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吉祥

作品数:8 被引量:56H指数:6
供职机构:巴中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清
  • 2篇多潘
  • 2篇多潘立酮
  • 2篇潘立酮
  • 2篇细胞
  • 2篇疗效
  • 2篇肝硬化
  • 1篇蛋白
  • 1篇毒性
  • 1篇性细胞
  • 1篇胸苷
  • 1篇胸苷激酶
  • 1篇胸苷激酶1
  • 1篇血清AFP
  • 1篇血清IL-1...
  • 1篇血清细胞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衍生
  • 1篇血小板衍生生...
  • 1篇衍生生长因子

机构

  • 8篇巴中市中心医...
  • 1篇成都医学院第...
  • 1篇仁寿县人民医...
  • 1篇西南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刘吉祥
  • 3篇金军
  • 2篇易鸣
  • 1篇石海燕

传媒

  • 2篇临床合理用药
  • 2篇中国肝脏病杂...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临床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原发性肝癌MRI检查图像特征分析及联合血清AFP、TK1、DKK1的诊断价值研究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PHC)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图像特征及其联合血清甲胎蛋白(AFP)、胸苷激酶1(TK1)、Dickkopf相关蛋白1(DKK1)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从2017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PHC患者76例纳入研究,记作观察组.另取同期我院收治的70例良性肝病患者记作对照组.对所有受试者均进行MRI扫描,比较两组MRI图像特征.检测并对比两组血清AFP、TK1、DKK1水平的差异.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RI及上述各项血清学指标诊断PHC的效能.结果:PHC患者T1WI主要表现为均匀低或稍低信号,T2WI主要表现为不均匀高信号,DWI均表现为均匀高信号.观察组血清AFP、TK1、DKK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经ROC曲线分析可得:MRI检查联合血清AFP、TK1、DKK1诊断PHC的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上述各项检查方式单独诊断.结论:PHC患者MRI图像特征如下:T1WI主要表现为均匀低或稍低信号,T2WI主要表现为不均匀高信号,DWI均表现为均匀高信号.此外,MRI检查联合血清AFP、TK1、DKK1诊断PHC的效能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欧文李成杰任鸿萍王杰刘吉祥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胸苷激酶1
肝硬化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探讨肝硬化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于本院诊治的38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患者病情将患者分为3组:肝硬化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观察组(98例),肝硬化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对照组1(124例),非肝硬化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对照组2(158例)。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特点、内镜检查结果以及并发症和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呕血的发生率为51.02%,较对照组1的75.00%低(P=0.003);观察组咖啡样呕吐物的发生率为18.37%,高于对照组1的6.45%(P=0.001)。观察组和对照组1患者的病因(嗜酒、自身免疫特性等)、黑便、便血等发生情况以及肝功能分级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血尿素氮浓度和输血量分别为(7.7±3.9)mmol/L和(10.9±7.3)U,均高于对照组1的(6.8±4.3)mmol/L和(7.5±5.2)U。观察组患者冠心病和高血压的发生率分别为5.10%、11.22%,均高于对照组1的4.84%和3.23%,并发症门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7.14%,低于对照组1的13.71%(P=0.029)。观察组与对照组1患者其他的常规检查结果和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1、观察组和对照组2的再出血率分别为11.29%、8.16%和5.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98)。对照组1死亡率最高(1.61%),3组患者在需要介入或者手术治疗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20)。结论肝硬化患者中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较高,其中又以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率最高,常见的并发症为冠心病和高血压,发生再出血和死亡的几率较肝硬化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低,因此临床上及时的内镜检查和正确的诊治方法至关重要。
刘吉祥
关键词:肝硬化
血清细胞角蛋白18裂解片段M30、前白蛋白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疾病进展和预后中的价值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探讨细胞角蛋白18(cytokeratin18,CK-18)裂解片段M30(CK-18 M30)、前白蛋白(prealbumin,PA)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相关疾病进展和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四川省巴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60例HBV感染者为研究对象,其中HBV携带组30例、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viral hepatitis,CHB)组5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组80例,选取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CK-18 M30和PDGF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PA水平。记录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并发症发生和临床转归。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血清PA、CK-18 M30和PDGF在乙型肝炎肝硬化临床转归中的预测价值。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血清PA、CK-18 M30和PDGF对乙型肝炎肝硬化临床转归的影响。结果对照组、HBV携带组、CHB组和乙型肝炎肝硬化组患者血清PA[(58.31±4.57)mg/Lvs(48.05±8.69)mg/Lvs(42.75±10.16)mg/L vs(36.94±6.72)mg/L]、CK-18 M30 [(108.34±5.28)μg/L vs(123.67±7.89)μg/L vs(140.16±9.06)μg/L vs(153.61±14.12)μg/L]和PDGF [(60.34±4.27)ng/L vs(67.42±6.93)ng/L vs(73.45±8.74)ng/L vs(84.38±11.02)ng/L]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CHB组和乙型肝炎肝硬化组患者血清PA水平显著低于HBV携带组,CK-18 M30和PDGF显著高于HBV携带组(P均<0.05)。乙型肝炎肝硬化组患者血清PA水平显著低于CHB组,CK-18 M30和PDGF显著高于CHB组(P均<0.05)。与有并发症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相比,无并发症患者血清PA [(47.57±11.43)mg/L vs(32.83±8.62)mg/L]显著升高,CK-18 M30 [(124.72±8.05)μg/L vs(154.64±15.48)μg/L]和PDGF[(70.15±7.54)ng/L vs(82.93±14.37)ng/L]显著降低(P均<0.001)。与临床转归差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相比,临床转归良好患者血清PA [(48.09±12.37)mg/L vs(30.16±10.44)mg/L]显著升高,CK-18 M30 [(126.42±10.56)μg/L vs(15
刘吉祥谭礼让金军
关键词:预后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黄连素对高脂饮食诱导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小鼠肝脂毒性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研究黄连素对高脂饮食诱导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小鼠肝脂毒性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基础饲料进行常规饲养)、高脂组(给予高脂饮食)及干预组(在高脂饮食的同时应用黄连素200 mg/kg进行灌胃3个月),三组各8只。对小鼠原代肝巨噬细胞进行培养,分为A组(未进行处理)、B组(应用0.5 mmol/L棕榈酸)、C组(应用黄连素1μmol/L)、D组(应用0.5 mmol/L棕榈酸+黄连素1μmol/L)。检测小鼠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浓度;用油红染色法观察三组小鼠肝脏脂质的沉积状况;检测小鼠肝组织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脂多糖水平及促炎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结果高脂组血清FBG、TC、TG、AST及ALT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血清FBG、TC、TG及ALT浓度较高脂组显著下降(P<0.05)。高脂组小鼠肝组织中IL-6和血清脂多糖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干预组小鼠肝组织中IL-6和血清脂多糖水平显著低于高脂组(P<0.05)。经透射电镜观察可见,B组原代肝巨噬细胞脂质沉积明显,可见胞质中诸多不规则形脂滴;C组与A组原代肝巨噬细胞形态和结构并无显著差异;D组原代肝巨噬细胞内脂滴较少。高脂组小鼠原代肝巨噬细胞中IL-6和TNF-α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小鼠IL-6和TNF-α表达水平较高脂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高脂饮食诱导的NAFLD小鼠应用黄连素进行干预可有效改善其肝脏脂质沉积,减轻肝脏炎症损伤程度,且作用可能与抑制脂多糖生成,进一步阻滞肝内巨噬细胞中炎症因子IL-6和TNF-α等的释放密切相关。
金军刘吉祥易鸣
关键词: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黄连素高脂饮食脂滴
固本益肠片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及对免疫功能和血清sRAGE、Vaspin的影响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观察固本益肠片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效果及对免疫功能和血清可溶性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sRAGE)、内脏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接收的112例UC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双色球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6例。对照组接受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试验组接受固本益肠片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腹泻、腹痛、脓血便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4个疗程后,试验组的C反应蛋白(CRP)、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低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个疗程后,试验组的sRAGE、Vaspin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个疗程后,试验组的白细胞分化抗原4阳性(CD4^(+))、白细胞分化抗原4阳性/白细胞分化抗原8阳性(CD4^(+)/CD8^(+))高于对照组,白细胞分化抗原8阳性(CD8^(+))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固本益肠片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UC效果显著,可改善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因子和血清sRAGE、Vaspin水平,调节免疫功能。
邓婷刘吉祥
关键词:固本益肠片美沙拉嗪肠溶片溃疡性结肠炎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IL-10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水平及其对疾病预后的判断价值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分析比较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及其与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2014年9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79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其中Child-PughA级31例,B级25例,C级23例,另选体检健康人23例作为对照,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2、IL-6、IL-10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结果代偿期肝硬化和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血清IL-10水平水平分别为(43.5±8.4)g/L和(55.8±6.1)g/L,显著低于健康人【(247.1±43.4)g/L,P<0.01】,而血清IL-2、IL-6和sICAM-1水平分别为(148.1±21.3)g/L、(43.5±8.4)g/L和(298.5±85.7)ng/mL,和(180.6±17.1)g/L、(55.8±6.1)g/L和(685.4±164.8)ng/mL,均显著高于健康人【(22.6±6.0)g/L、(6.6±1.5)g/L和(158.7±21.5)ng/mL,P<0.05】;23例Child-PughC级患者血清IL-10水平为(84.3±11.4)g/L,显著低于31例Child-PughA级或25例Child-PughB级【分别为(121.3±14.6)g/L和(101.4±12.6)g/L;P<0.05】,而血清IL-2、IL-6和sICAM-1水平分别为(182.7±31.4)g/L、(57.3±7.3)g/L和(665.0±135.5)ng/mL,显著高于Child-PughA级或Child-PughB级【分别为(138.4±19.6)g/L、(42.4±6.6)g/L和(398.7±103.3)ng/mL,和(157.7±22.3)g/L、(49.9±6.2)g/L和(509.6±122.9)ng/mL,P<0.05】;肝硬化患者发生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肝性脑病或消化道出血时,血清IL-10水平会进一步降低,而血清IL-2、IL-6和sICAM-1水平则进一步升高。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会随着疾病的变化而改变,了解这些变化对指导诊疗可能有帮助。
金军宋震宇刘吉祥
关键词:肝硬化乙型肝炎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白细胞介素-10
多潘立酮联合阿米替林治疗消化不良的效果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观察多潘立酮联合阿米替林治疗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7月四川省巴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消化不良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50)与对照组(n=50)。观察组患者给予多潘立酮联合阿米替林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多潘立酮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4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胃动素(MTL)、胃泌素(GAS)、胃蛋白酶原Ⅰ(PGⅠ)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5,P=0.025);治疗4周后,2组患者上腹痛、嗳气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上腹痛、嗳气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4周后,2组患者MTL及PGⅠ水平均高于治疗前,GAS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升高/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0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2,P=0.037)。结论多潘立酮联合阿米替林治疗消化不良的效果好,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刘吉祥
关键词:多潘立酮阿米替林临床疗效
多潘立酮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观察多潘立酮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5月-2016年4月收治的FD患者78例,在患者知情同意下给予双盲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2组均给予多潘立酮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服复方消化酶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消化系统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D患者治疗中多潘立酮、复方消化酶联合用药,较多潘立酮单独用药治疗有效性增加,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刘吉祥谭礼让石海燕易鸣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复方消化酶多潘立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