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玉琼

作品数:4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常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2篇放疗
  • 1篇调强
  • 1篇调强放疗
  • 1篇调强适形
  • 1篇银杏黄酮
  • 1篇增敏
  • 1篇增敏作用
  • 1篇直肠
  • 1篇直肠癌
  • 1篇直肠癌患者
  • 1篇乳房
  • 1篇乳房切除
  • 1篇乳房切除术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癌
  • 1篇食管
  • 1篇食管癌
  • 1篇食管癌细胞
  • 1篇适形
  • 1篇舒尼替尼

机构

  • 4篇常州市第四人...
  • 1篇南通大学

作者

  • 4篇丁玉琼
  • 3篇刘俊
  • 2篇陈玲
  • 2篇周希法
  • 2篇方明明
  • 1篇仇晓军
  • 1篇周兴芹
  • 1篇郝传铮
  • 1篇季斌
  • 1篇姚登福
  • 1篇周健
  • 1篇王燕
  • 1篇赵洪瑜
  • 1篇陈晓珏
  • 1篇许峻

传媒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江苏医药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安罗替尼胶囊联合卡培他滨片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1
2022年
目的观察安罗替尼胶囊联合卡培他滨片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8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试验组44例.对照组给予1250 mg·m^(2)卡培他滨,早晚各口服1次,连续服药2周后停药1周;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安罗替尼胶囊每次12 mg,qd,口服,连续服药2周后停药1周.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每个疗程3周.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内脂素及磷脂酶Cε1(PLCE1)水平,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过程中共脱落3例.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客观缓解率分别为58.14%(25例/43例)和35.71%(15例/42例),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6.05%(37例/43例)和66.67%(28例/42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内脂素分别为(32.87±8.43)和(37.42±10.32)ng·mL^(-1),PLCE1分别为(1.05±0.23)和(1.17±0.24)ng·m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51.16%)、肝功能异常(18.60%)、口腔黏膜炎(13.95%)、血细胞减少(9.30%)和皮疹(6.98%);对照组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45.24%)、肝功能异常(16.67%)、口腔黏膜炎(11.63%)、血细胞减少(4.76%)和皮疹(2.38%).2组患者的上述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安罗替尼胶囊联合卡培他滨片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单用卡培他滨片好,前者能更显著地降低患者内脂素及PLCE1水平,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戴科军卢绪菁周希法方明明陈玲刘俊丁玉琼顾成
关键词:结直肠癌安全性评价
银杏黄酮对大鼠急性放射性海马损伤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观察银杏黄酮对大鼠急性放射性海马损伤的影响。方法 156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银杏黄酮(GF)低、中、高剂量处理组。模型组和GF组予全脑12MeV电子线单次照射20Gy,GF干预后1、7、30d取材。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数,Western blot检测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ax),免疫组化检测Bax、Bcl-2、胶质原纤维蛋白(GFAP),Griess法检测一氧化氮(NO)。结果照射后脑细胞水肿,凋亡细胞数、凋亡相关基因Bax和Bcl-2、GFAP表达以及NO表达均增加。银杏黄酮干预后脑水肿减轻,细胞凋亡减少,GFAP表达下调,NO表达减少;GF干预后30d及GF高剂量组改变更明显。结论银杏黄酮对急性放射性海马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丁玉琼王燕陈晓珏姚登福赵洪瑜仇晓军周兴芹郝传铮许峻季斌
关键词:银杏黄酮放射性损伤
混合调强放疗对局部晚期乳腺癌手术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疗效观察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探讨混合调强放疗(Hy-IMRT)对局部晚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就诊于江苏省常州市肿瘤医院的94例曾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且需要术后放疗的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Hy-IMRT组(观察组)47例和三维适形放疗(3DCRT)组(对照组)47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各自靶区的剂量及相关放射物理学参数、放疗期间及放疗后不良反应、放疗前后细胞因子及T细胞亚群、3年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死亡率。结果:观察组95%的靶体积所得到的剂量(D 95%)[(4 945.6±36.1)Gy比(4 754.0±35.6)Gy]、靶区适形度(CI)(0.7±0.1比0.5±0.1)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的大于110%处方剂量的靶体积(V 110%)[(1.6±0.5)cm 3比(8.4±1.2)cm 3]、大于105%处方剂量的靶体积(V 105%)[(19.3±3.5)cm 3比(26.6±5.6)cm 3]、不均匀性指数(HI)(1.1±0.1比1.3±0.1)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急性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53.2%(25/47)比74.5%(35/47)]、骨髓抑制发生率[40.4%(19/47)比70.2%(33/47)]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放疗前两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D4 +、CD8 +、CD4 +/CD8 +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放疗结束时,两组IL-6、TNF-α、CD8 +水平均较放疗前增高(均 P<0.05),CD4 +、CD4 +/CD8 +水平均较放疗前降低(均 P<0.05);放疗结束时,观察组IL-6、TNF-α、CD8 +水平低于对照组,CD4 +、CD4 +/CD8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的3年局部复发率[34.04%(16/47)比42.55%(20/47)]、远处转移率[25.53%(12/47)比38.30%(18/47)]及死亡率[14.89%(7/47)比19.15%(9/47)]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相比3DCRT,Hy-IMRT对改良根治术后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免疫功能影响较小,且急性皮肤不良反应
戴科军卢绪菁周希法方明明陈玲刘俊丁玉琼顾成
舒尼替尼对乏氧食管癌细胞的放疗增敏作用
丁玉琼周健卢绪菁刘俊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