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月娥

作品数:3 被引量:53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排放源
  • 2篇气溶胶
  • 2篇污染
  • 2篇长江
  • 2篇长江三角
  • 2篇长江三角洲
  • 1篇源解析
  • 1篇碳气溶胶
  • 1篇重污染
  • 1篇污染事件
  • 1篇夏季
  • 1篇含碳气溶胶
  • 1篇OC
  • 1篇PM2.5
  • 1篇PM2.5污...
  • 1篇WRF
  • 1篇CHEM
  • 1篇EC
  • 1篇臭氧
  • 1篇次区域

机构

  • 3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杭州市环境监...
  • 1篇蚌埠市气象局

作者

  • 3篇朱彬
  • 3篇王红磊
  • 3篇李月娥
  • 2篇高晋徽
  • 2篇康汉青
  • 2篇张亮
  • 2篇杨鹏
  • 1篇林旭
  • 1篇邵平
  • 1篇施双双

传媒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环境科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长江三角洲夏季一次典型臭氧污染过程的模拟被引量:20
2015年
利用WRF/Chem空气质量模式对长江三角洲夏季一次典型臭氧(O3)污染过程的时空分布特征和物理化学机制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模式能够合理地再现这次长江三角洲夏季典型O3污染过程的时空分布特征和演变规律.2013年8月10~18日,长江三角洲主要受副热带高压影响,晴天、高温和小风的气象条件有利于光化学污染的形成.模拟结果表明,长江三角洲地区气象场、地理位置、区域输送和化学生成都对O3的时空分布有影响.敏感性实验表明,上海O3浓度在海洋性气流影响下较低,但上海排放源对长江三角洲O3浓度时空分布的影响较为显著;南京近地面高浓度O3主要贡献为化学生成(烯烃和芳香烃)和高层O3的垂直输送,杭州和苏州近地面高浓度O3主要来源于物理过程.在O3生成速率最大时(11~13h)对O3前体物减排,对长江三角洲15:00的O3峰值浓度影响较为明显.
张亮朱彬高晋徽康汉青杨鹏王红磊李月娥邵平
关键词:臭氧排放源长江三角洲
一次以南京为中心的夏季PM2.5污染岛污染事件的数值模拟被引量:17
2016年
2013年6月23-24日南京及其周边地区发生了一次小范围、突发性的气溶胶污染事件,PM2.5的平均浓度达到242μg/m3,在夏季比较少见.本文利用WRF-chem模式对该PM2.5污染事件进行模拟,通过对模式结果进行分析表明:此次污染事件与天气形势和边界层结构有着直接联系.此次污染发生时江淮地区正处于梅雨时节,南京及其周边地区处于江淮低空切变线上,切变线附近有辐合的流场,东部上游排放源的贡献和南京本地的静稳风场导致污染物在南京堆积.污染期间有比平时更强的气粒转化过程,23日PM2.5浓度受到SO2减半的影响,浓度减少量为9.8%,受NOx减半影响的减少量为7.3%.污染发生期间南京地区上空温度垂直梯度较小,温度层结不利于污染物的垂直扩散,边界层高度较低,低层大气湍流活动较弱,垂直高度上的稳定层结也为污染物集聚提供了条件.
杨鹏朱彬高晋徽康汉青张亮王红磊李月娥
关键词:气溶胶PM2.5排放源长江三角洲
冬季PM_(2.5)中含碳气溶胶的污染特征——长江三角洲地区一次区域重污染过程分析被引量:16
2017年
2015年1月16~26日长江三角洲(以下简称长三角)地区出现了一次持续区域性重污染过程,为研究重污染过程期间含碳气溶胶的区域分布特征及其来源.使用中流量采样器分别对南京、苏州和临安1月13~28日PM2.5进行了连续采样,并使用Model 2001A热/光碳分析仪分析了样品中的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含量.结果表明:长江三角洲地区冬季重污染过程中以PM_(2.5)污染为主,南京、苏州、临安PM_(2.5)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76.84,176.65,158.07μg/m^3,是清洁天的1.91、2.01和2.97倍.含碳气溶胶是PM_(2.5)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碳(TC,TC=OC+EC)占PM_(2.5)的比例分别为南京(18%)、苏州(21%)、临安(23%).轻度污染天和中/重度污染天,长三角地区PM_(2.5)中OC的平均浓度分别为20.75,32.64μg/m^3,为清洁天的1.66和2.61倍;EC的平均浓度分别为5.41,8.87μg/m^3,为清洁天的2.06和3.37倍.污染过程中不同碳组分的变化特征不同.一次有机碳(POC)、二次有机碳(SOC)、焦炭(Char-EC)的浓度随着污染程度的加剧而不断上升;烟炱(Soot-EC)随着污染程度变化较小.4个采样时段中,OC、EC浓度峰值出现于15:00~20:40时段.污染期间,长三角地区含碳气溶胶的主要来源为燃煤和机动车尾气,同时还有部分生物质燃烧源的影响,柴油车尾气的影响较弱.清洁天,影响长三角地区的气团主要来自于海洋上空,气团较为清洁,碳气溶胶来源简单;污染天气团主要来自于我国西北地区及长三角周边省份,受到外来输送与本地源排放的影响,使得碳气溶胶来源变得相对复杂.
沙丹丹王红磊朱彬林旭郭婷施双双蒋琳李月娥
关键词:OCEC源解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