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红亮

作品数:117 被引量:891H指数:17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7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01篇农业科学
  • 21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79篇土壤
  • 30篇森林土
  • 30篇森林土壤
  • 22篇亚热带
  • 20篇杉木
  • 16篇凋落
  • 16篇凋落物
  • 16篇人工林
  • 15篇氮沉降
  • 14篇有机碳
  • 13篇氮素
  • 13篇
  • 12篇杉木人工林
  • 12篇土壤氮
  • 11篇生物质炭
  • 11篇微生物
  • 10篇CO2浓度
  • 10篇N
  • 9篇中亚热带
  • 8篇氮素转化

机构

  • 102篇福建师范大学
  • 24篇中国科学院
  • 18篇福建省湿润亚...
  • 8篇教育部
  • 7篇万木林自然保...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西南农业大学
  • 1篇闽江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江苏省木渎高...
  • 1篇安阳职业技术...

作者

  • 117篇马红亮
  • 86篇高人
  • 65篇尹云锋
  • 23篇杨玉盛
  • 21篇谢祖彬
  • 21篇朱建国
  • 16篇曾青
  • 14篇陈仕东
  • 14篇刘钢
  • 11篇杨柳明
  • 7篇司友涛
  • 7篇韩世忠
  • 6篇裴广廷
  • 6篇马芬
  • 6篇李爱萍
  • 5篇李淑香
  • 5篇彭园珍
  • 5篇王杰
  • 4篇林伟
  • 4篇孙杰

传媒

  • 15篇亚热带资源与...
  • 14篇土壤
  • 12篇应用生态学报
  • 7篇土壤学报
  • 7篇安徽农业科学
  • 7篇环境科学研究
  • 4篇环境科学学报
  • 4篇福建师范大学...
  • 4篇农业环境科学...
  • 3篇生态学报
  • 3篇热带亚热带植...
  • 3篇林业科学研究
  • 2篇土壤通报
  • 2篇水土保持学报
  • 2篇中国生态农业...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林业科学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年份

  • 3篇2024
  • 5篇2023
  • 6篇2022
  • 6篇2021
  • 6篇2020
  • 7篇2019
  • 6篇2018
  • 1篇2017
  • 7篇2016
  • 8篇2015
  • 8篇2014
  • 10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 10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1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模拟氮沉降对中亚热带森林土壤中可溶性氮含量的影响被引量:20
2012年
通过野外模拟试验,研究CK〔对照,0 kg(hm2.a)〕、LN〔低氮,30 kg(hm2.a)〕和HN〔高氮,100 kg(hm2.a)〕处理3个氮沉降水平对亚热带针叶(杉木)和阔叶(浙江桂、罗桴栲)森林土壤中可溶性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后3 d,土壤中的w(SIN)(可溶性无机氮含量)在CK和LN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仅发现HN处理与LN及CK处理之间的差异显著.施氮后3个月,各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与施氮后3 d相比,土壤中的w(NH4+-N)在CK处理显著增加了42%~68%(P<0.05),而HN处理则显著降低了45%~58%(P<0.05);土壤中的w(NO3--N)平均降低了24%~88%,其中HN处理降幅最大也最显著;杉木林土壤降幅最大.施氮后3 d,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土壤尤其是杉木林土壤中的w(SON)(可溶性有机氮含量)增加,其占w(TSN)(可溶性总氮含量)的比例降低.然而3个月后,施氮影响趋缓甚至相反;与施氮后3 d比较,HN处理下w(SON)降低,而其占w(TSN)的比例却有所升高,表明SON损失仍低于SIN.阔叶天然林土壤中的w(SON)显著高于杉木人工林,表明凋落物性质差异造成的影响与w(SON)变化有关.
闫聪微马红亮高人尹云锋陈仕东
关键词:氮沉降森林土壤无机氮可溶性有机氮
开放式空气CO_2浓度增高条件下C_3作物(水稻)与C_4杂草(稗草)的竞争关系被引量:26
2002年
通过田间试验 ,研究了FACE(开放式空气CO2 浓度升高 )条件下C3 作物水稻 (Oryzasativa)和C4杂草稗草 (Echinochloacrusgalli)的生长和竞争关系 .结果表明 ,FACE条件下C3 植物水稻生物量和产量增加 ,叶片数增加 ,分蘖数增加 ,叶面积系数 (LAI)增大 ;而C4植物稗草相反 .FACE条件下水稻和稗草叶面积均减少 ,而净同化率 (NAR)均增加 .FACE条件下水稻 稗草比例为 1∶1时 ,水稻与稗草的生物量比率、产量比率、LAI比率、茎蘖比率和NAR比率均增加 ,水稻 稗草的竞争关系发生变化 ,水稻 (C3 植物 )竞争能力增加 ,稗草 (C4植物 )竞争能力下降 .
曾青朱建国刘刚韩勇张雅莉谢祖彬马红亮程磊
关键词: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水稻稗草
生物质炭和磷肥施用对土壤和小白菜中微量元素的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采用盆栽试验,探究生物质炭(Biochar, BC)单独施用(B1 1.5%、B2 3.0%,土壤质量分数),磷肥单独施用(P1 50 kg·ha^-1、P2 100 kg·ha^-1),两者配施(P1B1、P1B2、P2B1、P2B2)对小白菜生物量以及土壤和小白菜中微量元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小白菜生物量在BC单独施用条件下增加159%~244%,在两者配合施用条件下增加136%~295%.土壤中全量Mn、Cu、Zn、Mo含量在磷肥单独施用处理中基本无变化;在BC单独施用处理中土壤全量Mn和全量Mo含量增加,而全量Cu和全量Zn含量变化亦不大.与对照土壤相比, BC单独施用或两者配施处理土壤有效态Mn含量显著增加,有效态Cu含量下降.此外, BC单独施用或两者配施均提高了小白菜对Mn、Cu、Mo的吸收,但BC单独施用显著降低了小白菜对Zn的吸收.
李宇轩陈智伟孙小飞马红亮高人尹云锋
关键词:生物质炭微量元素小白菜生物量
凋落物及氮添加对针阔叶林土壤氮和水解氨基酸的影响
2022年
为探究凋落物对森林土壤氮的影响及氮沉降的调节,本研究以亚热带天然阔叶林(罗浮栲林)和人工针叶林(杉木林)2种林型土壤和凋落物为对象,分别设置土壤(对照)、土壤+凋落物(3倍添加)、土壤+氮(120 mg/kg)、土壤+凋落物(3倍添加)+氮(120 mg/kg)4种处理,每种处理设置3个重复,进行为期一年的室内模拟淋溶试验,分析土壤可溶性氮和物理分级后各粒径土壤水解氨基酸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比较,阔叶林土壤添加凋落物处理增加土壤铵态氮和游离氨基酸,而降低硝态氮含量;氮添加降低针叶林土壤氨态氮,增加硝态氮含量,但是增加阔叶林土壤铵态氮和游离氨基酸;凋落物添加的情况下,氮添加显著增加阔叶林土壤硝态氮含量。土壤的各粒径组分分布比例差异显著,氮添加倾向于降低针叶林土壤大粒径、增加小粒径分配比例,而阔叶林相反。针叶林土壤添加凋落物显著增加土壤粒径组分2000~250μm、20~2μm、<2μm水解氨基酸含量;氮添加增加针叶林全土、2000~250μm和20~2μm粒径水解氨基酸含量;在凋落物添加或氮添加情况下,氮添加或凋落物显著降低全土、250~53μm、53~20μm粒径水解氨基酸含量。而凋落物和氮添加对阔叶林土壤水解氨基酸含量的影响基本上相反。可见,不同土壤粒径组分水解氨基酸(作为可矿化氮)响应凋落物和氮添加处理的差异,有望作为揭示针阔叶林可溶性氮变化的指标。
廖从梅王梦思马红亮高人尹云锋
关键词:森林土壤
添加硝态氮对红壤净氨化和净矿化速率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针对武夷山红壤施加不同水平的硝态氮(CK:N 0 mg kg-1,LN:N 50 mg kg-1,NN:N 100 mg kg-1,HN:N 150 mg kg-1)开展培养实验,研究硝态氮对土壤氮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硝态氮添加,红壤氨化速率显著升高,而矿化速率在高氮(NN:N 100mg kg-1,HN:N 150 mg kg-1)情况下没有显著升高。硝态氮添加显著影响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关系,由CK处理下的显著负相关,逐渐转为HN处理的正相关,结果表明,随硝态氮添加,尤其在HN处理下促进了硝态氮的固定和铵态氮的形成,而对于其转化的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随硝态氮添加,土壤可溶性有机氮(SON)含量增加,其所占比例(39.0%~45.7%)降低,而SON的变化速率与矿化速率成显著负相关,表明较高硝态氮处理(NN和HN)下SON的变化速率较大,为揭示高氮沉降下硝态氮转化的机理提供了思路。
马红亮高人王杰尹云锋杨柳明
关键词:氮沉降森林土壤硝态氮铵态氮可溶性有机氮
三氯异氰尿酸对马铃薯连作障碍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采用盆栽试验,选择三氯异氰尿酸(TCCA)为土壤消毒剂,研究不同施用量TCCA对马铃薯连作障碍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TCCA施用量设置分别为:0(CK),30 kg/hm^(2)(S_(30)),60 kg/hm^(2)(S_(60))和120 kg/hm^(2)(S_(120))。结果表明:与CK处理相比,S_(60)和S_(120)处理显著提高土壤pH(P<0.05),分别提高0.15个和0.26个单位;显著增加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P<0.05),增幅分别为30.4%和83.5%;显著提高土壤铵态氮含量(P<0.05),分别提高3.3倍和9.7倍。同时,S_(60)和S_(120)处理显著影响了土壤微生物优势菌属的相对丰度(P<0.05)。与CK处理相比,在门水平上,S_(60)和S_(120)处理下土壤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增幅达55.3%和85.9%,子囊菌门(Ascomycota)的增幅达16.7%和35.1%;在属水平上,S_(60)和S_(120)处理下显著降低马铃薯致病菌链霉菌属(Streptomyces)的相对丰度(P<0.05),降幅达35.7%和57.1%。主坐标(PCoA)分析表明,S_(60)和S_(120)处理与CK处理的细菌和真菌的群落结构截然不同。除了TCCA直接杀菌的影响,冗余分析(RDA)显示,土壤pH和铵态氮含量亦是影响微生物群落组成变化的关键因子。
周杨石思雨司友涛马红亮马红亮高人
关键词:三氯异氰尿酸马铃薯连作障碍病原菌
稻草及其制备的生物质炭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的影响被引量:27
2013年
向土壤中添加生物质炭已被认为是改善土壤质量,增加碳吸存的有效措施。通过模拟实验,利用同位素δ13 C标记技术,研究稻草及其制备的生物质炭添加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草和生物质炭对土壤团聚体中新形成碳和原有机碳的影响截然不同。培养112 d,来自稻草或生物质炭的新碳主要进入到中团聚体(50 - 250 μm)中,比例为70.3% - 75.3%。与对照土壤相比,稻草添加显著促进了大团聚体(250 - 2 000 μm)原有机碳的分解(p 〈0.05),但对中团聚体和微团聚体(〈50 μm)原有机碳的影响并不明显,而生物质炭添加(SB250和SB350)则对大团聚体和中团聚体原有机碳没有显著影响,但SB250处理(土壤中加入250℃热解制备的生物质炭)显著抑制了微团聚体原有机碳的分解(p 〈0.05),而SB350处理(土壤中加入350℃热解制备的生物质炭)的则无影响。对于同一粒级团聚体,稻草与生物质炭处理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新碳分配上,而对原有机碳的影响并不显著。
尹云锋高人马红亮杨玉盛李淑香刘燕萍
关键词:生物质炭团聚体土壤有机碳
添加外源氮、单宁酸和酚类化合物对森林土壤氮素的影响
针对氮沉降增加,不同凋落物(阔叶、针叶和竹叶)化学性质的显著差异,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铵态氮、单宁酸、4-羟基苯甲酸对红壤、黄壤、黄壤性草甸土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影响开展3个月的培养研究,结果显示,添加铵态氮增加红壤和黄壤铵态...
王杰马红亮高人
关键词:铵态氮单宁酸森林土壤矿质氮
外源新碳在不同类型土壤团聚体中的分配规律被引量:27
2013年
通过室内模拟实验,利用δ13C方法研究外源新碳(13C标记的水稻秸秆)在不同类型土壤(红壤、黄红壤和草甸土)团聚体中的分配规律。培养温度为25°C,培养时间为360 d。结果表明:在三种类型土壤中,外源新碳进入到土壤团聚体中的数量由大到小顺序依次为250~2 000μm、50~250μm和<50μm。而进入到土壤中的外源新碳,56.8%~59.6%残留在250~2 000μm团聚体中,25.9%~28.7%残留在50~250μm团聚体中,11.7%~17.3%残留在<50μm团聚体中,表明新进入的外源碳主要分配在大团聚体中。
吕元春薛丽佳尹云锋高人马红亮杨玉盛
关键词:土壤类型团聚体
中亚热带森林土壤真菌多样性的案例研究被引量:10
2015年
为了解中亚热带森林土壤的真菌多样性,利用PCR-DGGE分子指纹图谱技术对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建瓯万木林自然保护区内的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天然林土壤真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亚热带地区森林土壤真菌群落丰富,土壤真菌的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分别为3.37~3.80、26~29和0.977~0.984。经测序及同源性比对,真菌以担子菌类(Basidiomycota)最多,占总数的35.9%;其次为子囊菌类(Ascomycota),占总数的15.4%;接合菌类(Zygomycota)和半知菌类(Deuteromycota)分别占总数的10.3%和7.7%。主成分分析表明,地点和土层深度共同影响真菌群落组成,其中由地点引起的真菌群落组成差异大于土层深度。土壤真菌多样性指数与土壤铵态氮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碳氮比呈显著负相关;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与土壤因子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因此,土壤碳、氮含量是影响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重要因子。
韩世忠高人马红亮尹云锋司友涛杨玉盛陈仕东陆建芳刘功辉李爱萍郑群瑞
关键词:土壤真菌PCR-DGGE真菌多样性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