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丽青

作品数:12 被引量:122H指数:5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护理
  • 3篇血管
  • 3篇介入
  • 2篇心病
  • 2篇心血管
  • 2篇心脏
  • 2篇心脏病
  • 2篇血压
  • 2篇依从
  • 2篇依从性
  • 2篇先天
  • 2篇先天性
  • 2篇先天性心脏
  • 2篇先天性心脏病
  • 2篇介入治疗
  • 2篇高血压
  • 2篇冠心病
  • 2篇MNSOD
  • 2篇病患
  • 1篇导管

机构

  • 10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10篇李丽青
  • 4篇许耘红
  • 2篇袁惠萍
  • 1篇何婉玲
  • 1篇刘婉婷
  • 1篇王嘉莉

传媒

  • 1篇当代医学
  • 1篇心血管康复医...
  • 1篇吉林医学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湖北医药学院...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体联动构建健康护理模式在高血压疾病控制中的效果分析
2018年
高血压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慢性病。目前我国老年患者高血压的发病率已接近20%,但仅占24.7%的治疗率,6.1%控制率,血压控制情况不容乐观。如此偏低的高血压控制率,除了与医务人员采取的高血压防治态度不够积极外,还与患者自身对高血压带来的危害性认知不足有密切关系。
李丽青
关键词:高血压疾病健康护理模式
延续性护理对PCI术后冠心病患者护理效果与依从性研究被引量:51
2017年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效果及依从性。方法:选取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收治疗的PCI术后冠心病患者293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3个月和6个月分别对患者的心理状态、治疗依从性、生理机能、不良事件等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护理结束后的3个月和6个月两组患者的预防行为和康复知识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生理机能、身体疼痛、精力状况、精神状态、生理职能、社会职能等各项指标评分均明显少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明显少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坚持服药、合理饮食、规律运动以及定期复诊等各项指标的治疗依从性明显差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结束后不良事件多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对PCI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的依从性有明显的改善,且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减少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袁惠萍李丽青何婉玲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PCI冠心病依从性
QCC模式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效果分析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探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应用品管圈护理模式对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效果。方法选取接受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92例,随机均分为2组(n=96)。常规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QCC组采用QCC护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QCC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9.4%,满意度为99.0%,均明显优于常规组的27.1%和8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QCC模式护理,能有效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患者满意度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李丽青
关键词: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不良事件
心梗介入治疗后患者实施心脏康复护理的效果分析被引量:30
2016年
目的分析研究心梗介入治疗之后患者采取心脏康复护理的方法以及护理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06-2014-06间收治的心梗患者资料68例实施回顾性分析,68例患者全部进行冠状动脉经挠动脉介入治疗,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4例,对照组3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进行心脏康复护理,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出现心脏缺血性事件导致再次住院的几率为5.88%,对照组为23.53%,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7.06%,对照组为79.41%,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心梗介入治疗之后的患者实施心脏康复护理,能够促进患者治疗效果,使患者早日康复,降低出现心脏缺血性事件的发生几率,应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大力推广使用。
李丽青
关键词:心梗介入治疗
线粒体MnSOD对MnSOD-Tg小鼠钙化模型的血管ALP活性和转录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观察线粒体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对MnSOD-Tg小鼠钙化模型的血管碱性磷酸酶(ALP)活性、转录因子:Runx2和成骨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Osterix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野生型(WT)、MnSOD-Tg小鼠各20只,分别作为WT组和MnSOD-Tg组,并建立小鼠血管钙化模型。比较分析两种小鼠血管ALP活性、Runx2和转录因子Osterix表达水平之间的差异。结果:造模成功后,与WT组比较,MnSOD-Tg组ALP活性[(75.89±4.17)比(61.32±3.12)]、Runx2[(0.928±0.016)比(0.694±0.007)]和转录因子Osterix表达水平[(0.472±0.036)比(0.257±0.013)]均显著降低,P均<0.01。结论:锰超氧化物歧化酶可能通过降低血管碱性磷酸酶活性、Runx2和转录因子Osterix的表达水平,起到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许耘红何穗镕李丽青刘婉婷
关键词:碱性磷酸酶血管钙化
心血管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引入循证医学思想的应用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究在心血管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循证医学思想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7-9月我院的心内科实习生100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实习生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习生进行传统教学,观察组实习生则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结合循证医学进行教育,对比两组实习生在我科实习的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同时调查实习生对心内科教学方法的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实习生的理论考试成绩无显著差异,而观察组实习生的临床技能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实习生对心内科教学方法满意度88.0%(44/50)明显高于对照组68.0%(34/50),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心血管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结合循证医学思想能够显著提升实习生的临床操作技能,同时提升实习生对心血管内科临床知识学习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许耘红何穗镕李丽青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教学
综合干预措施在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措施在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72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干预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干预措施。比较两组药物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药物治疗依从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干预措施可提高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
袁惠萍王嘉莉李丽青
关键词:高血压药物治疗依从性综合干预
小鼠CD36在oxLDL降低MnSOD活性中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CD36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 LDL)降低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 SOD)活性中的作用。方法将培养的小鼠平滑肌细胞根据CD36表达情况分为A、B、C三个组:A组将CD36表达后抑制MODOS活性的平滑肌细胞加入ox LDL建立细胞钙化模型;B组则仅仅加入ox LDL建立细胞钙化模型;C组加入可以使CD36超表达NR4AI基因后加入ox LDL建立细胞钙化模型。分别测定A、B、C三个组样本中的钙化平滑肌细胞中CD36以及Mn SOD含量,并通过函数图象探讨分析钙化平滑肌细胞中CD36与Mn SOD含量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结果随着CD36表达的增多,MnSOD含量具有下降趋势,经相关性分析发现两者呈负相关。结论 CD36能够降低Mn SOD的活性,而Mn SOD与动脉硬化密切相关,因此小鼠平滑肌细胞动脉硬化的发生可能与CD36抑制了Mn SOD的表达有关。
许耘红何穗镕李丽青
关键词:小鼠平滑肌细胞CD36MNSOD动脉硬化
先天性心脏病应用介入封堵治疗的近期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究先天性心脏病应用介入封堵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11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常规组,各55例;常规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介入封堵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或护理效果进行评估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观察组为100.00%,常规组的成功例数为53例,成功率为96.36%;在围术期内,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发生并发症1例,发生率1.82%,常规组发生并发症3例,发生率5.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重症监护室(ICU)滞留时间、住院费用、抗生素使用时间比较,观察组明显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采用介入堵封治疗效果明显,手术创伤小,保证手术的成功率,并可以有效地减少患者的住院费用,帮助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使用。
许耘红何穗镕李丽青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治疗
导管依赖性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应用前列腺素E1的护理效果观察
2016年
目的探讨导管依赖性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应用前列腺素E1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110例导管依赖性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前列腺素E1及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或护理效果进行评估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ICU滞留时间,住院时间,费用,抗生素使用时间比较,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导管依赖性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采用前列腺素E1治疗效果明显,可维持动脉导管的开放可维持患儿血氧饱和度,改善低氧血症,为手术争取时间,护理过程中应严密观察药物的效果,对并发症进行有效护理。
李丽青
关键词:前列腺素E1治疗护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