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红磊

作品数:101 被引量:791H指数:18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6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 10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0篇环境科学与工...
  • 14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48篇气溶胶
  • 37篇污染
  • 23篇水溶性离子
  • 18篇粒径
  • 18篇粒径分布
  • 15篇数浓度
  • 13篇大气气溶胶
  • 11篇污染气体
  • 10篇PM2.5
  • 8篇元素碳
  • 8篇污染物
  • 7篇有机碳
  • 7篇溶胶
  • 7篇沙尘
  • 7篇碳气溶胶
  • 7篇气象
  • 7篇颗粒物
  • 7篇后向轨迹
  • 7篇PM
  • 7篇BC

机构

  • 101篇南京信息工程...
  • 8篇嘉兴市环境保...
  • 7篇中国气象局
  • 4篇北京市人工影...
  • 4篇中科三清科技...
  • 3篇北京大学
  • 3篇鄂尔多斯市气...
  • 2篇杭州市环境监...
  • 2篇河北省气象与...
  • 2篇河北省人工影...
  • 2篇蚌埠市气象局
  • 2篇广东省气象局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安徽省气象局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成都信息工程...
  • 1篇多伦多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中国气象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101篇王红磊
  • 45篇朱彬
  • 22篇沈利娟
  • 17篇赵天良
  • 15篇施双双
  • 13篇安俊琳
  • 11篇康汉青
  • 10篇陈魁
  • 8篇刘晓慧
  • 7篇银燕
  • 7篇王金虎
  • 6篇张泽锋
  • 6篇薛国强
  • 5篇陆春松
  • 5篇杨洋
  • 5篇邵平
  • 4篇郜海阳
  • 4篇陈景华
  • 4篇赵德龙
  • 4篇高晋徽

传媒

  • 33篇环境科学
  • 12篇中国环境科学
  • 5篇地球与环境
  • 4篇环境科学学报
  • 3篇环境科学研究
  • 3篇地球科学与环...
  • 3篇三峡生态环境...
  • 3篇江苏省气象学...
  • 2篇气象科学
  • 2篇大气科学学报
  • 1篇气象
  • 1篇南京大学学报...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环境化学
  • 1篇气象学报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科技视界
  • 1篇气象科技进展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年份

  • 5篇2024
  • 9篇2023
  • 5篇2022
  • 5篇2021
  • 6篇2020
  • 15篇2019
  • 3篇2018
  • 8篇2017
  • 4篇2016
  • 10篇2015
  • 14篇2014
  • 6篇2013
  • 5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10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京市降水化学特征及其来源研究被引量:15
2015年
为了解南京江北地区降水化学特征,分析了2011年3—6月共25个降水日的109个降水样品中的主要水溶性离子,并利用后向轨迹模式探讨了降水气团来源。结果表明:1)南京地区3—6月降水主要受南、北2种气团影响,北方气团降水的主要离子浓度高于南方气团降水。2)海盐示踪法和相关性分析显示,降水中NO3-和SO42-主要来自燃煤、工业排放和汽车尾气;Ca2+主要来自地壳源;Cl-主要来自海洋;海洋源和陆源对Mg2+和K+都有贡献,Mg2+的陆源贡献大于海洋源贡献,K+受海洋源的影响程度要低于Mg2+。3)南、北气团初期降水的各离子浓度高于总降水的各离子浓度,且初期降水的主要离子的富集系数高于总降水。这说明在降水初始阶段,雨水对南京大气中污染物(气态污染物和颗粒物)的云下冲刷去除作用较强,降水的离子浓度最高,局地源对降水离子的贡献较明显。
张泽锋沈利娟朱彬岳江王红磊张秋晨
关键词:降水化学后向轨迹
长三角地区冬季霾天气溶胶中水溶性离子的区域分布特征
为研究长三角地区霾天水溶性离子的区域污染特征,使用安德森9级碰撞采样器和离子色谱仪对2013年1月18-24日南京、苏州、杭州、临安、宁波五个城市的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及其水溶性离子进行了观测分析,并结合天气形势分析了长三...
王曼婷朱彬王红磊薛国强何俊徐宏辉曹锦飞
关键词:灰霾水溶性离子粒径分布
四川盆地冬季碳质气溶胶特征:时空分布、粒径分布及传输
为研究四川盆地冬季大气碳质气溶胶的污染特征,于 2017 年 1 月在盆地城区(温江站)、盆地郊区(新津站)、盆地与高原过渡区(名山站)和高原区(理塘站)进行大气颗粒物采集,并利用DRI Model 2001 A热光碳分...
王闰芳王红磊赵天良吴明丁涵
关键词:OCEC四川盆地
一种大气气溶胶细粒子及气态前体物的采集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气气溶胶细粒子及气态前体物的采集装置,在大气进气口设置了一个锐切气旋分离器,可以将大气中较大粒径的气溶胶粒子从样品中过滤掉,以防止大粒子在采集过程中影响采集结果;该装置环形扩散管内管为可抽插式,减少了传...
朱彬王红磊张泽锋沈利娟
文献传递
南京雾、霾期间含碳颗粒物理化特征变化分析被引量:11
2017年
利用单颗粒飞行时间质谱仪(SPAMS)对南京2014年8~9月内清洁、霾及雾时段内含碳颗粒物的理化特征进行分析,归类得到EC-fresh、EC-SN、NaK-EC、OC、ECOC、ECOC-S、ECOC-SN和Ammonium等8大类含碳颗粒物.雾和霾时段内,OC占比出现明显降低,而EC-SN和NaK-EC的占比约为清洁时段内的2倍.清洁时段内含碳颗粒物总占比的减小率>雾>霾.雾时段内各含碳颗粒物中硝酸组分出现富集,有更多小粒径段的OC生成.EC-SN和NaK-EC的颗粒物酸度(R_(va))表现为清洁时段<霾<雾,OC和ECOC-SN的Rva值则在清洁时段达到最大.此次分析得到的含碳气溶胶理化特征有助于对南京不同天气条件下大气碳气溶胶的来源及其在大气中的传输与演变过程的理解.
胡睿银燕陈魁王红磊蒋惠朱彬郝囝
关键词:含碳气溶胶粒径分布
2008~2018年武汉市BC气溶胶时间演变特征及其来源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黑碳(BC)作为最重要的吸收性气溶胶,其辐射强迫显著地改变大气边界层结构和近地面大气污染物的累积。基于2008~2018年武汉市BC和气象要素的观测数据,结合CWT潜在来源模型,分析了BC的时间演变特征和潜在来源分布。结果表明武汉BC平均质量浓度为6926.4±4090.6 ng/m^(3),Angstrom指数(AAE)和液体燃料源对BC贡献占比(P)的平均值分别为0.98±0.44和76.6%,BC主要来自液体燃料的燃烧。2014~2017年BC质量浓度呈现显著的下降趋势,液体燃料对BC的贡献逐年增加。BC的季节分布为冬季(8537.3 ng/m^(3))>春季(7513.2 ng/m^(3))>秋季(6820.2 ng/m^(3))>夏季(6161.9 ng/m^(3)),BC_(liquid)占比为秋季(80.0%)>冬季(77.3%)>春季(76.2%)>夏季(72.9%)。不同季节BC日变化特征不同。四个季节BC日变化在2008~2013年均以单峰型分布为主,而在2016~2017年则为双峰型分布。不同季节BC的潜在来源分布存在显著区别。潜在来源高值区在2008~2010年主要分布于武汉市的西南部,范围较小;而2016~2017年主要集中在武汉市周边地区,范围变大。潜在源区的演变反映了周边城市群对武汉市BC的影响逐渐变大,这可能是造成武汉市BC质量浓度日变化的年际差异的原因。
王红磊裴宇儇沈利娟赵德龙白永清赵天良
关键词:BC气溶胶
青奥会期间南京不同天气形势下气溶胶数浓度分布特征
利用WPS、β射线测尘仪、EMS污染气体监测系统的观测数据,结合天气图和气象要素数据,分析了青奥会期间南京不同天气形势下气溶胶数浓度的分布特征以及与大气污染物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弱高压控制下核模态数浓度较大,约1271...
卞慧湘安俊琳王红磊王俊秀邹嘉南
关键词:数浓度气体细粒子
南京市一次霾污染过程中水溶性离子分布特征被引量:15
2019年
使用MARGA离子在线分析仪ADI2080对2017年12月27日~2018年1月5日南京市PM_(2.5)化学组分进行连续采样分析,结合气象要素和大气环境监测数据,探讨了霾污染过程中水溶性离子的时间分布特征及其来源特征.结果表明:霾日中南京水溶性离子浓度为121.41μg/m^3,是洁净日的3.2倍.霾污染过程中水溶性离子平均浓度大小顺序为NO_3^-> SO_4^(2-)> NH_4^+> Cl^-> K^+> Ca^(2+)> Mg^(2+),SNA离子占总水溶性离子浓度的91.97%.霾日中水溶性离子日变化均为三峰型,洁净日中Cl^-、SO_4^(2-)和NH_4^+的日变化为单峰型,Ca^(2+)为双峰型,K^+、Mg^(2+)为三峰型.随着空气污染状况的加重,总水溶性离子在PM_(2.5)中的占比不断减少,空气质量为优时占比95.93%,严重污染时为63.25%.霾日中随着污染加重,NH_4^+占总离子的比例稳定在23%左右,SO_4^(2-)占比缓慢减小,NO_3^-占比不断增大.NOR、SOR的日变化在霾日呈双峰型分布,洁净日则较为平稳.观测期间的水溶性离子主要来源有二次转化、煤烟尘、扬尘以及生物质燃烧.
刘安康王红磊陈魁陈魁施双双施双双
关键词:PM2.5水溶性离子
南京青奥会期间不同天气条件下大气气溶胶中水溶性离子的分布特征被引量:9
2016年
为研究青奥会期间不同天气条件下水溶性离子粒径分布特征,使用β射线测尘仪、安德森9级采样器和IC型离子色谱分析仪对南京2014-08-06~2014-09-04的PM_(2.5)、水溶性离子进行观测分析.将观测期间划分为晴天、雨天和阴天这3种天气类型.PM_(2.5)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的平均浓度为晴天>阴天>雨天.PM_(1.1)、PM_(1.1~2.1)和PM_(2.1~10)中水溶性离子的浓度均是晴天>阴天>雨天,且降雨过程对细粒子的去除作用更为明显.Ca^(2+)和Mg^(2+)谱分布类似,呈双峰分布,降雨对SO_4^(2-)和NH_4^+在0.65~1.1μm清除作用较强.不同天气条件下NO_3^-/SO_4^(2-)比值均小于1,雨天和阴天时的NO-3/SO_4^(2-)值高于晴天.3种天气条件下SOR和NOR的值均大于0.1,SO_2和NO_2发生不同程度的二次转化,大气中存在更多的二次颗粒物.
师远哲安俊琳王红磊邹嘉南王俊秀
关键词:水溶性离子谱分布
西安市城市降尘和土壤尘PM_(10)和PM_(2.5)中碳组分特征
2023年
为研究西安市城市降尘和土壤尘PM_(10)和PM_(2.5)中碳组分污染特征,丰富大气降尘的成分谱库,于2015年4~5月收集了西安市城区5个点位的城市降尘和周边16个点位的土壤尘样品,通过ZDA-CY01颗粒物再悬浮采样器获得PM_(10)和PM_(2.5)的滤膜样品,使用Model5L-NDIR型OC和EC分析仪测定了样品中的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定量分析了西安市城市降尘和土壤尘PM_(10)和PM_(2.5)中碳组分特征及其主要来源.结果表明,不同站点降尘PM_(10)和PM_(2.5)中OC的占比差异较大,分别为6.0%~19.4%和7.6%~29.8%.不同站点降尘PM_(10)和PM_(2.5)中EC的占比较小,在城市站点的占比分别为0.6%~2.2%和0.2%~3.6%,而在多数外围土壤尘中几乎检测不到EC的存在.PM_(10)中含碳组分的占比为:城市降尘>外部对照>河滩土>土壤尘,PM_(2.5)中含碳组分的占比为:城市降尘>土壤尘>外部对照>河滩土.不同站点降尘含碳气溶胶均以OC为主,在城市降尘中相对较低,在PM_(10)和PM_(2.5)中OC占总碳(TC)的比值分别为85.2%~95.3%和87.9%~98.9%;在土壤尘中OC的占比较高,均超过99%.含碳物质主要集中在细颗粒物中.不同城市站点降尘中碳组分的分布具有一致性,不同土壤尘中碳组分的差异较大.城市和土壤降尘中碳组分主要受生物质燃烧、燃煤、汽油车和柴油车尾气等污染源的影响,PM_(10)和PM_(2.5)中含碳气溶胶的来源贡献率存在差异.
沈利娟沈利娟王红磊刘诗云刘焕武赵天良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