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温中华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单克隆
  • 1篇单克隆抗体
  • 1篇蛋白
  • 1篇原核表达
  • 1篇中和抗体
  • 1篇全人
  • 1篇转基因
  • 1篇转基因小鼠
  • 1篇蜱传
  • 1篇蜱传脑炎
  • 1篇蜱传脑炎病毒
  • 1篇小鼠
  • 1篇脑炎
  • 1篇脑炎病毒
  • 1篇抗体
  • 1篇克隆
  • 1篇基因
  • 1篇E蛋白
  • 1篇病毒

机构

  • 2篇军事医学科学...

作者

  • 2篇温中华
  • 1篇于长明
  • 1篇宋小红
  • 1篇陈薇
  • 1篇付玲
  • 1篇刘树玲
  • 1篇刘炬
  • 1篇张军
  • 1篇迟象阳
  • 1篇刘坤
  • 1篇李建民
  • 1篇范鹏飞

传媒

  • 1篇生物技术通讯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蜱传脑炎病毒E抗原蛋白的原核表达及鉴定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构建蜱传脑炎病毒(TBEV)结构蛋白E的原核表达载体,表达重组蛋白。方法:PCR扩增E蛋白全长基因片段,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并转化大肠杆菌进行诱导表达,镍柱纯化、复性。结果:E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获得表达,表达量达60 mg/L;重组E蛋白能与人抗TBEV多克隆抗体产生特异反应;用重组E抗原免疫家兔后,能检测到较高的抗体水平。结论:原核表达的E抗原蛋白具有抗体结合活性,可用于制备ELISA诊断试剂。
温中华李建民陈薇
关键词:蜱传脑炎病毒E蛋白原核表达
利用转基因小鼠筛选全人源炭疽致死因子中和抗体被引量:2
2016年
炭疽是由炭疽芽孢杆菌引起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炭疽毒素包括3种蛋白质成分:保护性抗原(PA)、致死因子(LF)和水肿因子(EF)。PA与LF形成致死毒素(LT),与EF形成水肿毒素(ET)。由于致死毒素(LT)在感染者损伤及死亡中发挥主要作用,因此在炭疽感染晚期单纯使用抗生素治疗难以发挥疗效,治疗性中和抗体成为目前最有效的炭疽治疗药物。目前国外获得的炭疽毒素抗体多为炭疽PA抗体,美国FDA已批准瑞西巴库(人源PA单抗)用于吸入性炭疽的治疗。一旦炭疽芽孢杆菌被人为改构或PA中和表位发生突变,针对PA单一表位的抗体将可能失效,因此针对LF的抗体将成为炭疽治疗的有效补充。目前国外已有的LF抗体多为鼠源抗体和嵌合抗体,而全人源抗体可以避免鼠源抗体免疫原性高等缺点。本研究首先用LF抗原免疫人抗体转基因小鼠,利用流式细胞仪从小鼠脾淋巴细胞中分选抗原特异的记忆B细胞,通过单细胞PCR方法快速获得两株具有结合活性的抗LF单抗1D7和2B9。瞬时转染Expi 293F细胞制备抗体,通过毒素中和实验(TNA)发现1D7和2B9在细胞模型中均显示较好的中和活性,并且与PA单抗联合使用时,表现出较好的协同作用。总之,本文利用转基因小鼠、流式分选技术和单细胞PCR技术的优势,快速筛选到全人源LF抗体,为快速筛选全人源单克隆抗体开辟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王潇霖迟象阳刘炬刘威岑刘树玲邱顺芳温中华范鹏飞刘坤宋小红付玲张军于长明
关键词:转基因小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