象,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其CFEM效应因子的信号肽、跨膜结构域和亚细胞定位信号等结构特征;利用转录组学途径分析其在病菌与寄主互作过程中的表达特征,并对部分CFEM效应因子进行亚细胞定位分析。[结果]CSLL^(-1)1共编码30个CFEM效应因子,其中26个具有信号肽并可分泌至胞外;17个含有数目不等的跨膜结构域。CFEM效应因子Cghn02929、Cghn09727、Cghn12645和Cghn14146在侵染辣椒果实各阶段均具有较高表达水平,推测其可能参与病菌整个侵染过程。Cghn14146、Cghn09727和Cghn13279定位于细胞膜和细胞质,而Cghn02929、Cghn13471定位于细胞核、细胞膜和细胞质。[结论]明确了辣椒胶孢炭疽菌CFEM效应因子的组成和结构特征,探明了CFEM效应因子间的表达水平和亚细胞定位差异。
刘思珍欧阳超满益龙盛家伟陈岳张鑫郑立敏李智强李大伟张德咏刘勇王运生谭新球
关键词:辣椒胶孢炭疽菌生物信息学分析亚细胞定位
辣椒胶孢炭疽菌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被引量:7
2019年
由辣椒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导致的辣椒炭疽病是辣椒生产上最为严重的真菌病害之一。本文以辣椒胶孢炭疽菌CSLL11为供试菌株,采用PEG-CaCl 2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法,将含有潮霉素B抗性基因和eGFP表达基因的DNA片段成功转入辣椒胶孢炭疽菌的原生质体中,获得了稳定表达绿色荧光的转化子,从而成功建立了辣椒胶孢炭疽菌的遗传转化体系。试验结果表明,可有效筛选阳性转化子的潮霉素B浓度为500 mg/L;PCR及Southern blot结果显示,eGFP表达基因已单拷贝整合至辣椒胶孢炭疽菌转化子的基因组中;使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第一代及继代培养后的转化子,菌丝与分生孢子均表现出强烈的绿色荧光信号,说明GFP能在转化子中稳定遗传;将转化子与野生型菌株相比,菌落形态、生长速率及致病力水平无明显差异。本研究建立了辣椒胶孢炭疽菌遗传转化体系并获得了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转化子,对辣椒炭疽菌与寄主互作的研究及病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曾泉满益龙陈岳张鑫张卓李成刚杜娇张德咏张德咏谭新球
关键词:辣椒炭疽病菌GFP
野葛根际固氮微生物群落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研究野葛根际固氮微生物群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同时结合地理气候因子、土壤理化性质探讨影响野葛根际固氮微生物群落的空间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方法】在野葛广泛分布的广西、江西和湖南采集17份野葛根际土壤,测定土壤常规理化性质,进行基于MiSeq测序平台的nifH基因高通量测序,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探索固氮微生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不同采样区域固氮微生物α多样性无显著差异;同一采样区内各样点的固氮微生物群落结构与组成较相似,而不同采样区之间固氮微生物群落结构与组成差异较大,这表明固氮微生物群落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分布特征。野葛根际土壤中固氮微生物主要归属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60%),在目水平上,已注释出的固氮微生物主要归属于根瘤菌目(Rhizobiales)和伯克氏菌目(Burkholderiales)。根瘤菌目相对丰度在江西采样区最高,伯克氏菌目相对丰度在湖南采样区最高。pH、交换性钙、全钾、海拔和年平均气温对土壤固氮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较大。优势种群伯克氏菌目与pH、交换性钙和全钾正相关,与C/N负相关;优势种群根瘤菌目与pH、交换性钙、海拔和年均温负相关,与全钾和砂粒含量正相关。【结论】不同地理区域野葛根际土壤中固氮微生物α多样性无显著差异,但固氮微生物群落结构与组成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分布特征。其群落组成受地理环境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共同影响,且固氮微生物不同种群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存在差异。
刘璐蒋慧丹张鑫彭迪
关键词:固氮微生物NIFH基因高通量测序野葛
番茄的组培方法及应用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番茄的组培方法及应用,该方法包括将番茄外植体侵染处理后进行培养;所述侵染处理包括将番茄外植体添加至侵染菌液漫泡;所述侵染菌液的OD<Sub>600</Sub>为0.05~0.2。本申请系统地研究了不同外植...
张鑫张战泓白占兵欧阳娴戴建平周波
一种白蜡树真菌病害的分离与鉴定
2023年
为鉴定湖南省怀化市芷江县白蜡树叶真菌病害,对采集的病叶进行菌种分离,得到菌丝浓密,菌丝表面光滑,背面前期呈黄色后期呈黑色的单一菌落。对分离株DNA ITS片段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长度为585 bp,将ITS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进行Blast比对,序列与Alternaria alternata的query cover为100%,per.ident为100%,经对比最终确定侵染白蜡树的病原菌为Alternaria alternata(黑斑病菌)。
覃莹菲张鑫陈岳李成刚谭新球
关键词:白蜡树黑斑病
衡阳早春辣椒灰霉病发病初报与病害防控
2017年
衡阳市位于湖南省中南部,辣椒是当地种植最普遍的主要蔬菜之一。2017年1月衡阳市育苗基地种植辣椒严重暴发灰霉病。基于此,详细分析了该地辣椒灰霉病发病特点,并提出有效的防控措施,从而为大棚早春辣椒种植提供参考。
张鑫谭新球刘勇
关键词:发病特点灰霉病辣椒早春病害育苗基地
一种靶向编辑SlMYB12基因的sgRNA及其应用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靶向编辑SlMYB12基因的sgRNA及其应用,该sgRNA的靶向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申请通过靶向编辑SlMYB12基因的sgRNA,将红果番茄快速转变为粉果番茄,对满足市场需求、创制优异...
张战泓张鑫白占兵欧阳娴戴建平 周波
一种抑制植物病原真菌附着孢形成的多肽及其应用
本发明属于植物保护生物农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抑制植物病原真菌附着孢形成的多肽,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其是以黑水虻天蚕毒素抗菌肽CAD1,CAD5,CAD7为亲本,按照CAD1,CAD5,CAD7的顺序串联构建CAD‑co...
谭新球孙乾隆王运生张鑫陈岳欧阳英余苹中张卓李成刚刘思珍郭盛吴飞
渐狭蜡蚧菌3166和螺虫乙酯混用对柑橘木虱的田间防治效果
2025年
[目的]明确微生物菌剂(渐狭蜡蚧菌)与化学杀虫剂(螺虫乙酯)混用对柑橘木虱的田间防治效果。[方法]2023年3月和10月,于湖南江华开展渐狭蜡蚧菌与螺虫乙酯混用及4种杀虫剂单用防治柑橘木虱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渐狭蜡蚧菌3166孢子悬浮液(简称渐狭蜡蚧菌3166)1.0×10^(11)孢子/L与22.4%螺虫乙酯悬浮剂48 mg/L混用对柑橘木虱的速效性好、持效期长,且存在明显的增效作用,药后3~14 d的防治效果为76.02%~93.66%,显著优于单独喷施渐狭蜡蚧菌31661.0×10^(11)孢子/L处理(64.20%~89.02%)和2.5%高效氟氯氰菊酯水乳剂25 mg/L处理(70.77%~83.67%),与22.4%螺虫乙酯悬浮剂60 mg/L处理(77.51%~94.60%)相当,但显著低于99%矿物油乳油4950 mg/L处理(85.19%~98.47%)。[结论]渐狭蜡蚧菌3166与22.4%螺虫乙酯悬浮剂混用对柑橘木虱高效,推荐桶混剂量为渐狭蜡蚧菌31661.0×10^(11)孢子/L+22.4%螺虫乙酯悬浮剂48 mg/L。
王培王相琴肖毅赵明平张鑫张鑫唐涛符伟
关键词:螺虫乙酯柑橘木虱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