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佳辉

作品数:5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中医药重点研究计划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胃癌
  • 3篇槐耳
  • 2篇胃腺
  • 2篇胃腺癌
  • 2篇细胞
  • 2篇腺癌
  • 1篇低表达
  • 1篇增殖
  • 1篇整合素
  • 1篇人胃癌
  • 1篇人胃癌细胞
  • 1篇上皮
  • 1篇上皮间质
  • 1篇上皮间质转化
  • 1篇受体
  • 1篇通路
  • 1篇逆转
  • 1篇清膏
  • 1篇肿瘤
  • 1篇组织化学

机构

  • 4篇浙江中医药大...
  • 3篇浙江省肿瘤医...
  • 3篇浙江省中医院
  • 3篇浙江中医药大...

作者

  • 5篇程向东
  • 5篇吕航
  • 5篇陈佳辉
  • 4篇徐志远
  • 3篇黄挺
  • 2篇杜义安
  • 1篇俞鹏飞
  • 1篇汪丽菁
  • 1篇高旭宁
  • 1篇滕飞
  • 1篇郑国威

传媒

  • 2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陕西中医药大...

年份

  • 3篇2017
  • 2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槐耳清膏负性调控PI3K/Akt通路抑制裸鼠胃癌腹膜转移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研究槐耳清膏抑制裸鼠胃癌腹膜转移的机制。方法:建立裸鼠胃癌模型24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n=12,每2天腹腔注射0.9%氯化钠溶液1.5m L)、槐耳清膏组(n=12,每2天腹腔注射15mg/m L的槐耳清膏1.5m L)。记录各组裸鼠体质量变化,实验性腹膜转移癌指数(e PCI),原位肿瘤相对体积(RTV),q RT-PCR检测各组胃癌组织PI3K、Akt、MMP-2、MMP-9、u PA m RNA表达情况。结果:生理盐水组与槐耳清膏组在体质量变化上无统计学差异,槐耳清膏组的实验性腹膜癌转移指数(e PCI)和RTV均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槐耳清膏组胃癌组织PI3K、Akt、MMP-2、MMP-9、u PA m RNA表达也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结论:槐耳清膏可以抑制胃癌腹膜转移,可能是通过负性调控PI3K/Akt通路这一机制实现的。
汤加宁程向东徐志远杜义安张袁骕谢华夏吕航黄挺郑国淀陈佳辉
关键词:槐耳胃癌腹膜转移
跨膜受体-整合素β5亚基在胃腺癌中低表达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检测整合素β5(ITGB5)在胃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以寻找胃癌新的诊断和治疗靶点。方法采用组织芯片技术构建包含101例胃癌组织和72例配对的癌旁组织共173点阵石蜡组织芯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该芯片中整合素B5的表达,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结果整合素β5在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高表达率分别为50.5%(51/101)和94.4%(68/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7.82,P〈0.001),低表达的整合素β5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有关(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低表达组的生存率比高表达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并且COX风险模型中提示整合素B5是胃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26)。结论整合素β5的低表达与胃癌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可能是新的治疗靶点或预后评估指标。
郑国淀陈佳辉滕飞郑国威吕航程向东
关键词:组织芯片免疫组织化学
槐耳浸膏逆转胃癌耐药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研究槐耳浸膏对胃癌耐药细胞(SGC7901/Fu)耐药性的逆转作用及对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CCK-8法计算SGC7901/Fu细胞的耐药性;光镜观察细胞形态的改变;realtimeRT-PCR检测EMT相关标记物、转录因子的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snail.及Zeb2蛋白的表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E—cadherin表达及分布。结果0.1-0.5mg/m1浓度范围内,槐耳浸膏能增加sGc-7901/Fu细胞对5-Fu、DDP的敏感性;槐耳浸膏作用后sGc7901/Fu呈上皮样细胞形态改变,伴上皮表型标记物表达下调、间质表型标记物表达上调,侵袭能力增强。结论槐耳浸膏能部分逆转SGC.7901/Fu细胞的耐药性,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EMT实现的。
徐志远程向东杜义安吕航张袁驌陈佳辉
关键词:胃癌化疗耐药上皮间质转化槐耳
胃腺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表观弥散系数与分子标记物Ki-67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通过测定胃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表观弥散系数(ADC)与肿瘤细胞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Ki-67表达的相关性,探讨应用ADC值从分子水平诊断胃癌恶性程度的价值。方法对2014年11月至2015年8月于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MRI检查并接受根治性手术的87例胃癌患者进行回顾性队列分析,全组患者均经术后组织标本病理检查证实为胃癌。将MRI结果与术后常规病理免疫组化Ki-67检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胃癌在MRI上表现为不规则增厚.增强扫描肿瘤呈不均一强化。胃癌组织在DWI上(b=800s/ram。)图像上呈高信号,正常胃壁呈等信号:胃癌患者胃壁的ADC图像上肿瘤为(1.114±0.265)×10^-3mm^2/s,低于正常胃壁的ADC值(2.032±0.202)×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209,P=0.000)。高分化和中分化胃癌、中.低分化胃癌、低分化胃癌、印戒的细胞癌和黏液腺癌的ADC值分别为(1.347±0.234)×10^-3mm^2/s、(1.179±0.257)×10~mm^2/s、(0.996±0.185)×10^-3mm^2/s、(1.082±0.230)×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498,P=0.000)。随着胃癌肿瘤组织Ki.67表达增加,其ADC值降低,胃癌ADC值与Ki-67表达程度呈负相关(r=-0.570,P=0.000);且进一步根据胃癌的分化程度不同进行分组发现,高一中分化(r=-0.627,P=0.016)、低分化(r=-0.787,P=0.000)以及印戒细胞和黏液腺癌(r=-0.792,P:0.000)与Ki-67的表达水平均呈为负相关,而中.低分化胃癌的ADC值与Ki-67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并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胃癌ADC值能从分子水平反映细胞增殖程度,高ADC值提示Ki.67低表达。胃癌ADC值可从分子水平为胃癌术前恶性程度的判断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郑国淀程向东汪丽菁徐志远高旭宁俞鹏飞吕航黄挺陈佳辉
关键词:磁共振胃肿瘤表观弥散系数KI-67
槐耳醇提物抑制人胃癌细胞MKN-45增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观察槐耳不同提取部位对人胃癌MKN-45细胞增殖的影响,并筛选其有效部位。方法用系统溶剂法将槐耳提取为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乙醇、水五个部位后,用CCK-8显色法,检测不同部位不同浓度的槐耳醇提取物对MKN-45增殖的作用。结果槐耳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乙醇部位为抗肿瘤有效部位,其中以正丁醇部位效果最佳,其对MKN-45细胞半数抑制率(IC50)为56.142μg·m L-1。结论槐耳醇提物能抑制人胃癌MKN-45细胞增殖,其最有效部位为槐耳正丁醇部位。
黄挺陈佳辉徐志远吕航程向东
关键词:槐耳细胞增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