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杰
- 作品数:8 被引量:69H指数:5
- 供职机构:武汉市汉口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超声造影在检测冠心病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中的作用及与血清Hcy的关系被引量:9
- 2022年
- 本研究考察超声造影(CEUS)在检测冠心病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IPN)中的作用及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血脂表达的关系。选择167例稳定型冠心病(CAD)伴颈动脉斑块(厚度≥1.5 mm)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CEUS检查IPN,并将患者分为IPN组(n=82)和非IPN组(n=85)。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颈动脉超声特征、血脂代谢指标、血清Hcy水平,以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和发生时间。结果显示,IPN组的斑块最大厚度高于非IPN组[(3.23±1.07)mm vs(2.85±0.87)mm,P<0.05]。两组患者的TC、TG、HDL-C和L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PN组的血清Hcy水平高于非IPN组(P<0.05)。MACE的总发生率为7.19%(12/167)。患者MACE的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IPN组患者随访时的MACE发生时间早于非IPN组患者(P<0.05)。本研究提示,IPN、斑块最大厚度和血清Hcy水平可能是冠心病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因子。
- 孙翔谭杰
- 关键词:超声造影冠心病同型半胱氨酸
- 新西兰大白兔甲状旁腺缺血后细胞凋亡与甲状腺形态的关联研究
- 2021年
- 目的探讨新西兰大白兔甲状旁腺缺血后细胞凋亡与甲状腺形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新西兰大白兔10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健康对照组、甲状旁腺缺血5、10、20、30 min组,每组20只。检测各组大白兔甲状旁腺细胞凋亡数、甲状腺功能、甲状腺绝对质量及相对质量、左右叶及峡部厚度、甲状腺系数、细胞核数以及滤泡面积。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甲状旁腺缺血后细胞凋亡与甲状腺形态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甲状旁腺缺血5、10、20、30 min组大白兔甲状旁腺细胞凋亡数、甲状腺功能以及甲状腺形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缺血时间延长,甲状旁腺细胞凋亡数、甲状腺系数和细胞核数显著增多,血小板生成素(TPO)值、左右叶及峡部厚度显著增大,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_(3))、游离甲状腺素(FT_(4))、甲状腺质量、滤泡面积显著降低,尤以缺血30 min组最为显著(P<0.05)。Logistic分析发现,甲状旁腺缺血与甲状旁腺形态变化指标包括甲状腺相对质量(P=0.012)、左叶厚度(P=0.011)、右叶厚度(P=0.013)、峡部厚度(P=0.009)、甲状腺系数(P=0.002)、甲状腺细胞核数(P=0.004)和滤泡面积(P=0.001)均存在显著相关。结论甲状旁腺缺血会造成细胞凋亡,增加各部位厚度,引发甲状腺形态异常。
- 孙翔谭杰魏海棠
- 关键词:新西兰大白兔细胞凋亡甲状腺形态
-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在妊娠期子痫患者胎盘功能评估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探究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在妊娠期子痫患者胎盘功能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62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妊娠期高血压52例(对照组),轻度子痫前期61例(轻度组),重度子痫前期/子痫49例(重度组),记录3组经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定量检测的胎盘血流灌注情况[血管化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化血流指数(VFI)],使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评估上述胎盘血流灌注参数对重度子痫前期/子痫的诊断价值,并比较3组胎儿出生后1min Apgar评分差异,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胎盘血流灌注参数与胎儿出生后1min Apgar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3组年龄、超声定量检查孕周、孕次、产次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3组羊水指数及胎盘VI、FI、VFI参数比较,均为重度组<轻度组<对照组(P<0.05)。经ROC曲线分析,发现胎盘VI、FI、VFI对重度子痫前期/子痫具有较高诊断价值(AUC=0.890、0.906、0.889,P<0.05),其Cut-off值分别为12.53、39.71、4.69,且3项联合检测诊断价值最高(AUC=0.996,P<0.05)。3组胎儿出生后1min Apgar评分比较,重度组<轻度组<对照组(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患者胎盘VI、FI、VFI参数与胎儿出生后1min Apgar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392、0.410、0.385,P<0.05)。结论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能定量测量胎盘血流灌注量,观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情,对预测围产儿缺氧也有利。
- 谭杰姚玮孙翔
-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子痫前期胎盘功能
- 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肝脏硬度和颈动脉弹性的超声评估
- 2022年
- 目的分析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剪切波速度(SWV)、颈动脉弹性参数与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17例(CHB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57例(CHC组)和健康者50名(对照组)。对3组研究对象进行ARFI和颈动脉超声检查,记录SWV、CIMT、PWV、DC、CC、僵硬度参数(α、β)以及动脉压增强指数(AIx)。比较3组血生化指标、SWV及颈动脉弹性参数。结果CHB组HbA1c、ALT、AST分别为(5.5±1.0)%、(46.5±8.5)U/L、(45.2±7.2)U/L,CHC组分别为(6.7±1.7)%、(43.2±9.4)U/L、(37.7±7.6)U/L,均高于对照组的(5.2±0.5)%、(28.2±5.8)U/L、(23.8±5.7)U/L(P<0.05)。CHB组Alb、HDL为(40.8±8.7)g/L、(1.0±0.3)mmol/L,CHC组为(40.8±8.1)g/L、(0.9±0.3)mmol/L,均低于对照组的(43.8±9.2)g/L、(1.2±0.4)mmol/L(P<0.05)。CHB组SWV、CIMT、PWV、α、β和AIx为(1.84±0.50)m/s、(0.63±0.15)mm、(6.70±1.16)m/s、(4.13±1.61)、(8.42±3.15)和(3.08±0.46)%,CHC组为(1.86±0.36)m/s、(0.69±0.17)mm、(7.96±1.33)m/s、(5.77±2.22)、(11.67±4.26)和(3.03±0.45)%,均高于对照组的(1.03±0.10)m/s、(0.51±0.11)mm、(6.09±0.76)m/s、(3.03±0.63)、(6.18±1.30)和(1.65±0.52)%(P<0.05)。CHB组DC、CC为(0.020±0.009)1/kPa、(1.05±0.34)mm^(2)/kPa,CHC组DC、CC为(0.017±0.007)1/kPa、(0.82±0.38)mm^(2)/kPa,均低于对照组的(0.032±0.010)1/kPa、(1.29±0.20)mm^(2)/kPa(P<0.05)。CHB患者中S0、S1、S2、S3及S4分别为17例、20例、41例、25例及14例,肝纤维化程度较高CHB患者SWV、CIMT均高于纤维化程度较低者(P<0.05)。CHC患者中S0、S1、S2、S3及S4分别为11例、12例、11例、14例及9例,肝纤维化程度较高CHC患者SWV、CIMT均高于纤维化程度较低者(P<0.05)。结论CHB、CHC患者不仅肝脏硬度明显增加,而且颈动脉弹性参数也发生变化。利用ARFI技术和颈动脉超声检查可以评价肝纤维化程度,有助于CHB、CHC患者心血管事件的监测。
- 孙翔赵小禹谭杰
- 关键词:慢性病毒性肝炎剪切波速度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 实时组织超声弹性成像对肝硬化的应用价值研究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探讨实时组织超声弹性成像(Real-timetissueelastog-raphy,RTE)技术和常规超声检查(Routineultrason—icinspection,RUI)对肝硬化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2月在本院进行人院治疗的肝硬化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病情严重程度分为早期代偿期肝硬化组71例以及失代偿期肝硬化组21例。以肝组织取活检病理临床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应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计算并采用Z检验比较常规超声积分和实时RTE技术诊断代偿期肝硬化、失代偿期肝硬化的ROC曲线下面积。结果将92例确诊的肝硬化患者作为肝硬化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RTE技术诊断肝硬化的ROC曲线下面积(0.971)、敏感度(95.42%)、特异度(93.38%)均显著大于RUI积分诊断(依次为0.846、72.46%、86.61%),具有显著性差异(Z/x2值依次为2.844、3.127、2.547,P〈0.05);RTE技术诊断早期代偿期肝硬化的ROC曲线下面积(0.956)、敏感度(94.58%)、特异度(93.07%)均显著大于RUI积分诊断(依次为0.738、51.65%、87.46%),具有显著性差异(Z/X。值依次为3.639、5.174、2.429,P〈0.05);RTE技术诊断失代偿期肝硬化的ROC曲线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与RUI积分诊断比较均不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与RUI相比较,RTE技术诊断早期代偿期肝硬化具有显著优势,但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进行诊断时效果无明显差异。
- 刘丽琴熊慧妮孙翔谭杰
- 关键词:常规超声检查代偿期肝硬化失代偿期肝硬化
- 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患者颈动脉超声造影参数与神经损害、斑块性质变化的相关性被引量:16
- 2018年
-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患者颈动脉超声造影参数与神经损害、斑块性质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本院就医的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患者176例作为脑梗死组,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老年人10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对比两组颈动脉超声造影参数水平及血清神经损害、斑块性质相关指标含量的差异,采用Pearson检验评估脑梗死患者超声造影参数水平与神经损害、斑块性质的相关关系。结果:脑梗死组颈动脉超声造影参数Tp的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AUC的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清中神经损伤相关指标SAA、NT-proBNP、Hcy、NSE、copeptin的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清中斑块性质相关指标Lp-PLA2、MMP-9、Cat S、CD62P的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APN、Cys C的含量低于正常对照组。相关性分析证实,脑梗死患者颈动脉超声造影参数水平与神经损害、斑块性质相关指标含量存在相关关系。结论: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患者颈动脉超声造影参数存在明显异常,且与患者具体神经损害程度及斑块性质存在直接相关关系,可作为脑梗发生风险预估、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评估的可靠指标。
- 谭杰
- 关键词:神经损伤斑块性质
- 中老年人群颈总动脉超声检测价值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群颈总动脉超声检测的价值。方法选取颈部大血管筛查的中老年人783例,采用超声检测患者颈总动脉(CCA)、CCA分叉部和颈内动脉(ICA)部粥样硬化发生情况。结果 70~81岁组CCA主干、CCA分叉部、ICA粥样硬化病变及总患病率分别为25. 46%、52. 78%、14. 35%和54. 17%,明显高于40~49岁组和50~69岁组(P<0. 05);50~69岁组CCA主干、CCA分叉部、ICA粥样硬化病变以及总患病率分别为3. 37%、15. 03%、2. 76%和25. 15%,明显高于40~49岁组(P<0. 05); 50~69岁组和70~81岁组CCA分叉部粥样硬化病变率明显高于ICA(P<0. 05);70~81岁组CCA分叉部内膜中层厚度(IMT)为(1. 48±0. 44) mm,明显高于40~49岁组和50~69岁组(P<0. 05);50~69岁组CCA分叉部IMT为(1. 35±0. 61) mm,明显高于40~49岁组(P<0. 05)。结论中老年人群颈动脉分叉部粥样硬化发生率较高,超声检查颈动脉分叉部有利于提高其检出率。
- 刘丽琴孙翔谭杰
- 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检查
- 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实性结节的诊断价值分析被引量:29
- 2016年
- 目的分析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实性结节良恶性诊断中的价值,为乳腺癌的早期筛查提供新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5年10月女性乳腺实性结节患者84例(105个实性结节),所有患者术前行常规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查,以实性结节切除术后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计算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评分、应变率比值、常规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评分诊断乳腺实性结节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用SPSS 20.0绘制ROC曲线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05个实性结节病理检查示:恶性结节29个,良性结节76个。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评分、应变率比值、常规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评分诊断乳腺实性结节良恶性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71%、79.31%、88.15%、71.875%、91.78%)、(82.86%、72.41%、86.84%、67.74%、89.19%)、(84.76%、75.86%、88.16%、70.97%、90.54%)、(89.52%、93.10%、88.53%、71.05%、97.01%)。常规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评分诊断乳腺实性结节良恶性的敏感度高于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评分、应变率比值(χ2=5.221、10.247、6.872,P<0.05)。常规超声、常规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评分、应变率比值、超声弹性成像评分诊断乳腺实性结节良恶性ROC曲线下的面积分别为0.835、0.867、0.806、0.793。结论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实性结节良恶性诊断均有一定价值,且常规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评分可提高乳腺恶性结节诊断的敏感性和诊断效能,临床可考虑用于乳腺癌的早期筛查。
- 刘丽琴孙翔谭杰
- 关键词:常规超声早期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