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干预
  • 3篇满意度
  • 3篇护理
  • 2篇早期干预
  • 2篇乳腺
  • 2篇乳腺癌
  • 2篇术后
  • 2篇肿瘤
  • 2篇腺癌
  • 2篇护理干预
  • 2篇PDCA循环
  • 1篇调强
  • 1篇调强放射
  • 1篇调强放射治疗
  • 1篇动脉瘤
  • 1篇新辅助化疗
  • 1篇新活素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感染
  • 1篇新生儿重症

机构

  • 10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泉州医学高等...

作者

  • 10篇郑柳玉
  • 6篇郑建清
  • 3篇康春尔
  • 1篇刘静静
  • 1篇许彬彬
  • 1篇谢瑞红
  • 1篇黄丽娜

传媒

  • 3篇吉林医学
  • 3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糖尿病新世界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DCA循环护理模式在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探究PDCA循环护理模式在消毒供应室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消毒供应室20名护理人员进行PDCA循环护理培训,然后比较PDCA学习前后的临床护理人员科室满意度、消毒灭菌质量、护理工作质量等的差异。结果:以医院临床科室的护士及手术室医生为主要调查对象。应用PDCA前,科室的满意度为70.00%,而PDCA应用之后为95.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PDCA循环护理模式应用前后,分别随机选取100个医疗器械包,其中PDCA应用前消毒合格率为90%(90/100),PDCA应用后消毒合格率为97%(97/100),PDCA应用前后清洗灭菌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与应用PDCA前相比,应用PDCA后护理工作质量评分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PDCA循环护理模式,可以提高消毒灭菌质量,显著提升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质量,并提高科室满意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尤萍婷郑柳玉康春尔
关键词:消毒供应室PDCA循环满意度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常规分割和大分割放射治疗的成本-效用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从医疗保障部门角度对大分割放射治疗(HF-WBI)辅助治疗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基于START-A和START-B临床试验,运用Markov模型模拟乳腺癌的发展,比较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常规分割(CF-WBI)和大分割放射治疗的成本-效用,并进行经济学分析。结果若采用HF-WBI辅助治疗,患者的期望生存年和质量调整生命年将分别延长0.27年和0.26年,延长1年可节省医疗费用分别为372 201.63元和386 517.08元。结论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采用大分割放射治疗比常规分割放射治疗具有更显著的经济学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郑建清郑柳玉康春尔
关键词:乳腺癌超分割保乳术调强放射治疗成本-效用分析
新活素维持量连续给药对急性心力衰竭治疗的影响及护理体会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新活素维持量连续给药对急性心力衰竭治疗的影响和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8年10月于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67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新活素常规给药方法,观察组采用维持量连续给药方式。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差别。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9.41%(27/34),高于对照组的66.67%(22/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98;P=0.407)。观察组体力限制、社会关系、心里情绪、疾病症状评分和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心理情绪评分和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2%(3/34),少于对照组的33.33%(1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95,P=0.034)。结论:新活素维持量连续给药方式与常规给药方式疗效相当,但维持量连续给药方式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更利于临床护理。
苏彬凤郑柳玉郑建清
关键词:新活素急性心力衰竭
赛肤润液体敷料早期干预预防乳腺癌放射性皮炎的临床效果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观察赛肤润液体敷料早期干预预防乳腺癌放射性皮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接受术后放射治疗的乳腺癌患者79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2组均于放疗前30 min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赛肤润液体敷料以预防放射性皮炎。比较2组患者放射性皮炎发生率、放疗完成率及中断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放射性皮炎发生率为45.00%,低于对照组的66.67%(Z=2.149,P=0.032);2组患者放疗完成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断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3.08%(χ^(2)=5.384,P=0.020);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69.23%(Z=2.101,P=0.036)。结论赛肤润液体敷料可有效减少放射性皮炎的发生率,并减轻放射性皮炎的严重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康春尔郑柳玉
关键词:乳腺癌放射性皮炎满意度
中重型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针对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索中重型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针对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该次实验对象为中重型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120例患者(在2016年7月—2017年7月期间选取),随机分组化(60例每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FBC水平(4.33±0.51)mmol/L、2 hPG水平(6.21±1.53)mmol/L、HbAIc水平(6.13±0.47)%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在中重型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患者中效果显著,能够加快病情恢复速度。
尤萍婷郑柳玉
关键词:中重型颅脑损伤糖尿病针对性护理干预
脑动脉瘤开颅术后合并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经验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神经外科脑动脉瘤术后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总结护理经验。方法:以95例行开放性手术治疗的脑动脉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风险,并根据机械通气、吸烟、年龄等因素进行分组分析,比较不同亚组的肺部感染发生率差异。结果:脑动脉瘤术后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为26.32%(25/95)。使用机械通气、吸烟、高龄患者组肺部感染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外科脑动脉瘤术后患者的护理工作重点应侧重预防肺部感染;使用机械通气、吸烟、高龄的患者发生肺部感染风险高,应加强护理。
黄丽娜郑柳玉尤萍婷
关键词:脑动脉瘤肺部感染护理干预
局部热敷预防肿瘤患者PICC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的效果分析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观察热敷对预防肿瘤患者PICC相关上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23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穿刺后立即穿刺手臂给予热敷,共57例,对照组不用局部热敷,共66例。观察PICC置管后相关上肢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果:观察组血栓发生率为1.5%(1/66),对照组为12.3%(7/57),二者差异具有显著性(χ2=5.829,P=0.016)。结论:肿瘤患者在PICC置管后,可以通过热敷方式来有效预防上肢静脉血栓形成。
郑柳玉黄碧芬郑建清
关键词:静脉血栓早期干预热敷
健康教育护理路径管理在癌痛规范化治疗中的效果观察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分析应用路径化健康宣教模式对恶性肿瘤疾病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癌痛控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以常规癌症护理实施癌痛控制干预;观察组患者以路径化健康宣教模式实施癌痛控制干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对恶性肿瘤疾病治疗期间的护理满意度、肿瘤疾病治疗总时间、癌痛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干预前后NRS疼痛量表评分的改善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恶性肿瘤疾病治疗期间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肿瘤疾病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癌痛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干预后NRS疼痛量表评分的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路径化健康宣教模式对恶性肿瘤疾病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癌痛控制有明显的临床效果。
谢瑞红郑建清郑柳玉许彬彬
关键词:恶性肿瘤癌痛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感染风险控制中PDCA循环模式的应用价值分析
2019年
目的:探讨PDCA循环护理模式降低新生儿感染风险的价值.方法:以2016年2月-2019年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治疗的250例小儿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130例)和对照组(120例),观察组给予PDCA循环护理,对照组接受普通护理.比较治疗两组感染发生率、家属满意度及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感染总发生率为4.62%,低于对照组的1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18,P=0.04).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9.8±3.8)d,短于对照组的(11.4±4.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02,P=0.001).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78.46%,高于对照组的7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73,P=0.048).结论:与常规护理模式相比,PDCA循环模式可以降低新生儿感染风险,并提升患儿家属的满意度,缩短患儿住院时间.
苏彩晖郑柳玉郑建清
关键词:PDCA新生儿感染儿科满意度
局部晚期鼻咽癌诱导化疗+同期放化疗的循证治疗系统评价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基于循证医学,评价1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采用诱导化疗+同期放化疗的临床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文献服务检索系统(PubMed)、循证医学数据库(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和维普(VIP)数据库,纳入所有关于局部晚期鼻咽癌采用诱导化疗+同期放化疗对比同期放化疗的随机对照试验,放疗技术及化疗方案不限。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始至2018年3月31日。结果 5项随机对照试验被检索,与单纯同期放化疗相比,诱导化疗并不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诱导化疗显著增加3/4级血液学毒性发生率,但其他不良反应如放射性黏膜炎、放射性皮炎等的发生率相似。结论诱导化疗+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是可行的,但其疗效与远期生存结果,仍需要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做进一步研究。
郑柳玉黄碧芬刘静静郑建清
关键词:鼻咽癌同期放化疗循证医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