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磊

作品数:13 被引量:59H指数:6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4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动脉
  • 4篇干细胞
  • 3篇肾病
  • 3篇肾动脉
  • 3篇细胞
  • 3篇间充质干细胞
  • 3篇骨髓间充质
  • 3篇骨髓间充质干...
  • 3篇充质干细胞
  • 2篇动脉重塑
  • 2篇胸主动脉
  • 2篇胸主动脉夹层
  • 2篇术后
  • 2篇腔内
  • 2篇主动脉
  • 2篇主动脉夹层
  • 2篇细胞治疗
  • 2篇腺癌
  • 2篇疗效
  • 2篇慢性

机构

  • 13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保山中医药高...

作者

  • 13篇韩磊
  • 7篇王家平
  • 2篇孙寰
  • 1篇王虹粤
  • 1篇陈鹏
  • 1篇杨帆
  • 1篇冉江华
  • 1篇刘锋
  • 1篇徐杨
  • 1篇何迷
  • 1篇吴敏
  • 1篇朱黎
  • 1篇杨扬

传媒

  • 5篇介入放射学杂...
  • 2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肾动脉途径不同移植次数对大鼠阿霉素肾病的修复作用比较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比较分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经肾动脉途径单次或多次移植于阿霉素肾病大鼠后对其肾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以阿霉素经尾静脉输入构建大鼠慢性肾病模型32只,随机分为M0、M1、M2、M3组(4×n,n=8),另选8只为正常对照组(N组)。以2×106个/ml、单次0.5 ml分别移植BMSC细胞0次(M0组)、1次(M1组)、2次(M2组)、3次(M3组),不进行BMSC移植组别每次操作以L-DMEM培养基0.5 ml作为安慰剂对照,移植间隔为1周。移植前及末次移植后1、2周末检测大鼠血尿素氮、血肌酐、24 h尿蛋白、24 h尿微量蛋白,末次移植1周末制作病理片并于激光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大鼠肾脏病理和BMSC细胞在肾脏内分布情况。结果 M0、M1、M2、M3组在各观察点血尿素氮、血肌酐、24 h尿蛋白总量、24 h尿微量蛋白均明显高于N组(P<0.001),末次移植第1周末M2、M3组24 h尿蛋白总量、24 h尿微量蛋白明显低于M1组(P<0.05),M2、M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3)。结论 BMSC经肾动脉途径移植2次治疗大鼠阿霉素肾病效果最宜。
邢艺苑王家平陆发承简远熙万珊杉韩磊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阿霉素肾病疾病模型
肝纤维化病因与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22年
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HF)是由遗传相关疾病、慢性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胆汁淤积和药物性肝损伤等多种慢性肝病引起的过度修复反应产生多种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异常沉积的结果。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机制和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肝巨噬细胞、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和自噬等有关。肝脏的纤维化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在没有干预的情况下会继续发展成为肝硬化,甚至发展为肝细胞癌。因此,延缓或者逆转肝纤维化的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对肝纤维化病因和发生发展机制总结,为抗肝纤维化的药物研究提供参考。
何迪陈鹏刘锋徐杨韩磊丁文静
关键词:肝纤维化病因肝星状细胞内质网应激
let-7b-5p靶向SDC2抑制胆管癌增殖和迁移机制的研究
【目的】胆管癌是一类起源于胆管内膜上皮细胞、具有高度侵袭性的恶性肿瘤。近些年来,胆管癌的发病率、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胆管癌起病症状隐匿,缺乏特异性诊断指标,诊断较为困难,结合其自身的生物学特点,一般预后极...
韩磊
关键词:胆管癌
肾动脉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大鼠慢性肾病结果分析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分析和评价经肾动脉途径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对慢性阿霉素肾病模型大鼠的治疗结果。方法采用50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作为实验动物。其中2只12周龄大鼠用于BMSC分离培养;12只作为空白对照组(N组),36只经尾静脉注入阿霉素制作慢性肾病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慢性肾病对照组(C组)、经肾动脉移植BMSC组(A组)和经尾静脉移植BMSC组(V组),每组12只。N组经尾静脉注入等量0.9%氯化钠溶液。结果 A组、V组、C组在各观察时点血尿素氮、血肌酐、24 h尿蛋白、24 h尿微量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N组(P<0.01)。移植后1、2周A组24 h尿微量蛋白均低于C组(P<0.01),且血肌酐均较C组和V组低(P<0.01);移植后1周A组24 h尿蛋白、24 h尿微量蛋白均明显低于V组(P<0.01),但2周时与V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肾动脉途径移植BMSC可提高细胞归巢效率,并提高对损伤组织的修复作用。
陆发承王家平邢艺苑万珊杉韩磊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干细胞移植肾动脉肾病
优质护理在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治疗经皮肾镜术后出血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评估优质护理策略在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治疗经皮肾镜术后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34例经皮肾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患者用随机数字表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以上患者均于2010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超选择性肾动脉造影栓塞术治疗经皮肾镜术后出血,术后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舒适护理,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 2组术后进行血尿消失程度和减少并发症发生比较,实验组康复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出院后6月随访患者无明显肾功能损害,未见血尿复发、脓肾、尿囊肿.结论对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经皮肾镜术后出血的患者采取术前、术中及术后及时有效的观察及优质护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韩磊王家平孙寰陆发承邢艺苑王虹粤
关键词:经皮肾镜术优质护理
肿瘤标记物CA199、CA125、CEA对胰腺导管腺癌术前诊断、术后复发及预后的价值研究
[目 的]评估术前血清肿瘤标记物CA199、CA125、CEA单项及其联合诊断对胰腺导管腺癌发生的诊断价值,评估胰腺导管腺癌术后随访期血清肿瘤标记物CA199、CA125、CEA单项及其联合诊断对胰腺导管腺癌术后复发的诊...
韩磊
关键词:CA199CA125CEA胰腺导管腺癌术前诊断术后复发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不同途径输注对阿霉素肾病大鼠AQP1、AQP2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评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分别通过肾动脉和尾静脉移植方式对大鼠慢性肾病(CKD)模型肾损伤修复的疗效,比较不同移植方式对CKD大鼠水通道蛋白(AQP)1、AQP2表达差异的影响。方法实验取50只大鼠,2只制备骨髓MSC;36只经尾静脉输注阿霉素构建CKD模型,随机分为阿霉素CKD(A-C)组(n=12)、骨髓MSC经肾动脉输注(M-A)组(n=12)、骨髓MSC经尾静脉输注(M-V)组(n=12);另12只为正常对照(N)组。末次骨髓MSC移植隔1周后检测大鼠24 h尿量、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钠及血清白蛋白,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AQP1、AQP2表达。结果与A-C组相比,M-V组、M-A组大鼠血清白蛋白及24 h尿量均增高(P<0.05),24 h尿蛋白及血清钠水平均降低(P<0.05),M-A组24 h尿蛋白较M-V组降低更明显(P<0.05)。M-V组、M-A组大鼠肾脏AQP1、AQP2表达均较A-C组降低(P<0.05),M-V组、M-A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髓MSC移植可增加血清白蛋白,降低尿蛋白、血清钠和肾实质细胞内AQP1、AQP2表达,对修复阿霉素CKD大鼠肾损伤有作用。在一定时间内肾动脉途径移植效果优于外周静脉途径,但两种移植途径的效果差异与AQP1、AQP2表达无明显关联。
韩磊张文卿孙寰陆发承简远熙邢艺苑王家平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阿霉素肾病AQP1AQP2
不同期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疗效及主动脉重塑临床研究被引量:20
2016年
目的探讨不同疾病时期胸主动脉夹层(TAD)腔内修复术(TEVAR)后临床结局及主动脉重塑形态学特点。方法收集整理2005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TEVAR术治疗Stanford B型TAD患者232例临床资料,对比分析术前临床和影像检查、术后随访结果。结果术前临床指标中真腔塌陷、瘤样扩张在亚急性组(n=62)分别为35.48%、12.90%,慢性组(n=170)分别为76.47%、64.12%,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 1);胸主动脉假腔通畅在亚急性组为79.03%,慢性组为9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232例TEVAR术均获成功。末次随访CTA检查结果显示,支架段胸主动脉假腔血栓完全吸收患者比例在亚急性组为90.00%,慢性组为48.52%,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 1);假腔部分血栓形成患者比例在亚急性组为10.00%,慢性组为51.48%,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 1);亚急性组手术前后夹层真假腔变化较慢性组明显,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 1)。结论亚急性期TAD稳定,TEVAR术后疗效良好,主动脉壁形态学重塑优于慢性期患者。
韩磊万珊杉王家平杨帆吴敏何迷
关键词:腔内修复术胸主动脉夹层
热量限制及热量限制模拟物的抗炎作用
2023年
目的 了解当前热量限制和热量限制模拟物在炎症性疾病中的研究现状。方法 检索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文献,对热量限制及热量限制模拟物影响免疫细胞、炎症反应及它在临床应用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并分析。结果 热量限制作为一种饮食疗法,通过限制每日的能量摄入,调节细胞代谢途径及能量模式而影响免疫系统和功能,减轻炎症反应程度及改善机体症状,它在衰老、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骨关节炎、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同时,研究发现一些热量限制模拟物如白藜芦醇、雷帕霉素、二甲双胍等在产生同热量限制相似效果的同时而不需要严格限制饮食。结论 目前对热量限制的研究较多,但目前仍无公认且统一的热量限制方案,使之难以在临床实践中应用;热量限制模拟物的出现,在产生同热量限制相似效果的同时而不需要严格限制饮食,更符合人体生理并使患者受益。目前对这些药物如何通过调节代谢途径来预防炎症有了一定的认识,其间关系复杂,未来可优先考虑将免疫代谢这一新领域提出的知识应用于预防与年龄相关疾病中的炎症,并将抗炎药物重新用作治疗与年龄相关疾病的治疗选择。
王铎张熙冰韩磊苏秋铭冉江华
关键词:热量限制炎症
不同期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TEVAR后疗效分析和动脉重塑研究
[目的]比较亚急性期与慢性期胸主动脉夹层患者行腔内修复术治疗后效果差异,及动脉形态变化规律。[方法]纳入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确诊StanfordB型胸主动脉夹层行腔内修复术治疗的患者84例。按照发病...
韩磊
关键词:胸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