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彬彬

作品数:3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肿瘤
  • 1篇宣教
  • 1篇血糖
  • 1篇血糖波动
  • 1篇炎性
  • 1篇炎性因子
  • 1篇胰岛
  • 1篇胰岛素
  • 1篇胰岛素用量
  • 1篇植入
  • 1篇植入式静脉输...
  • 1篇置管
  • 1篇输液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 1篇糖尿病酮症
  • 1篇糖尿病酮症酸
  • 1篇酮症
  • 1篇中心静脉
  • 1篇中心静脉置管

机构

  • 3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泉州医学高等...

作者

  • 3篇许彬彬
  • 2篇郑建清
  • 1篇谢瑞红
  • 1篇郑柳玉

传媒

  • 1篇糖尿病新世界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肿瘤化疗使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对比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临床价值的系统评价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 系统评价植入式静脉输液港(VPA)与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计算机检索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等中文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6年5月1日。系统评价的方法基于Cochrane系统评价原则。结果 纳入6项研究,共594例患者。4个研究显示二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相似(81.6%-90.0%vs 77.0%-93.8%)。3个研究显示VPA留管时间显著长于PICC组。6项研究显示PICC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高于VPA组。结论 与PICC相比,VPA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发生率低,在恶性肿瘤患者的化学治疗中值得推广。
许彬彬黄碧芬郑建清
关键词: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接受乌司他丁治疗对临床指标、血糖波动、胰岛素用量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2024年
目的分析乌司他丁在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选取2023年4月—2024年5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130例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65例。两组均行常规治疗+胰岛素泵,观察组联合乌司他丁。比较两组临床指标、血糖波动、胰岛素用量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pH纠正时间、血酮体转阴时间、尿酮体转阴时间、血糖波动、胰岛素用量、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治疗中单纯采用常规治疗配合胰岛素泵干预可促进症状改善,但普遍需要较长时间。在此基础上联合乌司他丁干预能够显著缩短症状持续时间及降低炎性因子影响,降低胰岛素用量的同时进一步确保血糖波动稳定。
许彬彬许建民陈巧双
关键词:急诊乌司他丁血糖炎性因子
健康教育护理路径管理在癌痛规范化治疗中的效果观察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分析应用路径化健康宣教模式对恶性肿瘤疾病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癌痛控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以常规癌症护理实施癌痛控制干预;观察组患者以路径化健康宣教模式实施癌痛控制干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对恶性肿瘤疾病治疗期间的护理满意度、肿瘤疾病治疗总时间、癌痛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干预前后NRS疼痛量表评分的改善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恶性肿瘤疾病治疗期间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肿瘤疾病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癌痛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干预后NRS疼痛量表评分的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路径化健康宣教模式对恶性肿瘤疾病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癌痛控制有明显的临床效果。
谢瑞红郑建清郑柳玉许彬彬
关键词:恶性肿瘤癌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