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永海

作品数:1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心率
  • 1篇心率变异
  • 1篇心率变异性
  • 1篇血压
  • 1篇体重
  • 1篇自主神经
  • 1篇高血压
  • 1篇高血压患者
  • 1篇儿茶酚胺
  • 1篇肥胖
  • 1篇肥胖性
  • 1篇肥胖性高血压
  • 1篇不同体重

机构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苏州永鼎医院

作者

  • 1篇章隆泉
  • 1篇姚雪峰
  • 1篇杨永海
  • 1篇王祥峰
  • 1篇顾永文

传媒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15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不同体重高血压患者儿茶酚胺与心率变异性关系探讨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不同体重高血压患者儿茶酚胺与心率变异性(HRV)关系。方法:选取高血压患者138例,其中体重指数(BMI)正常组78例,超重组34例,肥胖组26例。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各组HRV水平,采血检测卧位血浆肾素(PRA)活性、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儿茶酚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多巴胺)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超重组、肥胖组人群与正常体重组人群比较HRV有显著性差异(P<0.05)。肥胖组人群中交感神经张力(LF)与去甲肾腺素、肾上腺素、AngⅡ呈正相关;迷走神经张力(HF)与去甲肾上腺素呈负相关,与AngⅡ正相关;LF/HF与去甲肾上腺素、AngⅡ呈正相关(P<0.01)。超重组人群与正常体重组人群比较肾素、AngⅡ、多巴胺、肾上腺素有显著性差异(P<0.01)。肥胖组人群与正常组人群肾素、AngⅡ、多巴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肥胖性高血压患者交感神经活性明显增强,迷走神经活性降低,儿茶酚胺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可能是肥胖性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的原因。
杨永海姚雪峰顾永文王祥峰王祥峰
关键词:肥胖性高血压心率变异性自主神经儿茶酚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