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猛
- 作品数:1 被引量:10H指数:1
-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亲缘HLA单倍体相合非体外去T细胞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 分析亲缘HLA单倍体相合非体外去T细胞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RHNT-PBSCT)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临床特征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02年7月至2012年12月采用RHNT-PBSCT移植模式进行移植的104例患者,分析aGVHD发生率、发生部位以及危险因素,并与同期行同胞HLA全相合非体外去T细胞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MSNT-PBSCT)的103例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①单倍体(RH)组aGVHD的累计发生率明显高于全相合(MS)组[(56.2±4.7)%对(34.0±3.6)%,P<0.05],但Ⅱ~Ⅳ度、Ⅲ~Ⅳ度aGVHD的累计发生率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9.5±2.9)%对(21.2±5.4)%,P>0.05;(12.6±4.1)%对(10.8±2.4)%,P>0.05].②皮肤型GVHD的累计发生率RH组明显高于MS组[(42.3±3.2)%对(17.5±2.3)%,P<0.05],而肝脏型和消化道型aGVHD的累计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7±2.1)%对(12.6±3.4)%,P>0.05;(16.3±4.5)%对(10.3±2.5)%,P>0.05].③RH组与MS组3年无病生存(DFS)率和总生存(OS)率分别为(63.0±5.5)%、(65.2±4.7)%及(74.2±5.4)%、(77.4±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8,P=0.052).④单因素分析显示aGVHD的发生与HLA配型(P=0.003)、相合位点数(P=0.002)有显著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仅HLA配型是发生aGVHD的危险因素(HR=1.891,P=0.003).结论 采用RHNT-PBSCT移植模式,虽然aGVHD发生率明显高于MSNT-PBSCT,但重度aGVHD发生率无明显增高,发生部位以皮肤为主,表明此种移植模式是可行的.
- 薛文婧江明田猛段显琳曲建华袁海龙徐建丽温丙昭李玲王一淳刘颖王新有曹海州
- 关键词:移植物抗宿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