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懿
- 作品数:5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肾周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一例报告
- 2016年
- 患者,女,25岁。2015年10月29日因左侧腰背部酸胀感2个月人院。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腰背部酸胀感,呈间歇性,偶向左下腹部放射。既往体健,无高血压、低钾血症等相关病史。查体:双肾区无压痛、叩击痛,未扪及包块。CT平扫检查:左肾中上极内前缘旁有一类圆形稍高密度影,大小约5cm×3cm,左肾盂饱满,左肾周筋膜增厚模糊;增强扫描见肿块不均匀强化,其内可见坏死区;
- 江懿王共先傅斌刘伟鹏张成周晓晨徐祺洋
- 关键词: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肾区相关病史高密度影CT平扫腰背部
-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例病理诊断为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最新文献对本病的流行病学、病理学、影像学以及治疗和预后进行总结分析。结果:CT显示肾占位病变,B超检查考虑为错构瘤可能性大。术中冷冻切片病理检查为肾癌,行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性切除术,术后未行其他辅助治疗。病理检查诊断为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随访12个月,未见明显复发或进展征象。结论: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是一种临床罕见的易位性肾癌,主要发病于儿童和年轻人。确诊依赖于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根治性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方法,预后较差。
- 陆奇傅斌刘伟鹏张成王珊珊江懿王共先
- 关键词:肾癌
- 前列腺巨大恶性孤立性纤维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前列腺巨大恶性孤立性纤维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病理特点及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前列腺巨大恶性孤立性纤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在全麻下行膀胱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双侧输尿管皮肤造口术。术中所见前列腺肿瘤大小约11.5cm×8cm×10cm,包膜尚完整,前壁与膀胱粘连紧密,后壁与直肠前间隙欠清。经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确诊。术后患者恢复良好,随访3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前列腺巨大恶性孤立性纤维瘤极其罕见,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确诊仍需病理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其治疗方法可根据患者临床情况决定。
- 江懿王共先傅斌王义兵刘伟鹏张成
-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恶性孤立性纤维瘤
- 原发性肾上腺淋巴瘤诊疗分析
- 2016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上腺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及诊疗方法。方法总结我院收治的1例原发性肾上腺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诊疗方法,并回顾性分析国内外文献资料。结果患者在全身麻醉下行右侧肾上腺肿瘤根治术+右叶肝部分切除术+膈肌修补术,取病理活检结果为(右肾上腺区、肝)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术后使用RCHOP方案规律化疗8次,随访1年患者已完全缓解,未见复发征象。结论原发性肾上腺淋巴瘤是临床少见的恶性程度高的肿瘤,主要以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多见,早期无明显特异性,且缺乏典型临床表现,临床上易误诊,一旦确诊,应及早手术并化疗以减缓疾病进展及减轻患者痛苦。
- 杜芳朱志刚赵紫媛易芳刘霞伍勇钟伟杰江懿
- 关键词:肾上腺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
- 后腹腔镜不阻断肾蒂肾错构瘤切除术(附29例报告)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经腹膜外途径不阻断肾蒂腹腔镜肾错构瘤切除术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方法对我科29例行后腹腔镜不阻断肾蒂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切除术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9例患者手术均取得满意效果,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短,随访3-6个月未见肿瘤复发,肾功能均处于正常范围。结论对于肿瘤直径较小、位于肾周、未侵犯集合系统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可考虑行后腹腔镜不阻断肾蒂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切除术,手术效果及患者愈后较好。
- 徐祥云傅斌王共先刘伟鹏张成夏宇江懿
- 关键词: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