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谭新球

作品数:45 被引量:230H指数:8
供职机构: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5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9篇烟粉虱
  • 9篇辣椒
  • 9篇番茄
  • 9篇粉虱
  • 7篇沼泽红假单胞...
  • 7篇红假单胞菌
  • 7篇病毒
  • 6篇炭疽
  • 6篇病菌
  • 5篇黄瓜
  • 4篇炭疽病
  • 4篇炭疽病菌
  • 4篇辣椒炭疽病
  • 4篇辣椒炭疽病菌
  • 4篇花叶
  • 4篇花叶病
  • 4篇花叶病毒
  • 4篇黄瓜花叶病
  • 4篇黄瓜花叶病毒
  • 3篇蛋白

机构

  • 42篇湖南省农业科...
  • 15篇湖南大学
  • 15篇湖南农业大学
  • 2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清华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生...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广东省农业科...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山东省农业科...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山西大学
  • 1篇扬州大学
  • 1篇浙江省农业科...
  • 1篇云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湖南生物机电...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44篇谭新球
  • 30篇刘勇
  • 27篇张德咏
  • 10篇陈岳
  • 9篇史晓斌
  • 9篇张卓
  • 8篇张战泓
  • 8篇张鑫
  • 4篇朱春晖
  • 4篇郑立敏
  • 2篇苏品
  • 2篇卢向阳
  • 2篇张鑫
  • 2篇戴建平
  • 2篇王运生
  • 2篇孙书娥
  • 2篇陈玉珍
  • 2篇金德才
  • 1篇吕要斌
  • 1篇田云

传媒

  • 7篇植物保护
  • 4篇中国植物保护...
  • 3篇植物病理学报
  • 3篇南方农业学报
  • 2篇昆虫学报
  • 2篇长江蔬菜
  • 2篇湖南农业科学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环境科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中国蔬菜
  • 1篇农药
  • 1篇杂交水稻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环境昆虫学报
  • 1篇应用昆虫学报
  • 1篇生物安全学报...
  • 1篇中国生物防治...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4篇2023
  • 3篇2022
  • 5篇2021
  • 6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7
  • 3篇2016
  • 8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7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沼泽红假单胞菌PSB06对拟南芥抗丁香假单胞菌DC3000的诱导作用
沼泽红假单胞菌PSB06(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 PSB06)是一株具有植物促生与病害防治功能的生防细菌.为了研究PSB06的植物诱导抗病作用,本研究在温室条件下,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用PSB...
苏品刘勇谭新球张德咏周亚林
关键词:沼泽红假单胞菌诱导抗病性生防细菌
不同辣椒品种抗(耐)西花蓟马的初步筛选及苗期防御酶的变化被引量:5
2013年
【背景】西花蓟马自2003年传入我国以来,呈扩张趋势。辣椒上西花蓟马以化学防治为主,国内尚无抗性资源保护、抗(耐)虫性资源筛选等相关研究。【方法】以20个辣椒品种和西花蓟马为材料,采用幼苗接虫法,根据危害症状分级,计算为害指数并作为抗(耐)评价指标,然后测定不同抗(耐)材料苗期受西花蓟马危害后防御酶活性的变化,探讨其与抗性的关系。【结果】在20个供试辣椒品种中,湘研13号和博辣4号对西花蓟马的抗性较强,其他品种抗性较差,兴蔬绿剑抗性最差;不同辣椒品种抗(耐)虫性与过氧化物酶变化呈正相关,但与过氧化氢酶相关性不显著。【结论与意义】本研究建立了辣椒抗(耐)西花蓟马的筛选评价体系,为挖掘抗西花蓟马的种质资源和西花蓟马的有效防控提供了依据。
符伟朱春晖刘勇张德咏谭新球
关键词:西花蓟马辣椒品种
稻曲病菌UV-2菌株细菌人工染色体文库构建及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稻曲病(Rice false smut)是由稻曲病菌[Villosiclava virens(Cooke)Tak.]引起的严重危害水稻的真菌病害。构建稻曲病菌UV-2的大片段DNA细菌人工染色体(Bacterial artificial chromosome,BAC)文库,为致病相关基因的鉴定及在图位克隆、比较基因组学等方面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幼嫩菌丝为材料制备大分子基因组DNA包埋块,用Hind III部分酶解后经脉冲凝胶电泳筛选,回收大片段DNA并与pIndigoBAC536-S载体连接,连接产物转化大肠杆菌菌株DH10B T1 Phage-Resistant细胞后进行蓝白斑筛选,白色菌落捡入384孔板置于80°C低温保存。【结果】成功构建UV-2菌株的高质量、高覆盖度的BAC文库,该文库共含10 368个克隆,平均插入片段为124.4 kb,空载率小于1%,约覆盖该菌基因组的36.8倍。【结论】克服了真菌大分子基因组DNA制备难控制的技术难题,建立了首个稻曲病菌的BAC文库。该文库已作为一种公共基因组资源向研究者开放(http://GResource.hzau.edu.cn)。
刘庆丽王晓明王革娇罗朝喜谭新球罗美中
关键词:细菌人工染色体稻曲病稻曲病菌
番茄褪绿病毒(tomato chlorosis virus)的新寄主:水茄(Solanum torvum Swartz)
2020年
番茄褪绿病毒(Tomato chlorosis virus),属于长线形病毒科(Closteroviridae)毛形病毒属(Crinivirus),主要由两条二分体线形正义单链RNA(+ssRNA)组成[1]。该病毒1998年在美国弗罗里达州首次报道[2]。迄今,ToCV已蔓延至我国山东、河南、河北、山西、陕西、浙江、内蒙古、广东、湖南等地,给我国蔬菜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3]。
廖锦钰张战泓张德咏谭新球史晓斌史晓斌
关键词:新寄主SOLANUM
一种优化的辣椒尖孢炭疽菌遗传转化体系
2023年
由辣椒尖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acutatum)侵染引起的炭疽病是辣椒生产中最具有破坏性的真菌病害,严重影响辣椒的品质和产量。本研究以辣椒尖孢炭疽病菌HHDL02为对象,采用1 mol·L^(-1)NH_(4)Cl 2%的酶裂解液裂解分生孢子萌发2 h的芽管,裂解2~3 h可以高效制备原生质体,结合PEG介导转化法成功将GFP基因导入,其转化菌株菌落形态、菌丝生长速率、分生孢子形态、孢子萌发、附着胞形成、产孢量和致病性与野生型菌株无明显差异,且后代荧光信号遗传稳定。PEG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适合辣椒尖孢炭疽菌遗传操作,有助于其致病机理的研究。
盛家伟满益龙欧阳超刘思珍郭盛孙乾隆陈岳张鑫谭新球谭新球
关键词:绿色荧光蛋白芽管
番茄褪绿病毒对刀角瓢虫捕食烟粉虱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温度下刀角瓢虫Serangium japonicum对健康和感染番茄褪绿病毒(Tomato chlorosis virus,ToCV)番茄上的烟粉虱Bemisia tabaci的捕食效果。结果表明,无论在健康番茄还是感染ToCV番茄上,刀角瓢虫均可以取食烟粉虱的卵和若虫,对卵的捕食量最大,且对烟粉虱卵的功能反应都属于Holling II型反应,方程式分别为N_(A)=0.9650N/1+0.0007N和N_(A)=0.9866N/1+0.0006N。温度可以影响功能反应的参数,在30℃时刀角瓢虫对健康番茄上的烟粉虱的控制作用最好,在35℃时刀角瓢虫对感染ToCV番茄上的烟粉虱控制效果最好。刀角瓢虫偏好感染ToCV的番茄植株,对健康番茄偏好性较弱。刀角瓢虫对感染ToCV番茄上的烟粉虱具有良好的捕食效果,可为烟粉虱的生物防治提供合理依据。
穆扬胡雅辉张卓刘勇谭新球史晓斌张德咏
关键词:烟粉虱捕食作用选择性
番茄褪绿病毒侵染黄瓜的首次报道被引量:4
2020年
番茄褪绿病毒Tomato chlorosis virus(ToCV)是严重危害世界经济作物的一种病毒,寄主范围广泛。田间调查发现黄瓜Cucumis sativus表现出叶片黄化、脉间褪绿的疑似番茄褪绿病毒感病症状,同时叶片背面聚集了大量烟粉虱。采用RT-PCR方法对样品叶片和烟粉虱进行检测,ToCV感染率为65%,且发病叶片上烟粉虱携带ToCV。为进一步确定黄瓜是否为番茄褪绿病毒的新寄主,室内利用农杆菌侵染性克隆接种健康黄瓜,结果显示:接种30 d的黄瓜新生叶片出现褪绿症状。采用ToCV HSP70基因的引物对田间黄瓜叶片、烟粉虱和室内黄瓜新生叶片进行RT-PCR,扩增出约450 bp的条带,在NCBI上BLAST显示与KC887999.1的同源性最高,为99%。这些数据表明黄瓜是番茄褪绿病毒的寄主。这是ToCV感染黄瓜的首次报道。
王天旗史晓斌郑立敏刘勇张德咏谭新球周序国
关键词:黄瓜烟粉虱RT-PCR
湖南永州奈李果实一种新病害的病原鉴定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明确危害湖南永州奈李果实新发生病害的病原物种类,为更好地识别并防控该病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常规分离方法对湖南永州奈李果园发病样品进行病原菌分离,通过形态学特征观察,ITS、TUB、CAL和ACT序列和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及致病性测定,对分离获得的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分离获得的病原菌形态学特征与大豆拟茎点霉(Phomopsislongicolla)一致;其ITS、TUB、CAL、ACT序列与P.10ngicolla同源性分别为98%、99%、99%和98%。室内人工接种病原菌3~5d后果实形成椭圆形至不规则形褐色病斑、后转腐烂等症状,与田间果实危害症状一致。【结论】初步确定危害湖南永州奈李果实的病原菌为PlongicollaYZ。
朱欣谭新球张德咏刘勇
关键词:ITS序列
一种白蜡树真菌病害的分离与鉴定
2023年
为鉴定湖南省怀化市芷江县白蜡树叶真菌病害,对采集的病叶进行菌种分离,得到菌丝浓密,菌丝表面光滑,背面前期呈黄色后期呈黑色的单一菌落。对分离株DNA ITS片段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长度为585 bp,将ITS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进行Blast比对,序列与Alternaria alternata的query cover为100%,per.ident为100%,经对比最终确定侵染白蜡树的病原菌为Alternaria alternata(黑斑病菌)。
覃莹菲张鑫陈岳李成刚谭新球
关键词:白蜡树黑斑病
渐狭蜡蚧菌产孢培养基及其应用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渐狭蜡蚧菌产孢培养基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渐狭蜡蚧菌产孢培养基的配方,由以下成分组成:酵母提取物5 g/L,葡萄糖10 g/L。本发明对目前渐狭蜡蚧菌产孢培养基进行优化,可达到产...
谭新球张鑫 刘德华 雷纳尔多·阿科斯塔·佩斯 尤拉莉亚·戈麦斯·桑蒂斯特班 尤斯米拉·格瓦拉·韦尔德西亚 刘思珍 余萍中 陈岳 张卓 吴飞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