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建朝

作品数:45 被引量:77H指数:5
供职机构:凯里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科研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0篇艺术
  • 3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0篇音乐
  • 17篇木卡姆
  • 10篇十二木卡姆
  • 8篇音乐学
  • 7篇传承
  • 6篇文化
  • 5篇音乐学家
  • 5篇维吾尔族
  • 5篇民族音乐
  • 5篇民族音乐学
  • 5篇乐学
  • 4篇音乐文化
  • 4篇维吾尔木卡姆
  • 4篇苗族古歌
  • 4篇古歌
  • 4篇《十二木卡姆...
  • 3篇社会
  • 3篇说唱
  • 3篇族群
  • 3篇维吾尔

机构

  • 34篇新疆师范大学
  • 14篇凯里学院
  • 1篇黔南民族师范...

作者

  • 44篇王建朝
  • 10篇单晓杰
  • 3篇张欢
  • 2篇崔斌
  • 1篇陈重
  • 1篇肖贵纯

传媒

  • 8篇民族音乐
  • 5篇歌海
  • 3篇新疆艺术学院...
  • 3篇凯里学院学报
  • 2篇音乐探索
  • 2篇南京艺术学院...
  • 2篇黄钟(武汉音...
  • 2篇浙江艺术职业...
  • 2篇人民音乐
  • 1篇天津音乐学院...
  • 1篇北方音乐
  • 1篇中国音乐
  • 1篇民族艺术
  • 1篇新疆社会科学
  • 1篇西域研究
  • 1篇新疆师范大学...
  • 1篇四川戏剧
  • 1篇黔南民族师范...
  • 1篇民族艺术研究
  • 1篇唐山师范学院...

年份

  • 1篇2019
  • 7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8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7篇2008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略论维吾尔《十二木卡姆》中的个人创造——以和田地区《十二木卡姆》为例被引量:4
2011年
本文以维吾尔木卡姆尤其是和田《十二木卡姆》中之个人的创造性为研究个案,彰显传承人尤其是代表性传承人在维吾尔木卡姆的形成乃至存续过程中所具有的至关重要的作用,进而为我国当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制定的因素中应该极力关注我国传统音乐中的"血肉文本"或"关键载体"——"人"提供有力、有理的依据,从而更好地保护我们的传统音乐文化,使之能够健康地存续和发展。
王建朝张欢
岁时节日与哈萨克斯坦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传播——以克孜勒奥尔达市的两次节日文艺汇演为例被引量:4
2013年
文章以哈萨克斯坦克孜勒奥尔达市多场节日音乐表演活动中的两场为田野个案,从中洞察到"哈萨克斯坦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传播与岁时节日之间有着依附共生的关系"这一典型文化现象,并对该现象中所折射出的国家政府、现代化传播媒体与哈萨克斯坦传统音乐文化之传承、传播的交织关系以及节日活动期间人们的参与行为等相关问题进行学理层面的探讨和解析。
王建朝
关键词:岁时节日传统音乐文化传承
巴赫与亨得尔之异同点解析
2010年
在西方音乐的历史长河中,巴赫与亨得尔是巴洛克全盛时期的两位杰出代表人物,他们把巴洛克时期的音乐推向了顶峰。通过史料分析发现,两位音乐大师的人生经历和音乐存在着诸多的异同点,特别是在音乐方面,各有千秋。
王建朝
关键词:亨德尔传统音乐文化音乐创作巴洛克时期清唱剧声乐作品
论维吾尔木卡姆的当代传播形态
2017年
维吾尔木卡姆是维吾尔族传统音乐文化的典型代表。学界至今多从音乐形态学、音乐人类学的层面对其进行研究,尚缺少从传播学的角度对其传播形态进行的整体性探讨。从传播的过程、媒介、方式,尤其是从艺术传播学的角度对维吾尔木卡姆在当代的三种主要传播形态进行学理上的探讨和分析,可以揭示其相互交织的整体面貌,更好地观察这些传播形态为维吾尔木卡姆在不同传播范围层次上带来的传播效果,对关于维吾尔木卡姆之研究中该层面研究相对薄弱的情况有所补充。
王建朝单晓杰
关键词:维吾尔木卡姆
浅析新疆和田墨玉县奎牙乡“皮尔”仪式音乐现象被引量:3
2009年
仪式是人类历史长河中最古老、最普遍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因而也是社会文化人类学的重点研究领域。“皮尔”是现存于新疆维吾尔族中的一种原始宗教仪式,维吾尔人认为其具有驱邪治病的功能。当人们患了罕见且不易治愈的疾病时,亲人们往往不是送患者去医院治疗,而是请“专人”(即“巴合西”)为患者举行“皮尔”仪式,希望通过此种通神的仪式治愈患者的疾病。
王建朝
关键词:仪式音乐社会文化人类学社会文化现象宗教仪式
口述史:一个研究维吾尔木卡姆的有效维度被引量:8
2015年
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是广泛流传于新疆各维吾尔族聚居区的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古典综合艺术形式。据了解,维吾尔木卡姆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然而就维吾尔木卡姆的历史研究来看,音乐学家多是从文献中来寻找证据,颇少从"口述史"的角度来求证,且体现出"重古代史,轻现当代史"的特点。我们认为,根据维吾尔木卡姆在历史中的存在形态,采用"口述史"的理论和方法对其发展历史进行研究应不失为一个有效的维度。
王建朝
关键词:维吾尔木卡姆口述史当代史音乐学家民间歌手聚居区
再论我国民族音乐学家的“守土职责”
2019年
与西方民族音乐学家远赴异邦的田野从事“他者”音乐的研究传统不同,中国民族音乐学家一贯在家门口的田野从事本土民族音乐的调查和研究。究其原因,这与中西方民族音乐学的形成背景以及中西方民族音乐学家的研究路径密切相关。正是中国民族音乐学之独特的形成背景和研究传统决定了我国民族音乐学家的“守土职责”,并对我国民族音乐学的深入研究、传承与保护、专业音乐家的音乐创作以及本土学校音乐教育等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
王建朝
关键词:西方民族音乐学民族音乐学田野工作
新疆和田地区《十二木卡姆》之文化功能解析被引量:5
2009年
本文是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采用调查资料和文献资料互证的方法对和田《十二木卡姆》的凝聚、教育、艺术、调节、民俗等文化功能所做出的阐释与解析。
王建朝张欢
关键词:十二木卡姆文化功能
一方女人的音乐世界——社会性别视角下的伊吾县哈密木卡姆之女性木卡姆奇的调查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与其它维吾尔族聚居区惯常由男性木卡姆奇传承和传播维吾尔木卡姆的情态相异,哈密地区伊吾县有着一群女性木卡姆奇在传承和传播着属于她们自己世界的木卡姆——哈密木卡姆,并且她们也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创造了属于她们自己的一方音乐世界。那么,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奇特现象?女性木卡姆奇是如何形成的?她们在哈密木卡姆班社中扮演着何种角色?以及她们在生活中究竟演绎着何种音乐行为?本文试图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资料,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对伊吾县女性木卡姆奇所体现的上述文化现象进行释证,以期填补哈密木卡姆之该层面研究中的不足。
王建朝
关键词:社会性别哈密木卡姆
黔东南地区苗族酒歌研究之回顾与展望被引量:1
2017年
本文根据黔东南地区苗族酒歌研究中的不足和问题,借鉴民族音乐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其研究提出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思路。
王建朝单晓杰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