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森
- 作品数:23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RASSF1A抑制NSCLC细胞系生长及转移的机理研究
- 染色体3p21.3区域的杂合性丢失是肺癌高发和早期的遗传学变异,2000年,Dammann在这一区域克隆出基因RASSF1A,研究发现它在细胞周期调控,细胞骨架构建和稳定、有丝分裂监控以及肿瘤转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
- 张森
- 关键词:RASSF1ANSCLC细胞系生长肺癌
- 文献传递
- 圆锥绣球提取物总香豆素苷治疗急慢性肾损伤的药效和作用机制研究
- 随着老龄化的到来,肾脏疾病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无论是感染或肾毒性药物导致的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还是慢性免疫性肾病,都严重威胁着我国人民的健康,然而当前并没有太多有效的药物来治疗此...
- 张森
- 关键词:急性肾损伤药物代谢动力学
- 文献传递
- 不同术式治疗主动脉瓣下狭窄的中远期疗效
- 2022年
- 目的评估不同术式治疗主动脉瓣下狭窄的中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8年1月在阜外医院行手术治疗的75例主动脉瓣下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8例、女27例,年龄72(48,132)个月,体重(21.35±15.82)kg。术前合并主动脉瓣反流40例。首次手术38例(50.7%),二次手术37例(49.0%)。根据手术方式将75例患者分为A组(单纯隔膜切除患者40例)和B组(隔膜与肌肉切除术或改良Konno术患者35例)。结果全组院内死亡2例,死亡率2.67%。远期B组死亡1例。全组患者术前左室流出道压差(69.96±42.02)mm Hg,术后左室流出道压差(7.44±12.45)mm Hg。全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51(12,120)个月。A组与B组随访时左室流出道压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83±14.52)mm Hg vs.(5.86±9.53)mm Hg,P=0.294]。术后再干预患者A组4例,B组2例,两组远期免再干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0)。结论针对左室流出道不同的病变程度,本中心的治疗策略合适,并取得了较好的中期结果。单纯隔膜切除术与扩大左室流出道切除术后再次手术率虽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需延长随访时间以进一步证实不同术式的远期效果。
- 张本青马凯张森闫军花中东李守军
-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主动脉瓣下狭窄
- 功能单心室姑息手术合并共同房室瓣修复十年随访结果分析
- 何凤璞李守军马凯张森陈求名祁磊
- 经右心室流出道肺动脉瓣球囊成形治疗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分析经右心室流出道肺动脉瓣球囊成形术(surgical balloon valvuloplasty,SBV)进行右心室减压联合个体化分流手术治疗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pulmonary atresia with intact ventricular septum,PA/IVS)的中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中心接受SBV治疗的91例PA/IVS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2例(57.1%)、女39例(42.9%),中位年龄3个月(1 d,24个月),中位体重4.1(2.5,12.0)kg。结果所有患者均行SBV,其中62例患者同期行其他外科手术,包括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结扎术33例;PDA结扎术+改良Blalock-Taussig分流术23例;PDA结扎术+双向格林手术6例。没有早期死亡。中位随访时间8.8(2.5,13.4)年,4例(4.4%)失访。随访患者中,7例(8.0%)患者死亡,1例(1.1%)患者因肺动脉瓣狭窄再次行SBV。在随访中,5例(5.7%)行一个半心室矫治术,2例(2.3%)行Fontan手术;平均三尖瓣Z值为?1.7±1.5,较术前明显增加(t=5.587,P<0.001)。结论通过SBV联合个体化分流手术策略治疗PA/IVS是安全、有效的,大多数患儿可达到双心室矫治,避免单心室姑息治疗。
- 马凯祁磊逄坤静张本青芮璐林野刘锐张森王官玺冯子聪李守军
- 关键词: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外科手术
- 法洛四联症矫治术后肺动脉瓣置换的早中期结果
- 陈求名李守军杨克明花中东张浩马凯张森祁磊王官玺何凤璞
- 新型的紫绀大鼠肺动脉环缩及肺动脉瓣反流模型的建立
- 张森祁磊马凯陈求名李守军
- 先天性心脏病低氧右心室肥厚模型耐受压力/容量超负荷的对比分析研究
- 祁磊马凯张森陈求名何凤璞王官玺李守军
- 低氧右心室在压力/容量超负荷条件下的适应机制研究
-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 HIF-1α稳定剂抑制慢性低氧致右室重塑的保护研究 目的:右心功能对于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长期生存有决定性作用,对于紫绀型先心病来说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目前对于低氧致右心室重塑...
- 张森
- 关键词:右室肥厚
- DMOG稳定缺氧诱导因子1α改善发绀右心室重构
- 2022年
- 目的探索二甲基乙二酰基甘氨酸(dimethyloxalylglycine,DMOG)是否通过增强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HIF-1α)稳定性改善慢性缺氧导致的右心室重构(right ventricular remodeling,RVR)。方法Sprague Dawley大鼠持续低氧4周形成发绀右心室肥厚模型。实验分为常氧组,低氧组,低氧对照组,低氧DMOG组。分别记录各组大鼠体重变化趋势,计算右心室心肥厚指数,Masson染色评估心肌纤维化程度,Western blot检测HIF-1α及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rythropoietin receptor,EPOR)蛋白的表达,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cose transporter 1,GLUT-1)、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2,Bcl-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水平,ELISA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结果低氧组HIF-1α水平在2~4周后出现表达下调,而低氧DMOG组大鼠HIF-1α持续稳定表达(P<0.05),注射DMOG显著改善缺氧诱导的大鼠体重下降、右心室肥厚、心肌纤维化等病理表型(P<0.05)。机制研究表明,DMOG升高GLUT-1、Bcl-2、VEGF、EPO表达(P<0.05),降低I型胶原、IL-6表达(P<0.05),EPOR蛋白在发绀心肌中表达亦升高。结论DMOG通过增加血管生成、改善心肌纤维化、减少炎症及能量代谢等明显改善发绀心肌重塑过程,分子机制与其稳定HIF-1α的作用相关。
- 国蓉张森马凯杨阳王官玺李肖珏周姝含陈燕燕李守军
- 关键词:缺氧诱导因子1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