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玉婷
- 作品数:8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泉州市儿童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大片肺不张首发的重症肺炎支原体脑梗死2例报道被引量:1
- 2020年
- 例1,男,7岁,主因“咳嗽7 d,发热5 d”入院。肺炎支原体抗体强阳性,胸部CT提示右下肺不张,右侧胸腔积液,支气管镜提示右下叶前、外基底段塑型性痰栓,颅脑磁共振:左侧小脑半球及桥脑梗死,右侧小脑半球腔隙性脑梗死。病程第10天突发意识障碍,经机械通气、抗感染、抗炎、抗凝、降颅压、营养脑神经等治疗,3个月后神志转清,康复好转。例2,男,5岁6个月,主因“咳嗽1月余,发热6 d”入院。肺炎支原体抗体强阳性,胸部CT右肺下叶不张,右侧胸腔积液,支气管镜提示右下外基底段塑型性痰栓,颅脑磁共振:脑桥、双侧丘脑、双侧小脑半球及蚓部、双侧海马、枕叶及左侧颞叶脑梗死。病程第11日突发抽搐,意识丧失,呼吸衰竭,经机械通气、血浆置换、抗感染、抗炎、抗凝、降颅压等治疗后离氧能自主呼吸,仍处昏迷状态,继续后续康复。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以大片肺不张为首发表现,病程中有可能发生脑梗死,应早期识别,及时干预,改善预后。
- 陈琼华郑敬阳陈添峰曾丽娥林春燕林洁如林扬升尤玉婷
- 关键词:肺不张肺炎支原体脑梗死
- 肺部感染儿童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病原及细胞学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肺部感染儿童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病原及细胞学成分,为临床提供诊断及治疗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10月于泉州市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42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3例BALF培养确诊为细菌感染性肺炎的患儿为细菌性肺炎组,19例支气管异物行异物取出术后BALF培养无细菌生长的患儿为支气管异物组。采用液基细胞学沉降法对上述两组患儿BALF进行病理学分析。结果23例细菌性肺炎以肺炎链球菌感染为主,肺部CT易合并肺不张;19例支气管异物以左主支气管异物多见,其中以坚果类异物为主。细菌性肺炎组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CRP)水平高于支气管异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肺炎组的淋巴细胞百分比低于支气管异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肺炎组BALF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高于支气管异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ALF中淋巴细胞百分比、巨噬细胞百分比、纤毛柱状上皮细胞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细菌性肺炎以肺炎链球菌感染多见,其BALF细胞学组成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这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了依据,避免临床抗生素滥用。
- 尤玉婷曾丽娥林春燕陈琼华林洁如郑敬阳
- 关键词:细菌性肺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学分析儿童
- 支气管镜在儿童反复喘息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分析支气管镜在儿童反复喘息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医院2018年1~12月因反复喘息住院并行支气管镜诊疗患儿240例,根据年龄分为A组(年龄<1岁)、B组(年龄1~3岁)和C组(年龄> 3岁≤12岁),每组80例。所有患儿均在局部黏膜表面麻醉下使用支气管镜检查,并在其引导下实施有关治疗,评价治疗效果,详细记录不良反应,使用统计学进行分析。结果 240例患儿中,气道畸形发生率最高,3组患儿的导致喘息的因素不同,3组患儿的镜检结果差异显著。结论对儿童反复喘息性疾病使用支气管镜诊断与治疗,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治疗效果显著,可在临床推广及使用。
- 尤玉婷郑敬阳
- 关键词:支气管镜儿童
- 电子支气管镜在儿童咯血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22年
- 咯血是指喉及喉以下呼吸道(包括气管、支气管、肺组织)出血,经口腔排出。咯血是儿童呼吸道疾病常见的症状之一,其病因多样,诊断困难,除呼吸系统疾病外,心血管系统或其他系统疾病均可能引起咯血。明确咯血的病因,是合理治疗及抢救成功的关键。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可以帮助明确咯血的病因,同时可以通过电子支气管镜介入治疗。
- 曾丽娥苏丽端尤玉婷林洁如陈琼华郑敬阳
- 关键词:儿童呼吸道疾病电子支气管镜呼吸系统疾病咯血心血管系统肺组织
- 儿童重症肺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的病原菌及药敏试验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了解儿童重症肺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的病原菌及药敏试验情况。方法选取该院2021年1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100例重症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进行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并分析其BALF病原菌及药敏试验情况。结果100例患儿BALF中共培养出病原菌131株,革兰阴性菌98株(74.81%),革兰阳性球菌33株(25.19%),其中流感嗜血杆菌(25.19%)、肺炎链球菌(21.37%)占比较高,卡他布兰汉菌(15.27%)、肺炎克雷伯菌(11.45%)其次。重症肺炎患儿BALF中前4位病原菌主要以<1岁(97.37%)、1~3岁(96.88%)占比较高,>3~7岁(94.12%)、>7~14岁(92.31%)相对较少。各年龄BALF中流感嗜血杆菌、卡他布兰汉菌、肺炎克雷伯菌分布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BALF中肺炎链球菌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株流感嗜血杆菌对四环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噻肟、复方磺胺甲噁唑均较敏感,对氯霉素敏感性其次,对氨苄西林、头孢克洛、头孢呋辛耐药性均较高;15株卡他布兰汉菌对头孢噻肟较敏感,对氨苄西林耐药性最高;8株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噻肟较敏感,对氨苄西林、头孢呋辛、氯霉素耐药性均较高,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四环素耐药性其次;20株肺炎链球菌对万古霉素、氯霉素均较敏感,对青霉素G、泰利霉素敏感性其次,对复方磺胺甲噁唑耐药性较高,对四环素、头孢噻肟、克林霉素耐药性其次。结论儿童重症肺炎BALF中病原菌以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多见,且0~3岁患儿病原菌占比高于>3~14岁,临床应合理用药以预防耐药菌株产生。
- 尤玉婷曾丽娥林春燕陈琼华林洁如郑敬阳
- 关键词:重症肺炎儿童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药敏试验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球菌
- 用不同药物对78例小儿急性喉炎患者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观察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探讨分析用不同药物对小儿急性喉炎患者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8月~2014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8例小儿急性喉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我们将这78例患儿分为地塞米松组和布地奈德组,每组各有39例患儿。为地塞米松组患儿使用地塞米松进行雾化吸入治疗,为布地奈德组患儿使用布地奈德进行雾化吸入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布地奈德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塞米松组患儿,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布地奈德组患儿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地塞米松组患儿,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布地奈德对小儿急性喉炎患者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效果好,可有效缩短患儿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尤玉婷
- 关键词: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急性喉炎
- 78例儿科纤维喉镜的临床应用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纤维喉镜在儿科上气道疾病诊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4月至2018年5月78例于我院呼吸科行纤维喉镜检查的结果及临床资料,总结归纳临床特点及意义。结果在78例行纤维喉镜的患儿中,主要以声嘶(50例,64.10%)及喉鸣(19例,24.36%)为主,还有因其他原因行喉镜9例(11.54%)。在50例声嘶患儿中:声带小结占20例,扁桃体肿大占3例,杓状软骨水肿占5例,杓状软骨结节1例,声带水肿占1例,舌根囊肿占2例,喉裂占1例,另外17例未发现明显异常,以咽后壁滤泡增生为主。在19例喉鸣患儿中:喉软化18例,舌根囊肿1例。另外,1例慢性咳嗽检查发现鼻后滴漏,1例新生儿哭声弱检查未见异常,2例喘息患儿发现喉软化,2例反复呛咳患儿中有1例喉室狭窄,另1例发现为喉软化,1例CT疑“气管蹼”发现喉软化,2例自觉咽部不适中有1例舌根下囊肿,1例扁桃体肿大。结论纤维喉镜在上气道疾病诊断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有重要的鉴别意义,能对病情做出更准确的诊断。
- 陈琼华郑敬阳林印涛曾丽娥林春燕张谭尤玉婷
- 关键词:纤维喉镜上气道声带小结
-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黏液栓塞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发生黏液栓塞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泉州市儿童医院呼吸科住院的214例MPP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影像学和支气管镜结果分为黏液栓塞组(98例)和对照组(116例),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影像学特征及支气管镜结果等情况,并分析发生黏液栓塞的危险因素,评估黏液栓塞的临界值。结果黏液栓塞组患儿年龄较大(t=-4.877),发热持续时间(Z=-7.908)和住院时间(Z=-10.273)均较长,热峰>40℃发生率较高(χ^(2)=68.628),胸腔积液发生率较高(χ^(2)=35.032),喘息发生率较低(χ^(2)=10.1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黏液栓塞较多发生在双下叶支气管,黏液栓塞组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DDR)、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均较高(t值分别为-5.100、-9.368、-5.595、-8.577,P<0.05);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PLT)水平均较低(t值分别为2.820、5.966,P<0.05)。受试者工作(ROC)曲线分析显示,MPP患儿年龄>4.28岁、热程>4.5天、CRP>19.71mg/L、LDH>348.5IU/L时,存在气道内黏液栓塞形成的可能。多因素分析显示,DDR(>0.58mg/L)、CRP(>19.71mg/L)、热峰(>40℃)、热程(>4.5天)均是导致MPP黏液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DDR、CRP、热程、热峰均是MPP形成黏液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早期识别MPP患儿发生气道黏液栓塞提供了依据。
- 陈琼华郑敬阳曾丽娥林春燕尤玉婷林洁如林印涛
-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