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建伟
- 作品数:6 被引量:33H指数:4
- 供职机构: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小切口下膨胀性椎间融合器在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 :评价后路小切口下应用膨胀性椎间融合器行腰椎融合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4年3月确诊为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资料,将采用膨胀性融合器行腰椎融合术的病例归为A组,共28例;将采用椎弓根内固定系统行腰椎融合术的病例归为B组,共29例。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腰痛评分标准评定临床疗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肢疼痛的改善情况;采用腰椎前凸角评价手术节段腰前凸的变化;椎间植骨融合按照Suk标准判定,同时观察过伸过屈位时置入物的稳定性。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A组切口长度4.1±0.4cm、手术时间73.0±28.6min、出血量159.0±50.4ml、引流量180±88.6ml、住院时间7.5±1.2d;B组切口长度12.3±1.6cm、手术时间131.0±26.8min、出血量358.0±46.7ml、引流量360±78.6ml、住院时间16.6±1.5d,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引流量、住院时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A组明显低于B组。两组随访时间均为12~26个月,A组平均12.9±7.8个月,B组平均13.7±6.9个月,两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并发症:A组3例出现脑脊液漏,B组2例出现脑脊液漏,两组均无感染、神经根损伤及内置物松动、移位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两组椎间植骨均获得融合或可能融合。末次随访时,A组JOA评分由术前的4.52±1.87分提高为12.57±2.95分、改善率(76.81±7.2)%,VAS评分由术前的4.45±1.66分降为1.92±0.64分,腰椎手术节段前凸角由术前的16.82°±1.78°变为21.9°±1.59°;B组JOA评分由术前的4.71±1.62分提高为12.31±2.86分、改善率(73.86±8.6)%,VAS评分由术前的4.68±1.13分降为2.13±1.92分,腰椎手术节段前凸角由术前的17.33°±2.61°变为15.9°±3.26°。两组间JOA评分、改善率及VAS评分同时间点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间腰椎手术
- 李玉伟王海蛟崔巍王玉记王齐超张生周鹏石建伟李程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性脊柱融合术腰椎曲度
- 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内固定治疗高龄无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疗效研究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研究分析高龄无移位股骨颈骨折采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10月至2015年5月收住本院的无移位股骨颈骨折患者56例为研究组,年龄均大于60岁,住院期间采取人工股骨头置换方案治疗。同期人院患者60例为对照组,均接受空心钉内固定治疗。随访12个月,采用Harrie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患侧髋关节功能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6个月和12个月患髋优良率分别为92.9%(52/56)、83.9%(47/56),而对照组则分别为78.3%(47/60)、68.3%(41/60),研究组术后各时间点优良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5.4%vs.20.0%,P〈0.05)。结论对于高龄无移位股骨颈骨折,采取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可有助于改善患髋功能,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
- 石建伟王齐超张永辉张生何兵
-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内固定术
- 关节镜辅助下关节腔清理术治疗痛风性膝关节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被引量:13
- 2017年
- 目的评价关节镜下关节腔清理术在治疗痛风性膝关节炎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6例痛风性膝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100 mg塞来昔布口服,每日早晚各1次,每个疗程0.5个月,共4个疗程;观察组患者行关节镜辅助下关节腔清理术治疗。治疗后对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比较;随访6~12个月,评估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Lysholm评分及美国西部安大略和Mc Master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同时,观察组患者根据患者术前急性发作时是否应用糖皮质激素分为应用组和非应用组,对2组患者术后出现高热(体温≥39℃)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显效12例,有效16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65.1%(28/43);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显效21例,有效1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8.4%(38/43);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6.52,P<0.05)。2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WOMAC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Lysholm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WOMAC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Lysholm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前急性发作时应用糖皮质激素患者27例(应用组),术后发生高热患者24例,高热发生率为88.9%(24/27);术前急性发作时未应用糖皮质激素患者16例(非应用组),术后发生高热患者3例,高热发生率为18.8%(3/16);应用组患者术后高热发生率显著高于非应用组(χ~2=21.15,P<0.01)。结论关节镜辅助下关节腔清理术治疗痛风性膝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且手术安全性较好。但对术前应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在术后要加强高热管理。
- 石建伟
- 关键词:痛风性膝关节炎塞来昔布
- 21例成骨不全症的诊治体会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总结和分析成骨不全症的诊治体会,以提高成骨不全症的诊治水平。方法对2005-05—2015-07间收治的21例成骨不全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21例患者均经影像学和病理学检查早期确诊。经帕米二磷酸盐治疗后,躯干中轴区疼痛和其他部位疼痛症状均明显缓解,肌力增加。11例四肢畸形、骨折成骨不全症患者,经髓内钉植入手术,畸形得到显著矫正,四肢骨折频率明显减少,辅助支具及拐杖可以下地行走,生活自理能力增强。结论成骨不全症特殊的影像学和病理学表现对诊断具有重要作用。根据病情采用药物或手术等个体化治疗方案,可获得良好治疗效果。
- 石建伟王齐超张永辉张生于丽
- 关键词:成骨不全症髓内钉二磷酸盐
-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时机对近期疗效的影响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不同手术时机的近期疗效。方法 12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均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根据手术时机分为早期组(伤后48 h内手术)70例和晚期组(伤后2-7 d内手术)5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及并发症情况,随访12个月,采用Harris功能评分标准对患髋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早期组手术时间为(58.6±7.2)min、术中出血量为(182.4±16.7)ml;而晚期组则分别为(72.8±7.7)min、(186.3±15.8)ml。早期组手术时间短于晚期组(P〈0.05),但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优于晚期组(P〈0.05)。结论对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伤后早期给予坚强内固定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髋功能,近期疗效较好。
- 石建伟王齐超张永辉张生何兵
- 关键词:转子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老年手术时机骨折内固定术
- 硬脊膜松解对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伴后纵韧带骨化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疗效的影响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硬脊膜松解对颈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伴后纵韧带骨化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2月-2013年10月,32例行椎管扩大成形术联合硬脊膜松解的伴后纵韧带骨化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临床资料(A组),并与2010年1月-2011年1月36例单纯行椎管扩大成形术的患者(B组)进行比较。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累及节段、合并内科疾病以及术前颈椎屈曲度、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比较两组术后JOA评分及其改善率、VAS评分以及脊髓后移距离、颈椎曲度变化。结果术中3例出现硬脊膜撕裂,其中A组2例、B组1例;术后3例发生脑脊液漏,其中A组2例、B组1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46个月,平均18.7个月。末次随访时,两组JOA评分及V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A组JOA评分及改善率显著高于B组(P〈0.05),VAS评分显著低于B组(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颈椎曲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脊髓后移距离大于B组(P〈0.05)。随访期间均未出现椎板再关门。结论对伴后纵韧带骨化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颈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中进行充分硬脊膜松解,有利于脊髓后移,与单纯椎管扩大成形术相比,疗效显著提高。
- 李玉伟王海蛟崔巍张永辉石建伟周鹏温艳
- 关键词:后纵韧带骨化症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椎管扩大成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