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岩

作品数:6 被引量:47H指数:3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土壤
  • 2篇有机碳
  • 2篇杉木
  • 2篇杉木人工林
  • 2篇生物质炭
  • 2篇土壤有机
  • 2篇土壤有机碳
  • 2篇人工林
  • 2篇微生物
  • 2篇高校
  • 1篇大学生
  • 1篇单片
  • 1篇单片机
  • 1篇凋落
  • 1篇凋落物
  • 1篇有机碳矿化
  • 1篇政治
  • 1篇政治教育
  • 1篇治教
  • 1篇融入高校

机构

  • 6篇福建师范大学
  • 2篇福建省湿润亚...
  • 1篇安徽工业经济...

作者

  • 6篇刘岩
  • 3篇高人
  • 3篇尹云锋
  • 3篇马红亮
  • 2篇杨玉盛
  • 2篇尹艳
  • 1篇蒋鸣东
  • 1篇万晓华
  • 1篇陈智伟

传媒

  • 1篇土壤学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辽东学院学报...
  • 1篇亚热带资源与...
  • 1篇海峡科学
  • 1篇传播与版权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8
  • 4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杉木凋落物及其生物炭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被引量:35
2016年
以福建建瓯万木林自然保护区内的杉木人工林土壤为研究对象,设置单独添加生物炭、单独添加凋落物以及混合添加凋落物和生物炭处理,进行一年的室内培养实验,研究不同添加物处理对土壤性质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S)相比,单独添加凋落物与混合添加凋落物和生物炭均使土壤磷脂脂肪酸(PLFA)总量、真菌丰度以及真菌/细菌比值显著增加;单独添加生物炭与混合添加凋落物和生物炭均使革兰氏阳性细菌/革兰氏阴性细菌比值显著增加。混合添加凋落物和生物炭处理的放线菌丰度显著高于单独添加凋落物处理的。主成分分析表明,不同添加物处理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存在显著差异;典范对应分析表明,不同添加物处理通过改变土壤p H、全碳、全氮、C/N、可溶性有机碳(DOC)和可溶性有机氮(DON)等性质,进而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雷海迪尹云锋刘岩万晓华马红亮高人杨玉盛
关键词:生物炭凋落物微生物群落结构杉木人工林
新时期社会性别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探索
2016年
现阶段,社会性别教育受到了社会各界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并逐渐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一个新的出发点与工作重点。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社会性别教育进行讨论,分析两者在大学生教育过程中的相关性,探讨当前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社会性别教育的现状,以探索社会性别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刘岩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生物质炭添加对杉木人工林土壤原有有机碳矿化的影响被引量:10
2018年
通过培养试验,利用^(13)C标记技术研究不同热解温度制备的生物质炭添加对杉木人工林土壤原有有机碳矿化的影响,为生物质资源有效利用和亚热带人工林固碳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生物质炭制备材料分别为木荷(阔叶树种)和杉木(针叶树种)凋落物,培养温度为25℃,时间为112 d.结果表明:在整个培养阶段,与对照土壤相比,不同生物质炭添加对土壤原有有机碳矿化的影响均呈现先促进后抑制的规律,具体表现为杉木生物质炭处理仅在培养0~3 d表现为显著促进作用,在7~112 d均呈现为显著抑制作用,而木荷生物质炭处理则在培养0~14 d表现为促进作用,在28~112 d均表现为显著的抑制作用.培养结束时,3种杉木生物质炭(350、550和750℃)处理均显著抑制了土壤原有有机碳矿化,2种木荷生物质炭(350和550℃)处理也表现为显著的抑制作用.木荷生物质炭和杉木生物质炭的分解率介于0.8%~2.8%,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生物质炭的分解率呈下降趋势,且同一热解温度下木荷生物质炭的分解率显著高于杉木生物质炭.上述结果表明,原材料和制备温度是生物质炭影响土壤原有有机碳矿化和生物质炭分解的重要因素.
尹艳刘岩刘岩尹云锋马红亮高人
关键词:生物质炭杉木人工林热解温度土壤有机碳
利用STM单片机的自动温度感知与控制系统
2023年
针对现有自动温控系统存在控制精度差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STM单片机的自动温度感知与控制系统。系统框架分为温度感知层、信息通信层、控制调节层及人机交互层共4层。以STM32 L4单片机作为系统硬件核心,将温度传感器感知到的温度信息通过ZigBee无线通信网络传输到控制器当中。在控制过程中运行模糊神经网络控制程序,获取温度控制量并生成控制指令,将指令集传输给现场温度调节设备实现温度自动调节。实验结果表明,与PID控制、模糊控制及模糊PID控制方法相比,基于STM32 L4单片机的温控系统与预期温度之间的超调量相对更小,温度控制更接近预期值。
蒋鸣东刘岩
关键词:温度感知模糊神经网络温度控制系统
高校女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特点及引导研究
2016年
近年来,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力度不断加大,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也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在此过程中,女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就业价值观。该文从社会、学校、家庭及女大学生自身四个层面,运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福州大学城各高校女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进行实际调研,了解女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特点,并制定针对性的引导策略,以促进女大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就业价值观念,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刘岩
关键词:女大学生就业
不同生物质炭对土壤有机碳矿化及其活性碳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通过室内培养实验,研究了2种木本材料(木荷和杉木)在3种热解温度下(350℃、550℃、750℃)制备的生物质炭对土壤有机碳矿化和微生物生物量碳(microbial biomass carbon,MBC)以及可溶性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材料在不同热解温度下制备的生物质炭均显著增加了土壤CO_2-C累积释放量,并且添加木荷生物质炭处理的土壤CO_2-C累积释放量为添加杉木生物质炭处理的1.02-1.13倍。同一材料不同热解温度的生物质炭对土壤CO_2-C累积释放量的影响同样存在显著差异,且热解温度越低,累积释放量越高。此外,与对照土壤相比,生物质炭的加入显著降低了土壤MBC含量,但不同生物质炭处理之间土壤MBC的差异并不显著。相同热解温度条件下,添加木荷生物质炭的土壤DOC含量显著高于杉木生物质炭的;而同种材料条件下,不同热解温度制备的生物质炭对土壤DOC含量的影响则呈现热解温度越高土壤DOC含量越低的变化趋势。
刘岩尹云锋陈智伟尹艳马红亮高人
关键词:生物质炭土壤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