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宇

作品数:5 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篇沙门氏菌
  • 2篇牦牛
  • 1篇单增李斯特菌
  • 1篇毒素
  • 1篇血清型
  • 1篇营养
  • 1篇营养价值
  • 1篇油菜
  • 1篇油菜秸秆
  • 1篇肉粉
  • 1篇肉山羊
  • 1篇肉羊
  • 1篇山羊
  • 1篇生物发酵
  • 1篇食源
  • 1篇食源性
  • 1篇饲料
  • 1篇饲养
  • 1篇饲养方式
  • 1篇配合饲料

机构

  • 5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5篇柏雪
  • 5篇陈宇
  • 4篇郭春华
  • 4篇刘少文
  • 2篇文勇立
  • 1篇李云
  • 1篇柏凡
  • 1篇王永
  • 1篇方思敏
  • 1篇钟金城
  • 1篇董艾青

传媒

  • 3篇中国饲料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食品科学

年份

  • 1篇2018
  • 4篇201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青藏高原部分地区自由放牧与舍饲育肥牦牛食源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差异被引量:4
2017年
肉中的致病微生物污染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采集了青藏高原部分地区无腹泻症状的放牧型牦牛样品155份,舍饲育肥型牦牛样品122份,对其粪便及各组织中沙门氏菌、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单增李斯特菌进行分离,并对沙门氏菌进行血清学鉴定和抗生素药敏实验。结果发现,2种饲养方式下,牦牛组织病原微生物携带率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P>0.05),但放牧型牦牛的检出率绝对值都略高于舍饲育肥型牦牛;2种不同饲养方式的牦牛样品中分离出的沙门氏菌血清型差异较大,舍饲育肥型和放牧型牦牛肌肉中检出的血清型分别为纽波特沙门氏杆菌和肠炎沙门氏杆菌,放牧型牦牛粪便中的沙门氏菌为鼠伤寒沙门氏杆菌、肠炎沙门氏杆菌和圣保罗沙门氏菌,而舍饲育肥型牦牛仅有都柏林沙门氏菌;舍饲育肥型和放牧型牦牛源沙门氏菌对抗生素耐药性规律基本一致,对林可霉素(83.33%、81.82%)、四环素(66.67%、63.64%)和麦迪霉素(66.67%、72.73%)具有较高的耐药性。从实验结果可以得出,放牧型牦牛的微生物安全性和舍饲育肥型牦牛一致,沙门氏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都较为严重。
柏雪文勇立刘少文陈宇钟金城王永郭春华
关键词:牦牛饲养方式沙门氏菌大肠菌群单增李斯特菌
不同方法检测霉菌毒素的比较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本研究通过比较三种不同方法对霉菌毒素检测结果的差异,旨在为检测霉菌毒素提供科学依据。本实验采用酶联免疫(ELISA)试剂盒、超高效液相色谱(UHPLC)和液相质谱质谱联用(HPLC-MS/MS)三种检测方法,对仔猪配合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AFB1)、玉米赤霉烯酮(ZEA)、呕吐毒素(DON)含量进行检测。ELISA法检测AFB1、ZEA和DON时,超标率与UHPLC法和HPLC-MS/MS法接近;但ELISA法检测AFB1结果为限量值为80%以上时,采用UHPLC法的检测结果显著高于HPLC-MS/MS法(P<0.05),其他所有样品的AFB1、ZEA和DON两种仪器检测方法差异不显著(P>0.05)。ELISA可作为霉菌毒素检测的快速初筛法;对ELISA结果进行确认时,低含量AFB1样品更宜采用HPLC-MS/MS法,其余样品采用UHPLC法检测更经济;对DON和ZEA的ELISA结果确认时,也可采用UHPLC法。
董艾青刘少文柏凡陈宇郭春华柏雪
关键词:ELISA试剂盒UHPLCHPLC-MS/MS霉菌毒素
添加微生物发酵剂对油菜秸秆品质的影响及在肉山羊上的应用被引量:9
2018年
为更好地利用油菜秸秆,本试验对发酵方式对油菜秸秆营养成分、质量安全的影响,及发酵油菜秸秆在肉羊上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发酵试验采用二因素试验设计,将油菜秸秆按照发酵方式(加菌发酵、自然发酵)和秸秆类型(带根、无根)分为4组,发酵时间50 d;动物试验采用20%的发酵油菜秸秆替代对照组中粗料。对油菜秸秆发酵过程中营养成分、霉菌数量、黄曲霉毒素B1含量进行测定;对动物试验中羊只的采食量及增重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发酵结束后,从发酵方式来看加菌发酵油菜秸秆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分别降低了16.17%、7.68%(P<0.01),总霉菌数量显著低于自然发酵油菜秸秆(P<0.01),粗蛋白质(CP)含量较自然发酵油菜秸秆提高了4.88%(P<0.01);从油菜秸秆类型来看,无根油菜秸秆NDF、ADF含量较带根油菜秸秆含量降低了2.51%、3.80%(P<0.01),总霉菌数量显著低于带根油菜秸秆(P<0.01),CP含量较带根油菜秸秆高1.06%(P<0.01);发酵方式与秸秆类型的互作效应显著(P<0.05),其中发酵品质最优为加菌发酵无根油菜秸秆;所有处理组油菜秸秆黄曲霉毒素B1含量均低于饲料原料标准。(2)在肉羊饲喂试验中对照组与20%发酵油菜秸秆组总采食量和日增重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加菌发酵油菜秸秆品质优于自然发酵油菜秸秆,发酵品质最好的是加菌发酵无根油菜秸秆;用20%的发酵油菜秸秆替代粗料对肉羊生长性能无明显影响。
陈宇郭春华徐旭王小强傅昌秀柏雪
关键词:油菜秸秆微生物发酵剂肉羊
青藏高原部分地区牦牛与黄牛源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实验被引量:11
2017年
沙门氏菌(Salmonella)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原菌。本研究采集了来自青藏高原部分地区的无腹泻症状的牦牛样品(194份)及黄牛样品(98份)共计292份,进行沙门氏菌株分离与鉴定并进行抗生素药敏实验。结果发现在牦牛样品中分离出15株沙门氏菌,其中粪便的检出率为9.23%,肌肉检出率为4.44%,肝脏检出率为11.86%,总检出率为7.73%,共5种血清型;在无腹泻症状的黄牛样品中分离出12株沙门氏菌,其中粪便的检出率为22.86%,肌肉检出率为2.70%,肝脏检出率为11.54%,总检出率为12.24%,共4种血清型。在药敏实验中,牦牛源的沙门氏菌总体耐药性小于黄牛源。但牦牛和黄牛源都对四环素、林可霉素、麦迪霉素等抗生素都呈现较高的耐药性。从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牦牛的沙门氏菌感染率和耐药性都低于黄牛。
柏雪郭春华刘少文谭子璇陈宇文勇立
关键词:黄牛牦牛沙门氏菌血清型抗生素
肉粉的营养价值研究与安全性评价被引量:7
2017年
本文以采集到的40份国产饲料级肉粉为研究对象,评价其常规营养指标和质量安全指标,旨在对肉粉的品质进行全面系统地调查,为生产上合理使用肉粉提供理论依据,为制定和修订饲料级肉粉标准提供参考数据。本试验采用国标法对肉粉常规营养指标进行测定,利用ICP-MS法、国标法对肉粉中6种常见重金属(铬、砷、铅、钒、镉、汞)进行定量检测。结果表明:肉粉的品质不稳定,常规营养成分波动较大,粗灰分、粗脂肪变异系数最大;粗蛋白质含量为60%~75%,也有少数样品低于50%;钙磷比接近2∶1,同时,肉粉中钙、磷含量波动较大;粗灰分含量为5%~15%,少数样品含量为15%~20%。国产肉粉中氨基酸种类较多,各种氨基酸含量分布不均,谷氨酸(Glu)含量最高,接近8%,其次是甘氨酸(Gly),接近7%,蛋氨酸(Met)、组氨酸(His)含量较低。在重金属方面,铬、砷、铅、钒、汞、镉平均含量未超出限量标准值,但少量样品出现重金属超标。综上所述,国产饲料级肉粉营养品质不稳定,氨基酸组成丰富,但含量差异较大,少量肉粉存在重金属超标现象,肉粉的质量安全问题应引起重视。
陈宇柏凡方思敏刘少文李云柏雪
关键词:肉粉营养价值重金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