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翔

作品数:12 被引量:98H指数:7
供职机构:武汉市汉口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超声
  • 3篇动脉
  • 2篇动脉粥样硬化
  • 2篇多普勒超声
  • 2篇血管
  • 2篇血糖
  • 2篇应激性
  • 2篇应激性高血糖
  • 2篇造影
  • 2篇痰热
  • 2篇痰热清
  • 2篇痰热清注射液
  • 2篇注射液
  • 2篇慢性
  • 2篇颈动脉
  • 2篇老年
  • 2篇疾病
  • 2篇高血糖
  • 2篇梗死
  • 1篇胆囊

机构

  • 12篇武汉市汉口医...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绍兴市人民医...

作者

  • 12篇孙翔
  • 5篇谭杰
  • 2篇王柳堃
  • 2篇姚汉玲
  • 2篇文媛
  • 2篇张静
  • 2篇叶菲
  • 2篇刘如泉
  • 2篇李青林
  • 2篇刘丽琴
  • 1篇陈德明
  • 1篇胡玉海
  • 1篇卢娜
  • 1篇蔡志芳
  • 1篇魏海棠
  • 1篇黄莹

传媒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肝脏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影像科学与光...
  • 1篇分子影像学杂...

年份

  • 3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3
  • 1篇201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低频超声联合高频超声在胆囊息肉样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24
2019年
目的探讨低频超声联合高频超声在胆囊息肉样病变诊断中的临床效果,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湖北省武汉汉口医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87例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低频超声与高频超声检查,并与术后病理学结果对照。比较低频超声与低频超声联合高频超声的诊断效果,并分析两种检查方法与术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结果术后病理学报告显示,87例患者中胆囊息肉59例(67.82%),胆囊腺肌增生症6例(6.90%),胆囊腺瘤10例(11.49%),小结节型胆囊癌12例(13.79%);低频超声检出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65例,准确率为86.67%(65/75);低频超声联合高频超声检出73例,准确率为97.33%(73/75),低频超声联合高频超声诊断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准确率明显高于低频超声(χ^2=5.797,P<0.05);低频超声联合高频超声诊断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明显高于低频超声[90.00%与41.18%,97.33%与86.67%],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217、5.797,P值分别为0.013、0.016)。结论相较于低频超声,低频超声联合高频超声检查提高了胆囊息肉样病变的鉴别诊断效果,值得临床重视。
刘丽琴张静孙翔
关键词:胆囊息肉样病变低频超声高频超声
新西兰大白兔甲状旁腺缺血后细胞凋亡与甲状腺形态的关联研究
2021年
目的探讨新西兰大白兔甲状旁腺缺血后细胞凋亡与甲状腺形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新西兰大白兔10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健康对照组、甲状旁腺缺血5、10、20、30 min组,每组20只。检测各组大白兔甲状旁腺细胞凋亡数、甲状腺功能、甲状腺绝对质量及相对质量、左右叶及峡部厚度、甲状腺系数、细胞核数以及滤泡面积。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甲状旁腺缺血后细胞凋亡与甲状腺形态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甲状旁腺缺血5、10、20、30 min组大白兔甲状旁腺细胞凋亡数、甲状腺功能以及甲状腺形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缺血时间延长,甲状旁腺细胞凋亡数、甲状腺系数和细胞核数显著增多,血小板生成素(TPO)值、左右叶及峡部厚度显著增大,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_(3))、游离甲状腺素(FT_(4))、甲状腺质量、滤泡面积显著降低,尤以缺血30 min组最为显著(P<0.05)。Logistic分析发现,甲状旁腺缺血与甲状旁腺形态变化指标包括甲状腺相对质量(P=0.012)、左叶厚度(P=0.011)、右叶厚度(P=0.013)、峡部厚度(P=0.009)、甲状腺系数(P=0.002)、甲状腺细胞核数(P=0.004)和滤泡面积(P=0.001)均存在显著相关。结论甲状旁腺缺血会造成细胞凋亡,增加各部位厚度,引发甲状腺形态异常。
孙翔谭杰魏海棠
关键词:新西兰大白兔细胞凋亡甲状腺形态
超声造影在检测冠心病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中的作用及与血清Hcy的关系被引量:10
2022年
本研究考察超声造影(CEUS)在检测冠心病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IPN)中的作用及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血脂表达的关系。选择167例稳定型冠心病(CAD)伴颈动脉斑块(厚度≥1.5 mm)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CEUS检查IPN,并将患者分为IPN组(n=82)和非IPN组(n=85)。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颈动脉超声特征、血脂代谢指标、血清Hcy水平,以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和发生时间。结果显示,IPN组的斑块最大厚度高于非IPN组[(3.23±1.07)mm vs(2.85±0.87)mm,P<0.05]。两组患者的TC、TG、HDL-C和L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PN组的血清Hcy水平高于非IPN组(P<0.05)。MACE的总发生率为7.19%(12/167)。患者MACE的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IPN组患者随访时的MACE发生时间早于非IPN组患者(P<0.05)。本研究提示,IPN、斑块最大厚度和血清Hcy水平可能是冠心病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因子。
孙翔谭杰
关键词:超声造影冠心病同型半胱氨酸
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肝脏硬度和颈动脉弹性的超声评估
2022年
目的分析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剪切波速度(SWV)、颈动脉弹性参数与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17例(CHB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57例(CHC组)和健康者50名(对照组)。对3组研究对象进行ARFI和颈动脉超声检查,记录SWV、CIMT、PWV、DC、CC、僵硬度参数(α、β)以及动脉压增强指数(AIx)。比较3组血生化指标、SWV及颈动脉弹性参数。结果CHB组HbA1c、ALT、AST分别为(5.5±1.0)%、(46.5±8.5)U/L、(45.2±7.2)U/L,CHC组分别为(6.7±1.7)%、(43.2±9.4)U/L、(37.7±7.6)U/L,均高于对照组的(5.2±0.5)%、(28.2±5.8)U/L、(23.8±5.7)U/L(P<0.05)。CHB组Alb、HDL为(40.8±8.7)g/L、(1.0±0.3)mmol/L,CHC组为(40.8±8.1)g/L、(0.9±0.3)mmol/L,均低于对照组的(43.8±9.2)g/L、(1.2±0.4)mmol/L(P<0.05)。CHB组SWV、CIMT、PWV、α、β和AIx为(1.84±0.50)m/s、(0.63±0.15)mm、(6.70±1.16)m/s、(4.13±1.61)、(8.42±3.15)和(3.08±0.46)%,CHC组为(1.86±0.36)m/s、(0.69±0.17)mm、(7.96±1.33)m/s、(5.77±2.22)、(11.67±4.26)和(3.03±0.45)%,均高于对照组的(1.03±0.10)m/s、(0.51±0.11)mm、(6.09±0.76)m/s、(3.03±0.63)、(6.18±1.30)和(1.65±0.52)%(P<0.05)。CHB组DC、CC为(0.020±0.009)1/kPa、(1.05±0.34)mm^(2)/kPa,CHC组DC、CC为(0.017±0.007)1/kPa、(0.82±0.38)mm^(2)/kPa,均低于对照组的(0.032±0.010)1/kPa、(1.29±0.20)mm^(2)/kPa(P<0.05)。CHB患者中S0、S1、S2、S3及S4分别为17例、20例、41例、25例及14例,肝纤维化程度较高CHB患者SWV、CIMT均高于纤维化程度较低者(P<0.05)。CHC患者中S0、S1、S2、S3及S4分别为11例、12例、11例、14例及9例,肝纤维化程度较高CHC患者SWV、CIMT均高于纤维化程度较低者(P<0.05)。结论CHB、CHC患者不仅肝脏硬度明显增加,而且颈动脉弹性参数也发生变化。利用ARFI技术和颈动脉超声检查可以评价肝纤维化程度,有助于CHB、CHC患者心血管事件的监测。
孙翔赵小禹谭杰
关键词:慢性病毒性肝炎剪切波速度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应激性高血糖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探讨被引量:2
2012年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因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得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而AMI发生时常常合并血糖升高。研究表明,检测血清脑钠肽(BNP)、肌钙蛋白I(cTnI)水平是评价AMI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独立预测指标。本研究通过观察入院时不同血糖水平的AMI患者在人院次日和第5天BNP、cTnI值的变化,探讨AMI患者心功能受损状况及预后。
刘如泉文媛王柳堃孙翔
关键词:心肌梗死高血糖症应激心室功能
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联合聚桂醇置换冲洗硬化治疗巨大肝囊肿患者疗效研究被引量:9
2022年
目的探讨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联合聚桂醇置换冲洗硬化治疗巨大肝囊肿患者的疗效。方法2018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诊治的巨大单纯性肝囊肿患者7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7例,两组均采用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在对照组注射无水乙醇硬化治疗,在观察组注射聚桂醇置换冲洗硬化治疗。随访6个月。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采用磁微粒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皮质醇(Cor)水平。结果在术后6个月复查,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6%(P<0.05);治疗前后,两组血清肝功能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术后1周,观察组血清CRP、Cor和SAA水平分别为(15.7±3.6)mg/L、(283.6±10.3)nmol/L和(13.5±2.4)ng/mL,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1.1±4.5)mg/L、(312.3±10.7)nmol/L和(19.8±3.7)ng/mL,P<0.05】。结论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联合聚桂醇置换冲洗硬化治疗巨大肝囊肿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且对肝功能的影响小。
张静林铤孙翔
关键词:肝囊肿超声引导穿刺抽液聚桂醇
颈部血管彩超、经颅多普勒超声与脑血管造影的一致性分析被引量:11
2021年
目的探讨颈部血管彩超、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颈动脉狭窄、椎-基底动脉狭窄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诊断价值,分析其与脑血管造影的一致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106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53例无脑梗死的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病和(或)高脂血症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颈部血管彩超和TCD对颈动脉与椎-基底动脉中重度以上狭窄、不稳定型斑块的检出率。以脑血管造影为金标准,分析颈部血管彩超和TCD的诊断一致性。结果观察组颈动脉与椎-基底动脉中度狭窄、重度狭窄、完全闭塞的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型斑块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颈部血管彩超联合TCD对中重度以上狭窄检出的敏感度为93.75%,特异性为88.46%,准确率为92.45%,一致性较高(Kappa=0.801);对不稳定型斑块检出的敏感度为87.67%,特异性为87.88%,准确率为87.74%,一致性较高(Kappa=0.725)。结论颈部血管彩超和TCD诊断颈动脉狭窄、椎-基底动脉狭窄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准确、无创、便捷,对脑梗死的预防、诊断、病因分析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朱思来孙翔牛玉丽王晶
关键词:脑梗死动脉狭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颈部血管彩超经颅多普勒超声脑血管造影
痰热清注射液对痰浊壅塞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与肺血管阻力影响被引量:14
2020年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对痰浊壅塞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肺功能与肺血管阻力影响。方法选择痰浊壅塞型AECOPD患者150例,按照随机数字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为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预测值,FEV1与用力肺活量的比(FEV1/FVC)]进行比较。对两组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aO2)]进行比较。对两组治疗前后的肺血管阻力和中医症候积分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治疗后,对照组的FEV1从(3.02±0.35)L升高到(3.17±0.31)L,FEV1%预测值从(65.31±8.11)%升高到(68.31±4.55)%,FEV1/FVC从(71.04±7.43)%升高到(74.66±6.29)%;观察组的FEV1从(3.06±0.34)L升高到(3.35±0.28)L,FEV1%预测值从(66.05±7.61)%升高到(72.38±4.38)%,FEV1/FVC从(72.11±6.47)%升高到(79.31±5.12)%,观察组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3.732,-5.581,-4.965,P<0.05),经过治疗后,对照组的PaO2从(7.23±0.61)kPa升高到(8.31±0.51)kPa,PaCO2从(7.34±0.48)kPa降低到(5.96±0.53)kPa,SaO2从(85.12±4.35)%升高到(90.64±5.07)%;观察组的PaO2从(7.25±0.58)kPa升高到(9.43±0.64)kPa,PaCO2从(7.37±0.49)kPa降低到(5.07±0.61)kPa,SaO2从(86.16±5.01)%升高到(95.23±4.35)%,观察组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1.852,9.538,-5.950,P<0.05),经过治疗后,对照组的肺血管阻力从(1435.61±298.35)dyn·s·cm^-5降低到(1110.37±287.84)dyn·s·cm^-5,"咳痰"评分从(4.35±1.07)分降低到(2.83±0.98)分,"喘息"评分从(4.43±0.85)分降低到(2.39±0.72)分,"哮鸣音"评分从(4.13±0.51)分降低到(3.02±0.32)分,观察组的肺血管阻力从(1478.61±302.57)dyn·s·cm^-5降低到(872.68±212.54)dyn·s·cm^-5,"咳痰"评分从(4.41±1.02)分降低到(1.57±0.71)分,"喘息"评
姚汉玲李青林陈德明孙翔叶菲蔡志芳黄莹张明
关键词:痰热清注射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肺血管阻力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在妊娠期子痫患者胎盘功能评估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探究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在妊娠期子痫患者胎盘功能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62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妊娠期高血压52例(对照组),轻度子痫前期61例(轻度组),重度子痫前期/子痫49例(重度组),记录3组经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定量检测的胎盘血流灌注情况[血管化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化血流指数(VFI)],使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评估上述胎盘血流灌注参数对重度子痫前期/子痫的诊断价值,并比较3组胎儿出生后1min Apgar评分差异,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胎盘血流灌注参数与胎儿出生后1min Apgar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3组年龄、超声定量检查孕周、孕次、产次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3组羊水指数及胎盘VI、FI、VFI参数比较,均为重度组<轻度组<对照组(P<0.05)。经ROC曲线分析,发现胎盘VI、FI、VFI对重度子痫前期/子痫具有较高诊断价值(AUC=0.890、0.906、0.889,P<0.05),其Cut-off值分别为12.53、39.71、4.69,且3项联合检测诊断价值最高(AUC=0.996,P<0.05)。3组胎儿出生后1min Apgar评分比较,重度组<轻度组<对照组(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患者胎盘VI、FI、VFI参数与胎儿出生后1min Apgar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392、0.410、0.385,P<0.05)。结论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能定量测量胎盘血流灌注量,观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情,对预测围产儿缺氧也有利。
谭杰姚玮孙翔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子痫前期胎盘功能
中老年人群颈总动脉超声检测价值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群颈总动脉超声检测的价值。方法选取颈部大血管筛查的中老年人783例,采用超声检测患者颈总动脉(CCA)、CCA分叉部和颈内动脉(ICA)部粥样硬化发生情况。结果 70~81岁组CCA主干、CCA分叉部、ICA粥样硬化病变及总患病率分别为25. 46%、52. 78%、14. 35%和54. 17%,明显高于40~49岁组和50~69岁组(P<0. 05);50~69岁组CCA主干、CCA分叉部、ICA粥样硬化病变以及总患病率分别为3. 37%、15. 03%、2. 76%和25. 15%,明显高于40~49岁组(P<0. 05); 50~69岁组和70~81岁组CCA分叉部粥样硬化病变率明显高于ICA(P<0. 05);70~81岁组CCA分叉部内膜中层厚度(IMT)为(1. 48±0. 44) mm,明显高于40~49岁组和50~69岁组(P<0. 05);50~69岁组CCA分叉部IMT为(1. 35±0. 61) mm,明显高于40~49岁组(P<0. 05)。结论中老年人群颈动脉分叉部粥样硬化发生率较高,超声检查颈动脉分叉部有利于提高其检出率。
刘丽琴孙翔谭杰
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检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