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护理
  • 2篇眼科
  • 2篇眼科患者
  • 1篇蛋白
  • 1篇滴眼
  • 1篇滴眼药
  • 1篇滴眼药水
  • 1篇凋亡
  • 1篇心肌
  • 1篇心理
  • 1篇心理护理
  • 1篇心理因素
  • 1篇盐酸
  • 1篇盐酸安妥沙星
  • 1篇眼科护理
  • 1篇眼药
  • 1篇眼药水
  • 1篇针剂
  • 1篇沙星
  • 1篇视网膜

机构

  • 6篇沈阳医学院沈...
  • 3篇北京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沈阳市第四人...
  • 1篇沈阳医学院附...

作者

  • 7篇吕玲
  • 3篇于沛涛
  • 1篇李潞
  • 1篇高文卓
  • 1篇党维华
  • 1篇万国顺
  • 1篇黄丽
  • 1篇刘宁宁
  • 1篇王玉芬
  • 1篇解强
  • 1篇迟敏
  • 1篇王宇
  • 1篇何旭

传媒

  • 3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医学信息(中...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1
  • 3篇2007
  • 1篇200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眼科患者的心理护理被引量:6
2007年
新医学模式下健康的定义是:不但没有疾病和身体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不健康的心理可导致疾病的发生、发展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笔者对我院2001~2003年部分眼科住院患者进行了加强心理护理及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吕玲
关键词:眼科护理心理因素
三分之一常规剂量光敏剂维替泊芬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急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多中心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1/3常规剂量光敏剂维替泊芬联合光动力疗法(PDT)治疗急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沈阳医学院沈洲医院、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确诊的急性CSC患者90例(90眼),均接受1/3常规剂量维替泊芬静脉推注(2 mg/m2),静脉推注开始5 min后接受波长689 nm激光照射83 s。治疗后1周和1、3、6个月随访,比较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视网膜下积液面积、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FT),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较治疗前BCVA提高,视网膜下积液面积减少,CFT变薄(P<0.05)。BCVA、视网膜下积液面积、CFT治疗前到治疗后1个月内明显好转,治疗后1个月到6个月基本稳定,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1/3常规剂量光敏剂维替泊芬联合PDT治疗急性CSC能停止或减少脉络膜血管渗漏,促进视网膜解剖复位,改善症状,提高和稳定视力,无明显不良反应。
党维华于沛涛刘宁宁王冠晶吕玲
关键词:视网膜疾病光敏感药维替泊芬光化学疗法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家庭护理被引量:2
2007年
吕玲
关键词:青光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
中药注射剂85例不良反应的特点及原因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及特点。方法:对85例应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进行认真观察并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是诱发不良反应的主要剂型。结论:中药注射剂易发生不良反应,且以过敏反应居多,治疗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及早发现药物不良反应,采取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及时解除患者的痛苦,使药物治疗顺利进行。
吕玲于沛涛
关键词:针剂中药
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抑制剂减少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研究
解强李潞王宇高文卓吕玲万国顺迟敏黄丽王玉芬
通过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研究、观察Caspase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时的激活程度、进一步论证Caspase抑制剂是心肌损伤的保护物质,它通过抑制Caspase的激活来降低心肌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的发生,同时也为阐...
关键词:
关键词:细胞凋亡
指导眼科患者正确滴眼药水的护理体会被引量:13
2007年
目的:改良传统的滴眼药水方法并指导患者正确掌握,提高滴眼药的准确性,从而提高眼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住院病人100例,分成传统滴眼药组和新拳式滴眼药组,并搜集相关资料进行比较。结果:新拳式组患者滴眼药水的有效率明显高于传统组(P<0.01)。结论:指导患者正确掌握改良传统的滴眼药水方法,患者自行滴眼药的准确率明显提高,疗效得到了保障,同时可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污染,操作简单,减少了病人对他人的依赖性。
吕玲
关键词:滴眼药水护理
术前服用盐酸安妥沙星后患者被切除肺组织中药物浓度分析
2014年
目的研究盐酸安妥沙星口服400 mg在肺组织中药物浓度,初步评价术前应用口服单剂盐酸安妥沙星400 mg作为肺叶切除术预防感染用药的可靠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8月肺叶切除术患者48例,按距离支气管离断前时间不同随机分为4、8、12、24 h给药共4组,口服盐酸安妥沙星400 mg,收集血液标本和肺组织标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及肺组织中药物浓度。结果 4、8、12、24 h组血浆和肺组织中药物浓度分别为(3.281±0.817)μg·mL-1和(5.992±3.228)μg·g-1、(3.192±0.953)μg·mL-1和(5.885±2.952)μg·g-1、(1.712±0.576)μg·mL-1和(3.419±1.107)μg·g-1、(0.431±0.095)μg·mL-1和(1.258±0.306)μg·g-1。结论口服盐酸安妥沙星后药物在肺组织中药物清除时间大于血浆药物清除时间,肺叶切除术术前12 h内口服单剂盐酸安妥沙星400 mg在肺组织中的药物浓度可以达到有效抗菌作用,理论上肺叶切除术术前12 h内口服盐酸安妥沙星400 mg可以作为感染预防用药。
何旭于沛涛吕玲
关键词:盐酸安妥沙星肺叶切除术肺组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