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博

作品数:21 被引量:61H指数:5
供职机构:南阳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病理
  • 7篇临床病理
  • 6篇预后
  • 6篇癌组织
  • 5篇蛋白
  • 5篇细胞
  • 5篇腺癌
  • 5篇癌患者
  • 4篇肠癌
  • 3篇直肠
  • 3篇直肠癌
  • 3篇乳腺
  • 3篇乳腺癌
  • 3篇胃癌
  • 3篇临床病理特征
  • 3篇宫颈
  • 3篇病理分析
  • 3篇病理特征
  • 2篇动蛋白
  • 2篇原发性

机构

  • 21篇南阳市中心医...
  • 2篇新乡医学院第...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南阳医学高等...

作者

  • 21篇苏博
  • 15篇闫振宇
  • 4篇买春阳
  • 3篇张森
  • 3篇钱国武
  • 3篇高鹏
  • 2篇张子杰
  • 1篇朱喜增
  • 1篇王新伟
  • 1篇杨然
  • 1篇王世宣
  • 1篇郭锰
  • 1篇闪海霞
  • 1篇高毅
  • 1篇周国平
  • 1篇贾会文
  • 1篇韩柯
  • 1篇曾萍
  • 1篇宋展
  • 1篇张海燕

传媒

  • 2篇中国卫生检验...
  • 2篇中国肛肠病杂...
  • 2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黑龙江医药科...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四川解剖学杂...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6
  • 2篇2015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安全手术切缘的临床病理分析
2015年
目的探讨中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安全手术切缘的临床病理分析。方法 43例进行新辅助放化疗以及手术治疗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收集所有患者的新鲜手术标本,纵行连续切片实施病理学检查,回顾性分析患者的远切断长度、近切断长度以及环周切缘阳性率。结果 43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远切断长度为(3.2±0.3)cm,近切断长度为(15.3±3.3)cm,环周及远端切缘阳性率为0;残余肿瘤细胞Ki-67增殖指数放化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低位直肠癌患者通过实施新辅助放化疗后,肿瘤出现程度不一的收缩,术中需要在体切除肿瘤下缘肠壁2 cm,环周切除面积依据完全切除肿瘤区域残余瘢痕组织为标准。
钱国武宋展吕柯张海洋苏博
关键词:中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
结直肠黏液腺癌和非黏液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分析结直肠黏液腺癌和非黏液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1200例,按照疾病类型分为黏液腺癌组(160例)和非黏液腺癌组(1040例),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两组临床病理特征,术后随访2年,比较两组复发及转移情况。结果黏液腺癌组年龄明显小于非黏液腺癌组(P<0.05),术前癌胚抗原(CEA)水平及病理分期高于非黏液腺癌组(P<0.05),肿瘤直径大于非黏液腺癌组(P<0.05),总复发率及腹膜转移率高于非黏液腺癌组(P<0.05)。结论结直肠黏液腺癌与非黏液腺癌相比,患者更年轻,且多发现在晚期,具有肿瘤较大、易复发及易发生腹膜转移的特点。
王欣欣闫振宇杜治昆苏博张文娟
关键词:临床病理
SOX2、EGFR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研究
2025年
目的探究SOX2、EGFR在胃癌(GC)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接受根治手术治疗的GC患者100例,取其GC组织标本作为观察组,另选取100例经病理学检查确认为正常胃黏膜组织的癌旁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SOX2、EGFR的表达,比较两组SOX2、EGFR的阳性表达率,并探讨SOX2、EGFR的阳性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SOX2阳性表达率显著降低(P<0.05);EGFR阳性表达率显著升高(P<0.05)。同时,GC组织中SOX2、EGFR阳性表达均与肿瘤浸润情况、分化程度、临床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及肿瘤直径无关(P>0.05)。结论GC组织中SOX2呈低表达,而EGFR呈高表达,同时表达水平均与肿瘤浸润情况、分化程度、临床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可作为评估GC发展和预后的关键指标。
高鹏苏博罗冲
关键词:SOX2EGFRGC临床病理特征
TMSB10 mRNA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免疫浸润和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TMSB10 mRNA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免疫浸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从TCGA数据库中下载原发性肝癌数据集,分析TMSB10 mRNA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生存率、免疫细胞浸润的相关性。纳入我院1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免疫组化法分析TMSB10 mRNA在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表达水平的差异。原发性肝癌患者根据随访结果分为预后不良组(n=81)和预后良好组(n=69),分析原发性肝癌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原发性肝癌组织中TMSB10 mRNA的表达水平较癌旁组织显著增加(P<0.001)。原发性肝癌患者TMSB10 mRNA低表达组和高表达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84.4月和49.7月,与低表达组相比,高表达组生存率显著降低(HR=1.55,P=0.039)。原发性肝癌组织中TMSB10 mRNA表达水平与B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树突状细胞浸润程度均呈正相关。原发性肝癌组织中TMSB10高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χ^(2)=103.419,P<0.001)。血管侵犯、AJCC分期为Ⅲ~Ⅳ期和TMSB高表达是原发性肝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预后不良患者中,TMSB10高表达患者复发、转移时间较低表达患者显著缩短(t=4.456,P<0.001)。结论:TMSB10 mRNA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免疫浸润呈正相关,是患者预后不良的生物学标志物之一。
赵萍闪海霞苏博朱喜增庞丹贾会文
关键词:肝肿瘤预后
乳腺癌患者肌动蛋白样蛋白8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分析
2018年
目的探讨肌动蛋白样蛋白8(ACTL8)在乳腺癌患者中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诊治的女性乳腺癌患者(n=100),并随机抽取同时间段内体检的正常女性(n=50),分别取两组女性乳腺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两组乳腺癌患者ACTL8水平,分析乳腺癌患者ACTL8表达与临床病理关系。结果 ACTL8在正常乳腺组织中阳性例数明显低于乳腺癌组织(P<0.05);100例乳腺癌患者中,ACTL8表达阴性42例(42.00%),阳性58例(58.00),其中不同表达患者年龄无差异(P>0.05);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临床分期、SBR分级有差异(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ACTL8表达水平较正常女性高,且ACTL8表达与临床病理存在一定关联。
王欣欣闫振宇杜治昆苏博张文娟
关键词:乳腺癌临床病理
宫颈腺癌患者组织中p16、Ki-67、MMP9的表达及意义
2018年
目的:探讨p16、Ki-67、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宫颈腺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3~2017-05我院初步确诊为宫颈癌的女性患者112例,经病理活检分为病例组72例和对照组40例。采用PCR荧光分析法对两组组织中p16、Ki-67、MMP9水平进行测定,并将其与病理学结果进行ROC曲线进行分析。结果:病例组p16、Ki-67、MMP9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曲线下面积AUC由高到低依次为:p16、Ki-67、MMP9,均大于0.5,有一定诊断价值;其中p16、Ki-67、MMP9临界诊断值依次为:1.35、2.39、11.18。结论:p16、Ki-67、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对宫颈腺癌的诊断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王欣欣闫振宇杜治昆苏博张文娟
关键词:宫颈腺癌P16KI-67基质金属蛋白酶9
一种病理诊断标本制作装置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病理诊断标本制作装置,包括制样箱,制样箱内设置有标本制作组件,制样箱上设置有标本位移控制件;标本制作组件包括:十字台,十字台由两个支撑板垂直交叉设置,支撑板分别与制样箱内壁连接;两...
苏博闫振宇
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中IL-23表达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中IL-23表达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于南阳市中心医院就诊的164例结直肠癌患者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癌组织中IL-23的表达,染色强度得分×阳性表达率得分为0~1分、2~3分、4~5分和≥6分时分别计为阴性、弱阳性、中度阳性和强阳性,将“中度和强度阳性”视为IL-23高表达,其余为IL-23低表达;纳入2019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南阳市中心医院70例结直肠癌患者(观察组)和35例健康者(对照组),比较血清中IL-23表达的差异。影响因素和诊断效能用Cox风险比例模型和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癌组织中IL-23高表达119例,低表达45例,主要表达于胞浆中。淋巴结转移(N1~N2)、TNM分期(Ⅲ期)和IL-23表达水平(高表达)是CR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1)。结直肠癌观察组血清中IL-23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t=12.173,P<0.001)。IL-23诊断结直肠癌的AUC为0.935(95%CI:0.888~0.981),截断值为36.195 ng/mL,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为94.30%和80.00%。结论IL-23高表达与结直肠癌不良预后有关,可作为预测预后的一项血清学筛查标志物。
苏博闫振宇王欣欣钱国武张森王晶璇
关键词:结直肠癌白细胞介素23预后ROC曲线
结肠癌组织中H-钙黏蛋白和Mina53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为探讨结肠癌组织中H-钙黏蛋白和Mina53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选取我院手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50例,收集切除的结肠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标本进行研究,将100份组织标本做免疫组织学切片,并在显微镜下观察H-钙黏蛋白和Mina53蛋白阳性表达率及其阳性表达与病理参数(性别、年龄、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Duckes分期、分化程度)关系。结果显示,H-钙黏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低于正常组织(P <0.05),Mina53蛋白在结肠组织中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组织(P <0.05);H-钙黏蛋白和Mina53蛋白阳性表达均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无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Duckes分期、分化程度有关(P <0.05)。结果表明,H-钙黏蛋白和Mina53蛋白在结肠癌中阳性率与正常组织存在差异,并可在一定程度上提示结肠癌发展情况,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王欣欣闫振宇杜治昆苏博张文娟
关键词:结肠癌
宫颈癌患者癌组织中IL-33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被引量:13
2021年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中IL-33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我院妇产科确诊的184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IL-33表达水平。分析宫颈癌组织中IL-33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Cox回归分析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宫颈癌旁组织中IL-33均为低表达,癌组织中IL-33高表达126例,低表达58例,主要表达于细胞浆中,呈棕黄色及棕褐色颗粒。宫颈癌组织中IL-33表达水平在分化程度、肌层浸润深度、FIGO分期和淋巴结转移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中宫颈癌患者复发或死亡共141例,未复发或死亡43例,其中复发或死亡患者癌组织中IL-33高表达103例,低表达38例,未复发或死亡患者癌组织中IL-33高表达23例,低表达20例,预后不良与预后良好组患者癌组织中IL-33表达水平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肌层浸润深度、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和IL-33高表达是影响宫颈癌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P<0.001)。结论宫颈癌组织中IL-33呈现高表达,IL-33高表达与宫颈癌患者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苏博闫振宇郝尚辉孙丽忽平高毅
关键词: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预后标志物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