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武静

作品数:4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文学

主题

  • 1篇心理
  • 1篇信仰
  • 1篇性别
  • 1篇叙事
  • 1篇叙事研究
  • 1篇仪式化
  • 1篇忧郁症
  • 1篇莎士比亚
  • 1篇手法
  • 1篇斯托帕德
  • 1篇权力
  • 1篇戏剧
  • 1篇漫画
  • 1篇《理智与情感...
  • 1篇哀悼
  • 1篇保守主义
  • 1篇保守主义思想
  • 1篇暴力

机构

  • 4篇北京科技大学

作者

  • 4篇武静
  • 1篇陈红薇
  • 1篇范一亭

传媒

  • 1篇外语学刊
  • 1篇戏剧(中央戏...
  • 1篇外语教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哀悼与忧郁症——论《理智与情感》中的心理与权力被引量:3
2016年
《理智与情感》是简·奥斯丁发表的第一部作品。小说中性格迥异的姐妹俩在"失去所爱"时,理性的姐姐埃莉诺表现出一种"哀悼",而善感的妹妹玛丽安则进入一种"忧郁症"状态。弗洛伊德的《哀悼与忧郁症》区分正常的"哀悼"和病理性"忧郁症",而实质上无论是"哀悼"还是"忧郁症",其背后隐含的是个体与权力在心理层面的博弈。本文梳理"忧郁症"这一心理名词在文化理论史上从弗洛伊德到巴特勒的衍变,强调精神层面主体的分裂是主体服从的基础,而"忧郁症"造成主体反对自身的转向,是权力迫使主体"服从"的必经之路。研究表明,埃莉诺的"哀悼"事实上是其在权力与个体之间成功斡旋的结果,屈从中不乏女性主义的能动性;而玛丽安的"忧郁症"则展现权力在心理层面的管制和外部规训的共同作用下迫使女性个体走向服从,而姐妹二人不同的心理症状无疑揭示奥斯丁小说的心理、性别与权力结构的关联。
武静范一亭
关键词:《理智与情感》哀悼忧郁症权力心理性别
汤姆·斯托帕德戏剧中的保守主义思想
作为一名自称的保守主义者,汤姆·斯托帕德的保守主义思想直接影响并渗透了他的戏剧作品。本论文从作家对作品的影响入手,通过对保守主义思想核心内涵的梳理,并以此为理论依据,从哲学、政治、文学艺术和科学四个方面,来揭示斯托帕德戏...
武静
关键词:保守主义信仰
文献传递
《夜莺之爱》中的“元戏剧”叙事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夜莺之爱》是当代英国著名女剧作家汀布莱克·韦滕贝克的经典剧作。在该剧中,韦滕贝克通过"元戏剧"的叙事手法,不仅从艺术层面实现了对亚里士多德式悲剧艺术的理性反思,更是表现出了对当代社会现实的独特关照,在反思当代暴力政治的同时,也成为对"9·11"事件式的21世纪恐怖主义的预言。
武静陈红薇
元漫画:评绘本小说《睡魔》对莎士比亚的重构被引量:2
2016年
尼尔·盖曼在其史诗级绘本小说《睡魔》中,以一种元小说评论式的漫画想象对莎士比亚生平史实与戏剧创作过程进行再创作,以绘本小说跨媒介指涉产生的双重互文,将莎士比亚及其剧作同时置于历史事实与虚幻梦境中,从而消解了真实与虚构之间的界限,实现了对经典符号化的莎士比亚的浮士德式"变形改写",通过对剧作家本人亦虚亦实的书写,从而进一步探讨莎士比亚及其剧作作为永恒的文化符号所折射出的哲学思考。
武静
关键词:莎士比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