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坤
- 作品数:33 被引量:58H指数:4
-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一种喷鼻免疫流感五价或多价灭活疫苗的制备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喷鼻免疫流感五价或多价灭活疫苗及其制备方法。该疫苗为全病毒、裂解病毒、病毒体或病毒样颗粒的灭活疫苗抗原,流感多价疫苗抗原为:流感五价,即H1N1、H3N2、B、H5N1和甲型H1N1,或在此基础上任意组合...
- 杨鹏辉王希良罗德炎段跃强邢丽刘坤赵忠鹏王铖
- 文献传递
- 单纯疱疹病毒Ⅱ型抗原优势表位与乙肝核心蛋白融合DNA疫苗的构建被引量:2
- 2009年
- 提取HSV-2333株的DNA作为模板,用PCR方法扩增编码HSV-2糖蛋白D抗原优势表位的基因(gDt)和乙肝核心蛋白(HbcAg)的基因序列(HBc),再用重叠PCR方法将gDt插入到HBc编码Hb-cAg刺突部的第81和82位的氨基酸的基因之间,获得融合基因gDt-HBc,将gDt-HBc插入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中,构建出真核表达质粒gDt-HBc-pcDNA3.1,转化DH5a感受态细胞后,通过菌落PCR和双酶切鉴定后进行测序鉴定,测序结果与预期结果完全一致,成功构建单纯疱疹病毒Ⅱ型抗原优势表位与乙肝核心蛋白融合DNA疫苗,为下一步的评价工作奠定了基础。
- 周朋刘坤王希良于三科
- 关键词:DNA疫苗
- 甲型H1N1流感病毒样颗粒疫苗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对甲型H1N1病毒样颗粒的免疫原性和保护效果进行初步研究,为研发不依赖鸡胚生产工艺的流感疫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使用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并纯化甲型H1N1流感病毒A/California/07/2009(H1N1)的病毒样颗粒;通过Western blot、血凝、单向免疫扩散,透射电镜等方法鉴定病毒样颗粒;使用A/California/07/2009(H1N1)裂解疫苗作为对照,腹腔注射免疫Balb/c小鼠,并使用A/Beijing/501/2009(H1N1)进行攻毒,评价病毒样颗粒疫苗的免疫原性及保护效果。结果经鉴定,纯化后的病毒样颗粒血凝滴度为1:512,HA含量为92.9μg/ml,颗粒大小在100 nm左右,二免10 d后IgG抗体效价7.9×103,血凝抑制实验测得血抑(Hemagglutination Inhibition,HI)效价384,对50LD50的A/Beijing/501/2009(H1N1)病毒的保护率达到100%。结论甲型H1N1流感病毒样颗粒的免疫原性显著高于裂解疫苗,为发展不依赖鸡胚生产的流感亚单位疫苗提供了技术保证。
- 高啸潘玉竹陈中伟邢丽刘坤王文娟杨鹏辉王希良
- 关键词:甲型H1N1病毒样颗粒疫苗
- 细胞通路调控分子在作为药物靶点及诊断EBOV感染中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细胞通路调控分子在作为药物靶点及诊断EBOV感染中的应用。本发明所公开的细胞通路调控分子为TRAF2、TP53、CASP9、RIPK3、CASP7、CIAPIN1、TNF、BAX、CASP6、TYRO3、MS...
- 王慧李涛刘雄刘坤宁年智
- 文献传递
- 蒽贝素或蒽贝素类化合物的一种新用途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蒽贝素或蒽贝素类化合物的一种新用途。所述新用途为蒽贝素或蒽贝素类化合物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梭菌属细菌毒素中毒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蒽贝素或蒽贝素类化合物对梭菌属神经毒素具有更广范围的抑制和拮抗作用,避免了采...
- 王慧李涛卢晓雪刘坤
- 文献传递
- 埃博拉病毒感染血液中的特征miRNA与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埃博拉病毒感染血液中的特征miRNA与应用。本发明公开的与EBOV病毒感染相关的血液中miRNA为hsa‑miR‑151a‑5p、hsa‑miR‑744‑5p、hsa‑miR‑423‑5p、hsa‑miR‑3...
- 王慧曹务春李涛刘雄江佳富户义邓永强刘坤宁年智
- 文献传递
- 基于NP和M1蛋白的甲型流感通用疫苗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克隆、表达并纯化NP-M1-HSP60融合蛋白,免疫Balb/c小鼠,评价其免疫原性及免疫保护性,为候选甲型流感通用疫苗抗原提供新靶标。方法合成NP-M1-HSP60融合基因,构建pET28a-NP-M1-HSP60重组质粒,表达并纯化NP-M1-HSP60融合蛋白,抗原与SP01水包油佐剂混匀,制备候选甲型流感通用疫苗,滴鼻免疫Balb/c小鼠,评价其免疫原性及免疫保护性。结果成功构建pET28a-NP-M1-HSP60表达载体,表达并纯化了NP-M1-HSP60融合蛋白;与SP01水包油乳剂佐剂混合免疫小鼠后,小鼠血清IgG抗体效价较对照组显著提升,鼻、肺灌洗液中sIgA水平显著升高,IgG亚型分析及细胞因子分泌细胞实验表明该候选疫苗可诱导相对均衡的Th1和Th2反应。免疫后小鼠分别对100LD50剂量的A/Beijing/501/2009(H1N1)毒株,100LD50剂量的PR8(H1N1)毒株和50LD50剂量的A/ostrich/Suzhou/097/2003(H5N1)毒株的攻击分别具有100%、100%和67%保护效果。结论 NP-M1-HSP60融合蛋白抗原具有一定的效果,为发展甲型流感通用疫苗提供了实验依据。
- 王文娟刘坤段跃强高啸邢丽张良艳王希良杨鹏辉
- 关键词:NPM1HSP60流感病毒
- 埃博拉出血热临床预后相关的分子标识与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埃博拉出血热临床预后相关的分子标识与应用。本发明公开的EBOV出血热临床预后相关的分子标识为MS4A2、SYCN、LCE3E、FJX1、ARMS2、RMI2、PHLDA2、OPRM1、TGFBR3L、BEND...
- 王慧曹务春李涛刘雄江佳富户义邓永强刘坤宁年智
- 文献传递
- 蒽贝素或蒽贝素类化合物在抑制细菌中的新用途
- 本发明公开了蒽贝素或蒽贝素类化合物在抑制细菌中的新用途。本发明提供了蒽贝素或蒽贝素类化合物的如下新用途:(1)对β-内酰胺酶的酶活具有抑制作用,特别是对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1广泛的抗生物水解活性具有突出的抑制作用;(2...
- 王慧李涛陈芳红刘坤
- 文献传递
- 淋球菌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09年
- 淋球菌是淋病的病原体,该病仅局限于人。补体旁路途径是天然免疫抗淋球菌感染的重要形式。淋球菌通过孔蛋白(Porin)分子与C4b补体蛋白和fH因子结合,从而逃避人的补体杀伤作用。唾液酸化的脂寡糖(LOS)能促进孔蛋白与fH因子结合,外源乳酸盐的利用和菌体过氧化氢酶都能使菌体抵抗人体的免疫杀伤作用。热休克蛋白Gp96、清道夫受体SREC也通过与孔蛋白结合,来增强淋球菌的入侵能力。子宫颈上皮细胞表达的补体受体3(CR3)能与fH因子特异性结合,可能是淋球菌逃避机体非专一性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的另一途径。最近的研究提供了一些关于淋球菌致病和免疫学的新机制,这些机制可给疫苗研制和淋病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 张伟张伟刘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