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寰

作品数:10 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动脉
  • 2篇胸主动脉
  • 2篇胸主动脉夹层
  • 2篇造影
  • 2篇栓塞
  • 2篇腔内
  • 2篇间充质干细胞
  • 2篇骨髓间充质
  • 2篇干细胞
  • 1篇带膜
  • 1篇带膜支架
  • 1篇带膜支架治疗
  • 1篇单纯性
  • 1篇动脉栓塞
  • 1篇动脉栓塞术
  • 1篇动脉栓塞术治...
  • 1篇动脉造影
  • 1篇修复术
  • 1篇医学院校
  • 1篇优质护理

机构

  • 9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玉溪市人民医...

作者

  • 9篇孙寰
  • 6篇王家平
  • 3篇杨帆
  • 2篇童玉云
  • 2篇韩磊
  • 2篇吴敏
  • 1篇王华
  • 1篇王虹粤
  • 1篇张磊
  • 1篇詹东
  • 1篇蔡苏玲
  • 1篇曹珍珍
  • 1篇张宏江
  • 1篇白永
  • 1篇于洋
  • 1篇李瑞敏
  • 1篇李龙
  • 1篇龙超
  • 1篇张祥
  • 1篇张淮

传媒

  • 3篇介入放射学杂...
  • 2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产业与科技论...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一种基于基础教学的解剖实验台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基础教学的解剖实验台,包括安装箱,安装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板,第一安装板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第一安装板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板,固定板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安装槽,固定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第...
孙寰蒋俊良罗宁张祥曹珍珍于洋詹东孙威白永
带膜支架治疗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分析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的短期和中长期疗效。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13年12月全麻下行带膜支架治疗的183例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术后住院期间的临床症状、术后并发症、ICU留观时间、住院时间、30 d病死率、出院后复查支架塌陷情况、位置和形态、夹层假腔直径情况、内漏等并发症及生存率、生存质量等。结果 183例患者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手术均成功,术后平均ICU留观时间为(3.08±1.93)d,平均住院时间为(7.08±1.67)d,术后30 d病死率为1.09%;出院后定期影像学复查所有患者均无支架塌陷、移位,形态正常,未出现夹层复发、破裂和逆向撕裂,未发现长期存在的内漏。随访过程中死亡4例,其中3例诊断为脑梗死。患者5年生存率为97.82%,生存质量无明显下降。结论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具有良好的短期疗效和稳定的中长期疗效。
杨帆王家平龙超童玉云孙寰吴敏张淮万珊杉
关键词:放射学介入性腔内隔绝术夹层
吉非替尼治疗晚期肺腺癌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观察吉非替尼与多西他赛二线治疗晚期肺腺癌的疗效与毒副反应.方法 71例一线化疗失败的晚期肺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吉非替尼组和多西他赛组,吉非替尼组:250 mg,每天一次口服,维持治疗直至病情进展或出现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多西他赛组:75 mg/m2,第1天静脉滴注1 h,每21 d重复,至少接受2个疗程,评价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71例NSCLC均可评价疗效,2组总有效率(ORR)吉非替尼组40.0%(14/35),多西他赛组16.7%(6/36),P<0.05;疾病控制率(DCR)吉非替尼组74.3%(26/35),多西他赛组44.4%(16/36),P<0.05.吉非替尼组的毒性反应主要为皮疹和腹泻,多西他赛组主要存在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毒性(P<0.05).结论吉非替尼与多西他赛相比,治疗晚期肺腺癌有较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王华蔡苏玲杨帆孙寰童玉云王家平
关键词:吉非替尼分子靶向治疗肺腺癌
优质护理在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治疗经皮肾镜术后出血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评估优质护理策略在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治疗经皮肾镜术后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34例经皮肾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患者用随机数字表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以上患者均于2010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超选择性肾动脉造影栓塞术治疗经皮肾镜术后出血,术后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舒适护理,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 2组术后进行血尿消失程度和减少并发症发生比较,实验组康复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出院后6月随访患者无明显肾功能损害,未见血尿复发、脓肾、尿囊肿.结论对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经皮肾镜术后出血的患者采取术前、术中及术后及时有效的观察及优质护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韩磊王家平孙寰陆发承邢艺苑王虹粤
关键词:经皮肾镜术优质护理
新时代医学院校工会组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被引量:1
2022年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中对新时代工会的发展和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进入新时代,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文章通过分析医学院校工会在新时代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存在认识偏差、工作方式单一陈旧、缺乏长效体制机制等问题,建议医学院校工会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基点,开启工会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建立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借助新技术新手段助力工会思想政治工作提质增效。
罗宁郭艳杨蕴芝崔乐乐孙寰
关键词:医学院校工会组织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胸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内漏研究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探讨胸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TEVAR)治疗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发生内漏原因及分型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4年5月确诊为Stand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并完成TEVAR术治疗的189例患者,观察术中及术后内漏分型及影像学表现,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结果 TEVAR术中和术后共25例患者发生内漏,发生率为13.2%(25/189)。其中急性内漏22例,包括Ⅰ型14例(7.4%),Ⅱ型8例(4.2%);迟发性内漏3例,包括Ⅱ型2例(1.1%),Ⅲ型1例(0.5%)。术后患者生存质量未下降,未出现截瘫、肾动脉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TEVAR术内漏分型、影响因素不同,内漏发生概率各异,急性和迟发性内漏中Ⅰ型和Ⅱ型内漏最为常见。
万珊杉吴敏王家平杨帆孙寰陆发承刘召邢艺苑
关键词:内漏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不同途径输注对阿霉素肾病大鼠AQP1、AQP2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评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分别通过肾动脉和尾静脉移植方式对大鼠慢性肾病(CKD)模型肾损伤修复的疗效,比较不同移植方式对CKD大鼠水通道蛋白(AQP)1、AQP2表达差异的影响。方法实验取50只大鼠,2只制备骨髓MSC;36只经尾静脉输注阿霉素构建CKD模型,随机分为阿霉素CKD(A-C)组(n=12)、骨髓MSC经肾动脉输注(M-A)组(n=12)、骨髓MSC经尾静脉输注(M-V)组(n=12);另12只为正常对照(N)组。末次骨髓MSC移植隔1周后检测大鼠24 h尿量、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钠及血清白蛋白,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AQP1、AQP2表达。结果与A-C组相比,M-V组、M-A组大鼠血清白蛋白及24 h尿量均增高(P<0.05),24 h尿蛋白及血清钠水平均降低(P<0.05),M-A组24 h尿蛋白较M-V组降低更明显(P<0.05)。M-V组、M-A组大鼠肾脏AQP1、AQP2表达均较A-C组降低(P<0.05),M-V组、M-A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髓MSC移植可增加血清白蛋白,降低尿蛋白、血清钠和肾实质细胞内AQP1、AQP2表达,对修复阿霉素CKD大鼠肾损伤有作用。在一定时间内肾动脉途径移植效果优于外周静脉途径,但两种移植途径的效果差异与AQP1、AQP2表达无明显关联。
韩磊张文卿孙寰陆发承简远熙邢艺苑王家平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阿霉素肾病AQP1AQP2
咯血的支气管动脉造影表现及栓塞治疗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支气管动脉造影表现及栓塞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比较不同栓塞方式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观察197例咯血患者支气管动脉造影的不同表现,比较单纯性支气管动脉栓塞与永久性联合栓塞这两种治疗方法的近中期疗效、复发率。结果: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近期止血有效率为96.4%,其中43例患者单纯采用明胶海绵栓塞的复发率为44.2%,147例采用永久联合栓塞治疗的复发率为6.1%。结论:与单纯栓塞相比较,咯血患者采用永久联合栓塞治疗后的再发率降低更为明显。
李龙王家平张磊张宏江李瑞敏孙寰
关键词:咯血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肾衰竭大鼠的实验研究
[目的]1.通过两个不同的模型来探讨大鼠慢性肾衰竭以及损伤所受到的作用,来设立一套高效而且满足要求的大鼠慢性肾衰竭模型。2.通过一侧的肾切除合并尾部静脉重复注射阿霉素所导致的慢性肾衰竭模型,探讨BMSCs经动脉移植治疗慢...
孙寰
关键词:慢性肾衰竭骨髓间充质细胞细胞移植肾功能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